不知从何时起,身边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脾气越来越差,总爱跟你对着干。这是怎么啦?”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因为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 当孩子到了3-6岁左右,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渐渐有了独立的主张,对大人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一味训斥、打骂,就会使陷入胆小怯懦,或是胆大妄为的两种极端境地。
孩子之所以叛逆,也与父母的一些不良行为有关,爸爸妈妈在意识到后需要及时纠正。
严厉未必能教出好孩子
“不打不成材”的观念是有道理的,但滥用的话适得其反。很多父母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至还对孩子动武。他们以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对的,用心是良苦的,殊不知孩子心里早恨死了这样的父母。
爸爸妈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小助手,尊重他的意见,有事一起商量。当孩子看到父母对自己平等尊重时,心里自然对爸爸妈妈的话也就听进去了,而不会动不动就“造反”。
切勿好高骛远
不少父母都望子成龙,也不考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忽视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强迫孩子接受自己为其制定的规划。这样下去,孩子极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建议爸爸妈妈给孩子树立的目标,应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即可,让他们能够感觉到努力的希望,同时结合他们自己的兴趣,做出最有利的打算。这样孩子们经过努力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少唠叨多鼓励
很多爸爸妈妈喜欢将自己的经验教给孩子,避免他们少走弯路,这固然是好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孩子的好奇心渐渐变强,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了有趣的东西。不少大人觉得司空见惯的事情,或是有一定危险的事情孩子们都要去触摸玩耍,有时就难免会闯祸。
此时父母不该过多责骂,频繁的唠叨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抵触。爸爸妈妈应该多多鼓励孩子,并告诉他爸爸妈妈也想和你一起玩,一起探索。如果你有疑问,可以及时来问我们。这样一来,孩子的情绪会缓和许多,也乐于与父母交流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叛逆心理是很正常的,父母一定要与孩子积极交流,尊重孩子意见,只有良好的沟通才是解决矛盾的最佳办法。
关注育儿之声,尽享精品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