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 禁不住任何意外

作者:天天有趣事 06-27阅读:401次

上周在路上听广播,武汉江岸区又发生了一起儿童坠楼悲剧:

当天一早,男童的表姐身体不适,适时男童正在熟睡,外婆和母亲便将4岁大的男童独自留在家中,没想到孩子翻出卧室窗户,从20楼坠下不幸身亡。

当男童的妈妈以及外婆赶到现场,见到惨状,两人瘫倒在地,失声痛哭。

这是4天之内,我从广播里听到的第4起意外坠楼事件了。

这又让我想起去年有惊无险的一段经历。

去年,也是大概这个时候,酷热难当,周末正午我正跟CC在奶奶家玩。

突然接到领导电话说有些重要文件,需要我去拿一下,我不好让领导久等,迅速给CC穿好衣服,直接抱着她下了5楼,走出小区,走到马路对面。

CC被热的浑身湿透,鼻尖跟额头登时就起了一层痱子,又哭又闹。

我拿了文件又抱她上楼,回到家,我们娘俩热得像狗一样狼狈。

刚脱掉衣服洗了把脸,又接到了电话,说文件落下了一份,我还需要下去一趟,大概知道我带着孩子费力,领导这次把车开进了小区,开到了楼下。

我想起CC一头的痱子和带上她走这一遭的哭闹,于是做了一个2分钟后就让我后悔不已的决定:留她在家里。

跑下5楼,再跑上来,以最快的速度,2分钟都用不了。

我打开了CC最喜欢的朵拉,把所有卧室和厨卫的门直接锁死,确定客厅里没有任何触电或溺水的危险。

CC在投入的看电视,我放了一些零食在她旁边,说坐在沙发上等妈妈,我立马就回来,她也开心的答应。

我当时真心以为,我已经排除了所有的安全隐患,觉得离开2分钟,真的没有任何问题。

然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下楼,一句废话都没说,拿了文件就往回冲,才跑到3楼,我就听见了CC喊妈妈的声音,心中一紧,脚步更快了些。

到了门口CC正在拍门,我一边插钥匙一边安慰CC,妈妈回来了,回来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钥匙像往常一样插了进去,一拧,门却没开。

我顿时蒙了,心脏大概都漏了一拍,但立即就明白了问题出在了哪里。

CC奶奶家是一种旧式锁,从里面看有好几个可以旋转的机关,但平时从没有人动过它,我几乎都忘了它是这样的设置,CC肯定是想要找我,不知道怎么开门,乱动了开关。

里面的孩子哇哇哭着找妈妈,只隔着一道门,我却进不去。

赶紧在楼道里随便找了一家开锁公司,对方答应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10分钟之后就到了,但是却告知我,这种老式的门开起来比较难,而且不知道她动的哪里,只能一点点试,大概会需要2个小时。

脑袋再次大了,2个小时?

我在门外一直跟CC说着话,说门锁住了,有位叔叔在帮我们开门,妈妈就在门外,会一直跟你讲话,不要着急。

然后跟她讨论动画片的剧情,帮她转移注意力:

朵拉在干什么?

在跟布茨找巧克力树。呜呜!

哦,他们遇到小矮人了没有?

还没有,刚从朵拉外婆家出来。

恩 ,那他们现在到哪了?

正在丛林,耶!妈妈他们通过了怪物丛林。

到底是孩子,大概知道我确实一直在外面,很快就不哭了,被动画片吸引了过去。

门在半个小时之后打开,CC依然坐在沙发上看朵拉,没有什么异常,刚才的惊慌大抵被看动画的兴奋冲淡了。

真不敢想象,如果时间再久一点,或者CC太小一点不懂安抚,她会有多恐惧。

更可怕的是,如果她真的自己打开了门又会如何!?

细思极恐!

粗心的父母固然值得埋怨,但是和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一样,再细心的父母也可能因为想不到、一时疏忽甚至是为孩子好,让孩子出现了意外。

就像是面对熟睡的宝宝,突然想上厕所的你,会是抱起她一起去,还是趁机迅速解决?你觉得是为了她好,也许就是在这一分钟之内她就会翻身坠床。

很多时候,我们看意外的角度就错了!

别用成人的经验去判断孩子

做大人太久了,就忘了做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成人才不会把药片当糖片吃;

成人也不会闲的没事去抠插座孔;

成人更不会扒着坐便弯腰闷头去搅和里面的水。

但所有你觉得不可能、甚至不屑一顾的事情,不代表孩子不会做。

作为看护人,当孩子的行为能力超出他理解的后果时,我们有责任帮他规避这些危险。

保护孩子不受伤害,要从他的角度看世界,这世界上最没用的词就是“我以为”。

从前不会,不代表现在不会

宝宝很多的意外都出现在新运动能力的学习期。

只会仰卧的新生儿,会翻过身导致窒息。

之前连翻身都不会的孩子,会坠床。

站都站不稳的宝宝,会扶着茶几抓上面滚烫的水杯。

还有一个坠楼的案例:

爸爸妈妈外出办事,孩子正在卧室看动画片。而在家中的奶奶以为小两口还在家,忙完厨房的活,也放心下楼散步去了。

父母回到家的时候悲剧已发生,阳台处原本关好的纱窗开了一半。

但是孩子的爸爸说家中阳台护栏高约1.2米,而孩子的身高只有1米,阳台处并没有椅子等物品。

“不知道她怎么翻过去的,她平时喜欢在栏杆那里挂着玩,但都不会攀爬。”

意外总是会发生在这些“想不到”里。

3岁之前的很多意外,是看不见的,就像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会翻身,什么时候会长出第一颗牙一样。

但是危险却是可以预见的,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可能会碰到的意外。

不要盲目自信记忆!

每年都会有孩子被忘在车里被闷死的新闻,作为旁观者,我们甚至不能想象,一个活生生的孩子怎么可能会被遗忘!?

从科学的角度讲,因为人的记忆是不完美、不可靠的。需要执行临时任务的记忆比习惯性记忆要脆弱得多,而且很容易被外界干扰。

研究发现:被无意中留在车内,导致悲剧发生的,往往是照看者改变了日常活动的情形。

就像一个案例:

原本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任务是由孩子的妈妈完成。某日,孩子妈妈生病住院了,不得不改由孩子爸爸上班途中“拐个弯”临时执行。

原本有点郁闷忙碌的这位爸爸刚一出门就接到上司的电话,指责他昨天的工作出现大的错误,并被大骂一通。

最后,告诉他,尽快到办公室去见这位上司。

结果,这位爸爸就把送孩子这事忘得一干二净,径直按照习惯性记忆驱车到了单位,将孩子留在车上自顾自上班去了。

每次发生这类事故人们通常会指责父母的粗心大意。事实是,超过87%的孩子是被无意之中遗留在车内的。

超过50%是被看管者不知不觉忘记在车上;其次是由于疏忽;仅有少数是由于无知,不知道车内会发生这类事故,而故意将孩子留在车内的。

最令人想不到的是,超过65%的责任人是非常有责任人心、非常有爱心的父母。

所以,不要信誓旦旦的坚信这类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就像每每高考这么重要的场合,总是会有人忘记带准考证一样;就像你越是刻意的提醒自己,今天一定不要忘了买盐你就一定会忘一样。

无情的事实是:这类记忆当机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