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吃饭,大概会是很多家长的“心病”,曾经的我也不例外。
以前在我家,每当小朋友拿着勺子在搅拌饭菜,却难得往嘴里塞一口时,家里的长辈们总是控制不住:“来,快吃,我喂你吧。不吃饭哪有抵抗力呢。”往往这时候,他就会张开嘴,享受这种悠然自得的服务。
而一旦我制止了“喂饭”这种行为,他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继续在那搅啊搅,催一次,他就往嘴里吃一口;如果不催,他也不认真吃。每当这时候,我和他爸爸就会特别生气,要么严厉地给他下“必须吃完”的命令,要么就以“不吃完什么玩具都别想要”来威胁,要么就以“好好吃完饭带你出去买礼物”来利诱……
然而,这种方法或许一时奏效,但也经常失败。如果长辈再来掺和一下,甚至还会搞得鸡飞狗跳。再说,终有一天,再严厉的话也会有听觉疲劳,再好的诱惑理由也会用完,而且这么做确实也不利于长期培养一个好习惯。
后来,在跟老公几番商量之后,结合之前在书上看到的一些经验,我们决定在这个问题上改变策略。首先,我们认真跟小朋友谈了一次,告诉他爸爸妈妈以后不会强迫他吃饭了,喜欢吃就吃,不想吃或者觉得吃饱了,那就不吃。但是,到了收桌子的时间,他也不能磨蹭。这样的商量方式,或许是让小朋友觉得得到了尊重,所以很开心就答应了。
当然,一次形式上的商量并不起作用。吃饭时,小朋友又继续拖拉起来。因为事先跟家里的长辈打好了招呼,所以他们也还算配合。当其他人都吃完饭时,小朋友的碗里还剩下一半。“你吃好了吗?妈妈打算洗碗了。”“我不想吃了,吃饱了。”“好吧,跟着妈妈把碗端到厨房里来。”难得一次不吃完饭也没挨催,小朋友明显很高兴。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他拿着一袋喜欢的饼干来找我:“妈妈,我想吃这个饼干,我好像有点没吃饱。”“咦,你刚刚不是说吃饱了么。这样小肚子哪还有地方放得下饼干?”他想了想,没说话,但却默默地把手里的袋子撕开了:“你看,袋子已经开了,不吃完他会坏的。”“没事,我帮你找个小夹子夹起来,明天就还可以吃。”我装作不知道他的小心思,特意让他选了喜欢的夹子,把饼干袋子夹上。整个过程,虽然有点不情不愿,但估计因为没想到更好的理由,所以也没发脾气。
晚上九点,正在和爸爸玩游戏的他,肚子突然咕噜咕噜叫了两声。“哎呀,不好,我肚子在说话,它说饿了。”小家伙一本正经的说。我回答:“真的啊?那赶紧准备睡觉。睡着了能量消耗就小了,肚子就不饿了。”“可是我想吃东西。”“可是这么晚了,我打算睡觉了。我今天不想再洗一次碗了。”虽然差点就不忍心,怕他饿着,但想想还是要让他体验到不吃饭肚子会饿的感觉,要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还是忍住了。
关灯睡觉的时候,小朋友跟我说:“妈妈,我觉得我明天早上能吃一头牛。”“你知道一头牛有多少吗,还吃一头牛呢。”“爸爸经常说他吃得下一头牛,我觉得我明天也可以。”“好吧。”第二天早上吃早饭,或许是还记着自己前一天晚上说的话,吃饭的效果还算不错。
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每当他不好好吃饭的时候,我们都不会去责骂或者利诱他,严格遵守“你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但是过了这个点就没吃的了”三大原则,小朋友的吃饭情况居然慢慢就有改善了,也了却了我们的一桩心事。
我们没有权利替孩子担负责任,也没有权利替他们收拾残局,因为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很多时候,所谓育儿焦虑,不过就是我们自己制造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