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聋, 都有哪些原由? ——滁州惠耳听力分享

作者:好耳听八方 06-28阅读:3262次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有这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自己是健听的,家里其他人也没有这种情况,我们的孩子却要遭受这样的罪呢?是上天待我们不公,还是我们前世欠下的债?”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聋,怎么预防呢?来自广西北海的验配师九月,他的工作主要就是负责小孩及老年人的验配,同时还有听力评估,心理咨询等。今天就由他来给大家详细说一说。

其实聋儿听力损失的原因有很多种,按照病因分类,有感染性聋,遗传性聋,耳毒性聋,创伤性聋,噪声性聋,代谢性聋,自身免疫性聋,突发性聋,中枢性聋和传染性聋等等;按照病变性质分类,可分为器质性聋和功能性聋,根据器质性聋的位置可以划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及混合型聋。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根据听觉器官损伤的时间,小儿耳聋的原因可分为:产前原因,产期原因,产后原因,创伤性原因以及小儿中耳炎导致。具体如下:

一、产前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先天性/遗传性耳聋。这里有一点要和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父母不聋,生出的孩子却是聋的呢?其实这是因为父母身上携带有耳聋的隐性基因,也就是说他们生出的孩子有25%的可能会造成听力下降。

还有种情况就是染色体异常,除了会造成听力障碍外,多数患者还伴有脑部,心血管,神经系统骨骼,肾脏等多器官畸形。

出现听障聋儿概率比较大的情况是,双亲一方的耳聋是以显性杂合子形式表现,那么后代出现耳聋的概率就为50%,而如果双亲的耳聋都是以显性杂合形式表现,那么后代出现耳聋概率就是75%了。还有,并不是所有遗传性聋都是一出生就有听力下降的情况,其中一部分是儿童时期,甚至成年后才出现。所以,产前染色体基因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解更多有关耳聋基因的知识可点击:听301医院医生讲耳聋基因的那些事儿(耳朵树听力沙龙第14期)

二、产期

也就是怀孕期间,包括感染,用药,放射线的影响,母亲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等,都会造成胎儿胚胎期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天性非遗传性聋。

在这里和大家解析一下,由于内耳柯替氏器在胎儿期间发育很快,大约在妊娠12周内发育完成,因此如果是妊娠期3个月内的感染,会导致胎儿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聋。而有很多妈妈在怀孕期间都不知道自己怀了宝宝,还保持着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者出现用药不当。这可能导致出现的感染有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包涵体病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等。

还有某些疾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母亲甲状腺功能低下,就容易导致孩子混合性聋。

那么在孕期,母亲要如何做才能尽可能地预防上述情况发生呢?

首先要防范的就是风疹,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风疹疫苗,但由于风疹是活性疫苗,整个孕期都不宜接种,所以准备要孩子的妈妈可以在怀孕前三个月接种。那已经怀孕的妈妈,该怎么办呢?医生建议:

1、房间通风,每天至少开窗一小时;

2、勤晒被褥,能杀灭一部分病菌;

3、睡眠充足,每天散步30分钟;

4、饮食方面,常吃胡萝卜,黄绿色蔬果,可以保护呼吸道粘膜;

5、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外出戴口罩(因为风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可以通过唾沫传播),回到家用淡盐水漱口。

除了风疹,母亲在怀孕期间吃的很多药物也会对孩子造成耳聋影响,比如常见的抗糖尿病的降糖灵,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抗疟药如奎宁等,都会导致孩子感音神经性聋。

还有就是孕妇所在的环境,比如放射性物质对孕妇就会有影响,孕期用放射性物质治疗会存在胎儿先天畸形,包括双耳耳聋的危险性。此外,孕妇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也会对胎儿听力特别是4000Hz以后的高频有影响,还有B超检查探头如果对准胎儿的耳朵也会对其有影响。因此必要的预防是很有必要的。

三、产后聋

孩子出生后,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谢天谢地了呢,其实不对的,临产前和产后的因素也有可能导致先天非遗传性聋,原因包括:缺氧,产伤,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型等等。

美国婴儿听力联合会曾报告了新生儿可能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一些危险因子,其中包括:1、胎儿期病毒或其他非细菌感染;2、出生后严重窒息;3体重低于1500g;4、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的高胆红素血症;5、头部畸形;6、有耳聋家族史;7、细菌性脑膜炎,发育迟滞。因此对于存在可能致聋因素的婴儿,应该及时做听力筛查并且随访,以利于在早期发现其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四、其他

一般来说新生儿还有可能因为各种传染性疾病,如耳中毒,外伤和中耳炎引起后天性聋。比较常见的是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耳中毒,创伤性聋以及慢性中耳炎等等。因此也有一些需要注意和预防的事项。

1、脑膜炎

脑膜炎是当我们脑部的脑膜及脊椎周围的脊髓液被感染并产生发炎症状,常见的形态有细菌和病毒,其中又以细菌性脑膜炎的症状比较严重。脑膜炎的表现为:起病急,发热,头疼,呕吐,皮肤瘀点以及脑膜刺激症。

那么脑膜炎该如何预防呢?这要从细菌的来源说起。细菌的来源有可能是:

(1)间接性,比如体内某部位感染后经血液传播至中枢系统;

(2)直接性的感染,如严重的头部外伤,耳朵、鼻咽、牙齿的感染。脑膜炎病患的咳嗽,打喷嚏也具有传染性,因此要避开和脑膜炎病人亲密接触,如共用餐具、牙刷等。此外,脑膜炎会突然攻击,且其显现的症状和一般感冒很像,常被忽略,要特别注意。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指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表现为:发热,腮腺肿痛,偶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并发脑膜炎,胰腺炎。腮腺炎引起耳聋的机率比较多,常导致单侧感音神经性聋,可发生于疾病的急性期或者病后短时间内。因此,出现腮腺炎的小儿应该进行听力测试,以早期发现是否导致听力障碍。

关于腮腺炎的预防,通常的措施有: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这是常见的腮腺炎的预防方法;

(2)如发现异常症状,及早治疗。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的情况,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3)接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

(4)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出行要慎重。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尤其是在公交车上,要注意戴口罩。

3、耳中毒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药、打针致聋,我验配中最常见的就是小时候用得最多的抗菌素,特别是氨基糖苷类抗菌素,霉素类的,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等,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都会导致听力受损。所以小儿用药一定要多加注意,剂量不宜过大。

4、创伤性聋,常见的比如学生被老师或者同学扇耳光,头部猛烈碰撞等等。

5、小儿中耳炎,也是导致听力下降的原因。预防方法如下:

(1)平时注意口腔卫生,感冒鼻分泌物较多时,切勿同时捏住双测鼻孔擤鼻涕,要先擤一侧鼻孔,再擤另一侧鼻孔,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2)要注意防止小儿将异物塞入外耳道,引起感染而波及中耳。家长也不要随便给孩子挖耳屎,有一些家长喜欢用牙签或火柴梗给小儿掏耳屎,这是不可取的。不恰当地挖耳屎易将鼓膜戳破,使外耳道细菌经过破损的鼓膜进入中耳引起炎症;

(3)小儿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时,病原菌易侵犯中耳引起中耳炎。此外,儿童出牙期常有低热、抵抗力下降,也易发生中耳感染。这些情况都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4)游泳、洗澡时要注意防止孩子耳朵进水,若不慎进水要尽快消除;

(5)婴幼儿喂奶时要注意方法正确,不要卧姿喂奶,以免溢奶流入咽鼓管或外耳道,造成中耳的感染。外耳造成鼓膜外伤者更需注意;

(6)注意外耳道清洁,耵聍多者要到医院清除,外耳道异物要尽早取出。

其实中耳炎并不难治,关键是要早期系统地治疗,否则就会使病情加重,轻则鼓膜穿孔,重则引起颅内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或者转为慢性,耳朵长期流脓,久治不愈,影响听力。

在惠耳从事验配工作多年,见证了太多听障孩子一步步从康复的路上走向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过程,深刻明白家长和孩子背后的那些艰辛和无助,所以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帮助家长们弥补在小儿耳聋预防方面知识的不足。最后,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