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孩子练琴功成名就, 得不偿失, 这样真的是为了孩子吗?

作者:宝妈知道的事儿 08-19阅读:2301次

朋友家里有台钢琴,儿子对钢琴感到很新奇,常常拨弄,有时竟“叮叮咚咚”的敲出有节奏的音符来。朋友突发奇想,何不让儿子学琴,等儿子功成名就时,也能弹琴挣大钱。打定主意后,从儿子五岁开始,他便让儿子拜师学琴(儿子心里想:我手可真贱,没事拨弄那破玩意干嘛),

到上学的年龄,朋友对孩子更加攒劲,孩子一放学,便让孩子去教琴老师那去。日复一日,孩子大脑超负荷运转,有点吃不消,因此身体很差劲,瘦的像根杆。

孩子没交过朋友,很大了,不会与人打交道。他兜里装了两块钱,钱在都里磨的稀烂,快一年了,竟没花出去,朋友还逢人必夸,我家孩子不乱花钱,(儿子心想:我是不会花啊...)他是不乱花吗?他是不会,是不会,多么可怕,我旁敲侧击的提醒他,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好,应当适当的让孩子走出去,多交朋友,多说话。但朋友满不在乎,说我要是像你这样教孩子是在害他,我就什么也不说了。

他家的条件也不是太好,朋友工资500元时,给练琴老师200,工资1000时,给练琴老师500,工资1500时给老师800,工资2000时给老师1000。交了练琴的钱,余下的养活四口人,朋友一件衣裳,多年不卸身。

由于经济不宽裕,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变得不和谐。朋友动不动就发脾气,妻子打工挣两个钱,得如数上交,老太太做饭,不能太没味,也不能太好吃,儿子琴练的不好或交流比赛没上名次,朋友便要掌掴。

朋友在工作上本有造诣,但他因孩子的事情无暇顾及别的,至今仍是个小职员。朋友是过来人,应该知道学成一门技艺是多么艰辛,而且变数也是很大的。如此让孩子去尝试,是否太残酷了呢?当然,孩子小时候吃点苦,也是一种锻炼。孩子成长,还是顺其自然的比较好,对孩子期望值太高,自己受罪,孩子也不能健康成长,这实在有点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