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又到了孩子们“骨头收一收”入园的时节。
你知道吗,幼儿园老师特别“火眼金睛”——孩子在家是老人带,还是父母自己带,一眼就能看出来。由于主要抚养者的不同,孩子之间也会表现出一些较为普遍的差异。究竟怎么回事?
案例一:吃饭
午餐时间到了,老师在做完餐前动员后,请小朋友们分组送小椅子到座位上,然后上厕所、洗手,自己去保育老师处取餐。
第2组的妞妞显然已经记住了老师刚才交代的各个步骤,快速抬好椅子就进了盥洗室。自己脱裤子、小便、擦屁股、提裤子……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中间还帮另外一个小女生整理了裙子。妞妞取好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吃起了饭,大概10分钟就将两碗饭菜吃完,并用筷子横着将洒落在桌上的的饭粒赶到了空碗里,又拿起桌子上的抹布将同桌的桌面擦干净。
而同一组的小殊则慢吞吞抬好椅子,磨磨蹭蹭来到了盥洗室。小殊来到男生的小便池前,非常费力地将裤子脱下来,由于尿尿时没注意,最后一点尿尿还打湿了裤子,他完全没感觉,而且提起来的裤子永远是歪的。小殊到保育老师处花了很长时间选了一碗他认为量最少的饭,然后来到自己的座位上,眼睛看着别处,坐在座位上拿着筷子发呆。
“小殊,你为什么不吃饭呢?
“老师,饭好烫……”
“你可以吹一吹,或者从边上开始吃”
过了一会儿,他开始拿着筷子机械地往嘴巴里扒饭。但见一口饭在他嘴巴里包着,始终没被咽下去。当其他朋友基本都吃完了,他碗里的几乎没见少。但是桌子上、座位下、脸上、衣服上甚至裤子上,全都是他洒落的饭粒……
一、老师分析:自理能力不同
上面的案例中,面对同样的事情,两位小朋友的行为差异很大。
由父母带的妞妞,因父母的“放手”,自理能力很强,知道就“吃饭”这件事自己应该要做什么,而且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而一直由外婆带的小殊则非常费劲,因为在家衣服、裤子都是外婆帮忙穿和脱。外婆做的饭菜也特别精细,幼儿园的稍微大块一点他就吞咽困难;在家吃饭觉得烫,外婆会帮忙吹或凉,为避免洒得到处都是,几乎都是外婆喂的。
之所以有这些差异,原因在于自理能力的不同。显而易见,妞妞的自理能力比小殊强。妞妞能够很快get到老师说到的每个步骤中的要点,从别的经历中调取相关经验,并将这些在脑子里过一遍,能很好且较快地完成。而小殊这类孩子,几乎听不懂老师的每一项步骤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因为没有相关经验,因此任务完成起来也特别吃力。
案例二:睡觉
午饭散步归来,老师请小朋友们找椅子坐下,讲一讲午睡的相关事项,小惜和小瑞一起走进教室。
听到老师的要求后,小惜发现教室里已经没有空椅子了,她果断来到教室外面找到椅子并和大家一起坐了下来。听完老师的要求后,小惜来到盥洗室,发现自己的杯架上没有杯子,于是她到开着门的蒸汽消毒柜里取了一个出来,接了温水,自己去漱口。接着,她上好厕所,来到了寝室,尝试着自己取头上的橡皮经,但发现扯不下来,于是她找到旁边的小女生帮忙。脱外套时,她解了很久也没法将纽扣一一解开,她干脆当做套头衫从头上脱了下来,并将自己脱下来的衣物叠整齐,放在了床尾。接着,她理好被子,放好枕头,自己钻到被窝里去玩了一会儿,就睡着了。
和小惜一同走进教室的小瑞在老师讲午睡要求时,就一直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最后索性站在了一旁,原来他没有找到空的椅子。知道情况后,小惜告诉小瑞,教室外面的游戏区里有多余的椅子。当大家都各自去漱口,上厕所,准备进寝室时,小瑞才刚把找到的椅子放到位置上。
“小瑞,你为什么不漱口呢?”
“老师,我的杯架上面没有杯子了。”
“杯子都在蒸汽消毒柜里,你自己去取一个,用完记得洗干净。”
“小瑞,你为什么端着杯子不漱口?”
“老师,这个水好凉。”
“你可以去饮水机里接热水。”
终于来到寝室,大部分小朋友已经躺下去了。当老师来为小瑞整理被子时,发现他衣服、裤子都没有脱就胡乱盖上被子,准备睡觉了。
“小瑞,你为什么不脱衣服?”
“老师,我拉不开衣服的拉链,裤子又太紧了。”
“那老师来帮你吧!”
终于躺在了被窝里,小瑞却怎么也睡不着,总是吵着要老师陪自己。
二、老师分析:解决问题方式不同
案例中两位小朋友在睡午觉过程中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小惜总是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想办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知道寻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而小瑞则永远只有一个反应:等着。
这折射出的是不一样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小惜家,在遇到问题时,爸爸妈妈一方面不会立即帮忙,另一方面鼓励她自己开动脑筋,对她每一次解决问题的尝试都表示赞许。而小瑞在家里时,爷爷奶奶总是能够为他事事考虑在“前头”:没有椅子,那就帮忙找一把椅子;没有杯子,帮忙找杯子;冷水太凉,那就给热水;不会脱衣服没关系,爷爷帮你脱……
当然,大家会说,这些都是小事,等孩子们都长大成人,还有谁不会穿脱衣服、不晓得水凉水热吗?但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这些“小事”背后所表现出的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前者遇到任何问题,能够主动开动脑筋思考,并积极寻找各种方法来尝试解决,而后者因为凡事被包办代替惯了,遇到任何问题,都只会“等待”。
案例三:摔伤
学龄前的孩子,由于身体动作跟不上自己的思维速度,常常发生一些磕磕碰碰或者摔伤的事故。
妞儿是班级里非常活跃的一个小女生,常常趁老师不注意尝试一些自己好奇的事情或行为。常常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她的答案都非常特别,问她为什么,她告诉老师“因为我试过”。就因为这个“我试过”,她常常让自己受伤。最严重的一次,她想尝试站着从一张椅子上跨过椅背到地面上去,但她没有正确预估脚应该抬起的高度,由于一只脚被椅背绊住,她整个人横着摔到地上,额头碰到了前面的柜子,摔了好大一个口子。
而小园则是班级里一个做事谨小慎微的孩子。坐小椅子规规矩矩,抬小椅子也上纲上线,绝不会去尝试任何危险的行为。他在幼儿园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而受过伤。他知道很多爷爷教给他的关于“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的事情,能做的他规规矩矩地做,不能做的他绝不会去尝试。
三、老师分析:认知习惯差异
看似仅仅和每个孩子不同行为相关的摔伤问题,其实质却是每个孩子不同的认知习惯。上述案例中,妞儿很明显是“做中学”的认知习惯,任何事情她愿意先去尝试,然后从这样的尝试中获得相关的经验,或者是教训。
而小园则恰恰相反,他则是“说中学”的认知习惯,他接收到爷爷告知他的完整信息,于是照着这些信息去做,完全不对这些信息进行思考或实践。因此,妞儿常常为自己的“尝试”付出受伤的代价,而小园则可以“安然无恙”的度过幼儿园。
案例四:交朋友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每天都要和班级的很多小朋友交往互动,有的孩子身边总有一群好朋友,而有的孩子则交友困难。
小仪性格大大咧咧,每每能说出自己的好多好朋友,她能和男生一起玩陀螺,能和女生一起玩毛绒玩具。其他小朋友围一圈玩游戏,她很快就能挤进去,并融入他们一起玩。她也会因为意见不合和好朋友吵架,有时候过一会儿自己又能和朋友和好,有时候闹大了就请老师来帮忙调解。经常听她说,上个周末邀请谁谁到自己家里玩或者自己到哪个朋友家里玩。因为有很多朋友,她上幼儿园每天都很开心。
小佳性格强势,总是因为交朋友而遇到很多问题。时不时有小朋友跑到老师这儿来诉苦:“老师,小佳抢了我的sticker,还说如果不给她,她就不和我做好朋友了”“老师,我们不想和小佳一起玩,她总是霸占小厨师的帽子不给轮流玩”……有一次,班级一个小朋友的妈妈打来电话,询问是不是小佳“要挟”自己的孩子:说必须给小佳买一个《超级飞侠》里的小爱,不然就不跟她做好朋友。因为班级很少有小朋友愿意一直和她玩,她常常不开心。
四、老师分析:同伴相处方面
因为经常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而爸爸妈妈总以朋友的方式和小仪相处,她从这样的相处模式中习得了很多交朋友的有益经验。而在小佳和外公外婆的相处中,外公外婆总是宠着她,让着她,即使和其他小朋友交往中遇到矛盾了,也是外公外婆出面帮忙解决,而且还会将责任推给对方。
上述案例中,小仪在交朋友方面能够进退得当,即使遇到矛盾也能够想办法解决,而小佳则总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其他小朋友,遇到矛盾就认为是对方的问题。
说在最后:
虽然父母带孩子和老人带孩子,孩子身上会表现出很多不同,但差异性本身就是学龄前儿童最重要的特征。我们尚不能要求成人遇事做到尽善尽美,何必苛求孩子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呢?家中孩子到底是由父母来带,还是由老人来带,需根据各家实际情况来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式。只是,父母自己带孩子,常常和老人交流心得;老人帮忙带孩子,心存感恩外,心平气和地统一育儿方式。
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