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带儿子去参加朋友女儿的生日party。
家长们一起准备吃的,孩子们在院子里玩。不一会,一个朋友的孩子跑过来说:“姐姐在用水枪射击一床棉被。”
在院子里,朋友的女儿背着水壶,手里拿着水枪,正对着棉被“射击”——棉被是军绿色的,水渍就像笔一样,她打算在被子上“画”一只小兔子。
朋友呵斥女儿,让她停止手上的动作,因为女儿弄湿的是保姆李姐的被子,她让女儿去给李姐道歉。
结果,她的女儿说了一句让我们特别吃惊的话。
“她就是一个干活的保姆,我为什么要和她道歉?”说完,孩子就走开了。
朋友无奈地摇摇头说:“这孩子真是没有办法。”
而李姐站在旁边,轻声地说:“没事,她还小。”
朋友跟李姐说了一声抱歉,解释说,今天是孩子的生日,所以这件事就算了,等会儿她去商场再买一床被子给她。
这件事就这样息事宁人了。
吃饭的时候,孩子们都特别喜欢“蛋黄焗锅巴”这道点心。眼看着锅巴不多了,朋友的女儿生气地说:“这是我家,我的生日,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这句话一说出,所有的孩子几乎都停止了手上的动作。朋友的女儿把盘子端到自己面前,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朋友说了女儿几句,但都是无关痛痒的话——她根本没有阻止女儿的行为,大家各自安慰自己的孩子。
吃完饭,帮朋友收拾了一下,我就找了个理由,带儿子离开了,没有继续参加后面的游戏环节。
这个朋友家的经济条件很不错,自从有了孩子,她特意将自己手上的生意交给了可靠的亲戚打理,为的是能够更好地教育孩子。
可现在看来,她的教育糟糕极了。
因为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她做了错误的引导——错误的引导,比不教育更可怕。
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而一个人的礼仪,却是要从小引导和培养的。
礼貌待人不单是一种外在形式,更是与人沟通的一种良好的桥梁。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不仅能与别人保持友好和美好的关系,也能减少与别人的冲突。
02
礼貌,对于孩子来说有什么重要性呢?
① 有礼貌的孩子更受欢迎,机会更多。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说:“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好。”
一个懂得礼貌的孩子,会在言行举止上得体很多,这会让他在与人相处时,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从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得到更多的机会。
曾有一个报道说,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特别有礼貌,见到门口的爷爷都说“你好”,放学的时候,也会跟爷爷说“再见”。可那一天,看门的爷爷锁门前,没有看到这个小朋友来幼儿园,就去孩子的班级问是不是请假了。老师说,家长没有请假。
他满腹疑惑,走到幼儿园不远处的校车那边去看,果然发现孩子躺在车里,满头大汗。
如果不是守门爷爷及时发现,抢救及时,孩子就会有生命危险。
大家都说,这个孩子福大命大。可是我却想说,这是她的“礼貌”为自己争取到的“运气”——因为礼貌,看门的爷爷记住了她,挂念着她。
② 学礼仪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及纪律感。
幼儿学好礼仪,有利于在公共场合约束自己——因为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会做一些破坏公共秩序的事。
这是一件利人又利己的事。
良好的礼仪还有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提高孩子学习效率。
安静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最基本的保障。如果孩子学习了礼仪,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当别人正在工作、学习的时候,他们就不会轻易打扰别人,也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孩子专注了,有秩序了,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我家每天晚上都有一个阅读时间——女儿看一些课外书,我呢,也看书,同时也给儿子准备几本绘本,让他自己去看。
一开始,儿子很不习惯这种安静的环境,总会制造出一点动静。可当他看到,自己制造的动静对我和姐姐没有什么影响的时候,他也慢慢开始适应这种安静的环境。他慢慢地静下来,看绘本的时间从一开始的十分钟,到后来的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
通过这个“读书时间”,儿子提高了专注力,也懂得了在别人安静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不应该去打扰。
③ 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礼仪教育对幼儿个性的发展与健康个性塑造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孩子的天性是自私的,经常只能看到自己的好,自己的利益受损,而关注不到别人。
当自己的利益受损时,很多孩子会通过推搡、打人等暴力行为去处理。时间长了,孩子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内心也容易变得狭隘、不宽容。
如果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退一步”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在理解、体验宽容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塑造起宽容待人的良好个性品质。
学会了用理智、有礼的方式去处理自己跟外界的矛盾后,这样的孩子也更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欣赏他人,并用别人的优点,来激励自己进步,让自己发展出更好的性格。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而一个良好的性格,又离不开适当的礼仪教育。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千万别忽视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
03
礼貌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品质,需要家长去影响他们。
电影《小鞋子》里的哥哥阿里,丢了妹妹莎拉的鞋子,不敢告诉爸妈,不完全是怕挨打,还因为他知道父母没有钱再给妹妹莎拉买一双新的鞋子。
于是,兄妹俩商量好,莎拉早上穿哥哥的球鞋去上学,放学后,奔跑回家,再把鞋子给站在巷子里等她的哥哥。
一次偶然的机会,莎拉在学校发现了自己丢失的那双鞋子,穿在一个女孩的脚上。她找来哥哥,两个人准备要回鞋子。可是,当他们看到穿她鞋子的小女孩生活也特别困苦时,又改变主意,放弃了要回鞋子的念头,尽管两个人穿同一双鞋子,特别不容易。
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当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
即使家庭很贫苦,交不上房租,买不起糖,可是,爸爸也不肯拿教堂里的糖。而且,他告诉孩子,这是教堂里的糖,我们不可以拿。
父母在生活里,就像一面镜子,身教的力量大于言行。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在模仿身边的家长。如果家长以身作则,示范好的行为,也会让孩子学会不良行为的几率大大降低。即使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教育起来也要容易得多。
朋友也曾跟我抱怨,说保姆李姐太拿自己当回事。有时,做完事直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简直就是拿她家当自己家。相信她女儿肯定也听过她这样的抱怨,所以才会这么放肆、无礼。
电视上,有一则公益广告,父母后面跟着一个孩子。父母随地吐痰,孩子也会跟着去吐;父母去闯红灯,孩子也会尾随其后;父母对家人发脾气,孩子也会破坏自己的玩具……
要想让孩子懂礼物,父母首先要做到有礼貌:
家里来客人了,热情一些,多用一些客气的话语;对家人的帮助表示感谢;自己给家人造成了不便,也说一声“对不起”……
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会效仿大人的行为,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蒙田说:“礼貌无须花一文而赢得一切。”
平时生活里,家长在教育和引导孩子有礼貌的同时,也一定要记得尊重孩子——大人有面子,孩子也有面子,所以,即使孩子不愿意开口去与人打招呼,不愿意跟客人告别,家长也不要当众却批评孩子,和孩子私下交流就好。
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会更多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也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礼貌,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个礼物将伴随孩子的一生,让他们成为最受欢迎的一个人,成为人群中心灵最美的那个人。
更多育儿知识敬请关注公众微信号:
合肥积木宝贝绿地赢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