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作者:育儿团 02-12阅读:4526次

文章来源: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9)

01

最近有两则看似毫不相干的新闻,放在一起看,却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

一则新闻是关于淘宝40万高薪招聘60岁以上老人做调研员的。10位初选者的简历很亮眼。

应聘者中年龄最大的李奶奶已经83岁,清华大学毕业。退休后开始学的电脑,三四年前开始用智能手机,有6年网购经历。还在不断学习比特币、区块链、机器人、心理学等新鲜事物。

“年轻”的黄大爷62岁,但简历PPT做得大方精美,能熟练使用photoshop设计软件,会制作H5手机动画。2014年就注册并运营了自己的公众账号,并组织过多次老年防骗课堂……

另一则新闻发生在前不久,唐山宣布取消全市所有路桥收费站。收费站员工不满意领取法定补偿,另换工作的处理方式。对政府来做思想工作的人员诉苦:

收费站老员工们的抱怨当然可以理解,人到中年,突然要离开自己工作了十几年的工作岗位,放在谁身上都不是滋味。

但时代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变化”在所难免。不仅我们上一代人要面对,我们这一代人要面对,到我们的下一代人那里,变化更是可能会成为常态。

张泉灵在前几天的演讲中说:“这个时代扔掉你的时候,连再见都不会跟你说一声。”

这句话有些残酷,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相。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越寻求安逸,就越危险。一旦放弃了学习和努力,也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对生活的自主权。

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此类新闻都是一种警醒。提醒着我们,要为自身多做长远考虑,也还要为孩子多做打算。有一天,当孩子迈向社会,是处处碰壁,还是如鱼得水,其实都来自于现在如何积累“身份资本”,如何成为更优秀的一部分人。

02

告诉孩子与其抱怨发火

不如做好每次的选择

记得惠普大中华区总经理孙振耀退休的时候,写过一篇感言,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生活每天都在给你机会,他不会给你一叠现金也不会拱手送你个好工作,但实际上,他还是在给你机会。”

孙振耀先生举了自己父亲的例子。孙先生的父亲毕业后辈分配到边疆,整个县城只有一条马路。那一代人很苦,年轻的时候赶上文革,书都没得读,支援边疆插队落户,一呆就是十年。

再后来国家政策调整,恢复招研究生。孙先生的父亲就去考。研究生毕业后,被安排到安徽一家小单位,同样不得志。

三年后,国家开始招收博士。孙先生的父亲继续考。虽然当时已经年龄很大,但考取之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孙振耀先生从自己的父亲身上看到,“10年的等待,他做了他自己的选择,他没有放弃,他没有破罐子破摔。所以时机到来的时候,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这件事离现在的孩子们可能有些远,但道理是相通的。孩子们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同样也是选择。

孩子们可以选择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可以选择敷衍了事,照抄答案;可以选择因为迟到抱怨父母一通,也可以选择调好闹钟,以后注意;可以选择讨好霸凌弱小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勇敢说不;可以把一下午的时间用在玩消消乐或者王者荣耀这些游戏上,也可以选择把时间用在阅读一本好书,让自己的精神更丰盈……

每天,每一个时刻的选择,其实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孩子的行为习惯。千千万万个小的选择积累起来,就影响了孩子的整个人生。

所以父母最该教会孩子的,就是如何把时间,投资到有价值的地方。让孩子有能力做出让自己更好的选择。

03

告诉孩子与其有十个想法

不如去开始一个行动

我曾认识一个叫小希的孩子,很善于思考,聊起天来,总是能说得头头是道。

在高考结束之后,她曾跟我聊过上大学后的计划。她说想好好的补一补英语口语,认为自己口语不好,会很吃亏。另外还给自己定了每年阅读100本书,学化妆、学瑜伽、练习一门乐器等等小目标。

当时惊讶于这孩子的“有正事”,然而4年大学结束,见到小希才发现她什么都没有学,只是每天跟室友们聊聊天,追追剧,期末随便应付一下考试而已。

如今小希工作两年了,每年的年初目标里还是有学英语,读书、学瑜伽这些项目。问她为什么总是不开始,她回答:“现在工作又忙又累赚的又少,想等换工作,工资涨到8000的时候再说。”

善思考,有想法,这是非常难得的能力。但是缺乏执行力作为支撑,一切都变为了一纸空谈。执行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其实执行力,也是需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当孩子被父母要求言必信,行必果。当孩子克服内心的犹豫和恐惧,不缩手缩脚,而是想好之后,就开始行动。他就至少超过了大多数的同龄人。

或者可以说,一个孩子如果具备了执行力这一种能力,至少就能保证他在任何的竞争中不掉队。

04

告诉孩子与其为失败沮丧

不如去进行下一次尝试

演员胡可发过儿子安吉练琴的一段小视频,配文:

视频里安吉哭着自言自语:“弹不好,弹不好,总是弹不好。”,然后双手锤了一下凳子,继续说:“我这次一定要弹好”,便接着弹起来。

看完这段不由得为安吉鼓掌,小小年纪,已经明白了做事情要坚持的道理,并且会给自己及时调整心态。

当然,自然而然就这样的孩子不多,多数心态好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帮助。

05

记得一则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泰国广告就说了这样一位教会孩子用积极心态面对一切困难的母亲。

孩子陪着母亲在市场卖菜,孩子看到一个摊位的豆芽卖得很好,就问母亲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发豆芽来卖。

母亲看着孩子,温和的回答说“可以试试”

但因为方法不对的原因,总是失败。小女孩的妈妈没有因此而责备女孩什么,只是一遍遍陪她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在母女俩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成功发出了健康的豆芽。

“可以试试”这句话也影响了这个小女孩一生。女孩不仅在贫寒的环境下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还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学业有成。

如果说做好每一次选择更多的关系到时间支配能力,把想法落实到行动更多的关系到执行能力。那么不为失败沮丧,不断尝试,关系到的就是调整心态的能力。

未来已来,唯有心态调整快速,终身学习,不断的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大胆的拥抱变化的这一部分人,才能一直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这3种能力,都不需要太丰厚的经济基础,每天的进步也似乎难以看见,但却最能在日积月累中,拉开孩子之间彼此的差距。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父母给孩子最好的不动产不是房子,车子,而是应对变化的能力。你现在对孩子的培养里,藏着他未来20年,乃至一生的境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成长树,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chengzhangshu99

编辑:彭颖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