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莉莉老师共读一本书《理解儿童文学》03

作者:中幼网 02-15阅读:1167次

第三章 评论的传承与意识形态立场

这一章内容好多,所以图好大。意识形态讨论,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我一直认为,所有文本都不可能绕开意识形态的渲染,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去意识形态的表达,只不过是此样或彼样。儿童文学并不是傻白甜的纯真样,它里面也同样存在着意识形态,有些是隐藏的很深,有些则是昭然若揭,只是读者并不一定去思考而已。其实这章应该和第五章连起来看,这章讲意识形态的表现层次,第五章讲文本运作的手段如何表现意识形态。第四章倒是可以放在三之前。

本文作者萨兰德很有趣,一上来就先坦陈自己的书写不可能完全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但是因为这种自我反省的意识存在,所以允许读者批评地阅读。就是这种对意识形态的自省,恰恰是这一章最有价值的部分。没有人可以摆脱意识形态,但是至少可以知道自己身处其中。

导言中,有两个重点,一是强调了儿童小说中的政治性问题,也就是意识形态问题,强调了在写作、传播中作者和儿童的权力的不平衡。二是告诉我们意识形态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表现,而且,童书是商品,这种有资本在其背后的现实不容忽视。

意识形态并不是偏见或共识这一对有着明显褒贬意义的词语的任何一方所能代表的,或者说,意识形态包括了所有的共识和所谓的偏见,恰恰是偏见这个词,表明了意识形态立场的普遍存在。马克思主义观点在此又大放异彩,意识形态研究不可能脱离经济基础,也摆脱不了权力。意识形态是我们关于生活的一切根本假设。

梳理英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不难看到,道德目的与教条主义从来没有离开过儿童文学,让成人试图放弃对儿童“说点什么”——即传达成人的某种意识形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让儿童快乐的观点可以作为向儿童传递训导意图的观点的对立面,但二者的争论始终没有真正停止,究其原因,就是二者实际上只是传递了不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而已。

因此,问题变成了四个层次:1、文学文本中是否可以避免(是否必须存在)意识形态?2、文学文本中应该鼓吹何种意识形态;3、用什么手段来运作这种意识形态;4、读者如何吸收,是否真的可以到达读者。

是否可以避免似乎已经是有答案了,第五章中从语言学角度也有阐释。我赞同无法避免的说法。作者在此强调了“再现”的问题,作者选择何种生活现象进行再现,用何种态度对待这种再现,也就表现了作者的何种意识形态。所以有人批评国内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中的现代女性意识淡泊,缺乏对女性价值的反省,而作家本人不以为然。这种意识形态批评还是在再现层次的,因为批评者大多只从再现的水平讨论了该作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无力、人物性格的单薄、人物行动的受控等等。(我更喜欢第五章,从写作具体策略的层次进行分析,我觉得能更好地探索作者深层的意识形态,可以更有力度的批评)。

作者提到了利维斯学派的范式,害得我又去查找利维斯学派的来龙去脉,查看一番,果然是一个精英直男癌阵营。但是我看到的还只是介绍性论文,等假期结束,去找《伟大的传统》看看,可能更能感受到这一学派的“风采”。但是,这个直男癌学派,不,利维斯学派的很多言论还是非常熟悉的,基本上现在儿童文学经典片派、底色派的言论,与之同出一辙。

接下来是一大段文学研究里的意识形态争论,这个我喜欢,凡是干架的我都喜欢。看利维斯直男癌学派和结构主义死理性派干架,好开心啊!感觉上,利维斯学派在分析文本时,有点像中国的知人论世,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浓重,深入考察人物的内心世界,认为角色行动是靠内心逻辑驱动的。而结构主义则把角色放在叙事的框架中,认为角色行动服务于叙事的发展。结构主义强调的是文本当中所运作的整套符号。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结构主义不那么关注角色本身的意识形态色彩,或者是说再现中的角色的意识形态表现,而是把整个文本的运行视为意识形态的表现。因此,角色的意识形态就不再是角色所处的时代的局限,而是作者在创作时自身的意识形态表现。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意图谬误”。评论者的任务就是去解构作品,分析作者自己都不意识到的意识形态。所以,我还是支持结构主义,以及新批评学派的观点的。

第72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意识形态分析的三层次框架:直接训诫;角色表露;信仰潜流。即使在低幼儿童文学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这三个层次的意识形态表露。

关于后殖民主义和他者化,在中国当代作品里其实是很明显的。中国当代的后殖民状态很明显,需要被深刻反思,这也是为什么主流文化大喊恢复传统,中国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的根源所在。但是不去深刻反思后殖民的表现,只是嘴上大喊回复传统,我觉得功效甚微。又或者说,我们其实上使用后殖民带来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立场和手段,在赚传统文化的钱,那还弘扬个毛线啊!文学作品,到底是应该被拿来贯彻帝国主义、后殖民意识形态的工具,还是不断提出挑战,质疑主流意识形态的手段?这其实是对文学最根本的争论。我倒是觉得,无论作品文本本身如何,阅读中的批判思维过程更加重要。无论是女性主义、童心主义、后殖民主义,都是用来戳破文本意识形态的针刺,这个戳破的过程,就是读者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意识形态塑造的过程。

于是就到了读者建构这个部分。2016年8月在台湾举办的亚洲儿童文学大会的主题就是“想象的童年”,从题目开始就充满着建构主义色彩。作品中被想象出来的儿童,被想象出来的隐含读者,以及真实的当代读者都在经历着时代的考验。我喜欢本文作者对于认同、多义文本、对立解读这样的分析。我们大多数阅读活动,强调的只是第一层的认同,所以才要求有那么多的榜样形象,然而读者对于文本的多义性,认同的不同层次,解读的多种角度总是不被考虑进来。因为有标准答案和成人期待存在。事实上,每一个读者总是会经历不同的阅读体验,不许表述,不许言说,只能被压制到退化为不思考的阅读。很好笑的是,我们仍然有那么多人,在推崇让儿童读懂我们苦心营造的阅读内容,而不去倾听儿童对一个文本的真实理解。而互联网时代,这个梦近乎破碎,在多点多线立体传播的今天,每个小读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观点。互联网传媒技术让追求唯一性解答的妄想走向了终点。不过,统一和分散,强权和自由的争斗拉扯,总是长期进行的,这种平衡关系总是在动态中彼此交锋。对于流行文本的解读和青少年阅读反应,此时尤为重要。那些被看不起的垃圾文学作品(卖的超好的让严肃作家气得吐血的校园流行小说),恰恰是最值得解读和分析的多义文本。而这种多义文本的解读,必须和读者反应结合在一起进行。

好喜欢这一章,尤其是想到对低幼读物也可以进行意识形态的分析时,就更加的兴奋。在儿童的自由游戏,尤其是角色扮演游戏中,尤其可以看到文学作品中潜在的意识形态对幼儿具有内化作用的练习性的游戏的影响。比如观察性别分工,权力分配,拒绝行为,接受行为,对于暴力的反应等等。真的是很好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