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粑粑麻麻有没有遇到宝宝哭闹不止不上幼儿园的情况?或是在假期最后,宝宝就开始产生了对幼儿园的抗拒心理呢?其实,我们常说的节后综合征不仅大人有,宝宝也有,而且也是非常常见的。
假期结束啦,如何应对娃儿的“分离焦虑”?
幼儿园马上开学啦!爸妈要提前给宝宝做好“功课”哦~
很多家长都会骗宝宝不是去幼儿园,然后送到幼儿园趁宝宝不注意一溜烟跑掉。还有的宝宝每天去幼儿园都很开心,但是每天傍晚去接他的时候,他总是很容易发脾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动不动就哭个不停,有些家长甚至怀疑孩子在幼儿园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先别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
1.宝宝每天一听说要去幼儿园就开始哭闹,我们只好骗她说不是去幼儿园,是去外面玩,结果好不容易到了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肯进去,死死地抱着我的腿不撒手。请问怎么样可以让孩子自己愿意去幼儿园?
【解析】
▽
好吧,这个问题很大,因为要让“孩子自己愿意去幼儿园”,涉及很多方面的准备,包括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和场景、孩子自理能力的提前培养、关于幼儿园的绘本故事……甚至从出生就开始的安全型链接的建立。
但是就这位家长所描述的情况,首先要改变的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尊重孩子,尊重他的感受,也尊重他的智商,不要忽悠他。
看到孩子哭不愿意出门,就骗她说是去玩,这无疑不是一个明智的办法。首先,这种做法的效果也只能是把娃忽悠出家门,只要孩子不是傻的,到了幼儿园门口,甚至幼儿附近的街道,她就明白是被父母给忽悠了。接下来怎么办呢?能继续把孩子忽悠进幼儿园的大门吗?
另外,这个办法更大的坏处是它毁掉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如果只是这一次,还可以积极弥补。但是我担心的是,这样的忽悠经常发生,那么孩子很可能就会逐渐关闭内心,丧失和父母沟通的意愿。
【支招】
▽
1. 和孩子沟通,询问为什么她不愿意去幼儿园,如果有具体原因,可以针对性解决,比如因为不能穿脱裤子而害怕去幼儿园,就可以在家里教会孩子这些。
2. 孩子哭闹时,告诉孩子,你非常理解她不想去幼儿园的心情;但也坦诚告诉孩子,就像大人需要上班一样,她已经长大啦,也需要去上幼儿园。
3. 到了幼儿园,虽然孩子不肯撒手,但是父母还是需要平静地简短地告诉孩子,“妈妈要去上班了,某某老师会代替妈妈照顾你,你中午睡觉起床吃完点心(告诉孩子更具体和形象的时间描述,因为他们还不懂时钟的概念,具体时间视学校的安排),妈妈就会来接你啦!”
然后,坚定离开,切忌孩子哭大人也哭,也不要因为看到孩子哭,大人就反复回去抱孩子。否则就会给孩子传递一个概念:妈妈也不放心我留在这里,这是个不好的地方,而且只要我哭,妈妈就舍不得走。
4. 一定要按照自己对孩子许诺的时间去接她,接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小礼物, 庆祝孩子在幼儿园认识了新的朋友。
5. 每天坚持一致,不要因为孩子哭闹,或者一开始适应不了学校的饮食就送几天,停几天。
2.宝宝四岁了,开始去上幼儿园了,虽然刚开始几天有哭,但是很快就能接受,据老师说也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但是我们发现好久不尿床的孩子晚上又开始尿床。
【解析】
▽
根据这位家长的描述,这位小朋友的适应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在一个新的环境里,能“很快接受”,“也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
至于尿床,在生活中发生让孩子有心理压力的事件(父母吵架、上幼儿园、好朋友搬家离开、被爸爸妈妈打骂、换保姆等等),都有可能让已经完成排便训练的孩子出现“排便倒退”。
家长要明白的是:虽然孩子适应能力很强,但是毕竟还是全新的环境,需要孩子努力接受和内化和家里完全不同的生活作息,以及规则模式,照料他的也不是他从小依赖的家人,而是还不太熟悉的老师。
这是非常正常的,大人换个工作环境都需要一段适应期呢,更何况孩子?
【支招】
▽
1. 不要就孩子尿床批评和责骂孩子,平静地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清理床铺和衣物就好。
2. 家长无需特别焦虑,保持轻松的心态。
3. 和孩子聊幼儿园的时候,尽量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和孩子聊他觉得开心的事情,而不要用焦虑的负性提问,比如“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啊?”、“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
4. 给孩子正向的回馈,告诉他,老师说他在幼儿园表现很棒,你觉得特别高兴。
通常情况下,当孩子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后,这种“排便倒退”就会消失的。
3.宝宝每天去幼儿园都很开心,但是每天傍晚去接他的时候,他总是很容易发脾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动不动就哭个不停,请问是什么原因呢?
【解析】
▽
这位家长的提问也是比较普遍的困惑,有些家长甚至怀疑孩子在幼儿园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虽然我们确实需要保证幼儿园的质量和老师的资质,但是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家长要考虑,那就是:疲劳。
刚上幼儿园,孩子每天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玩具、新的小伙伴、新的游戏规则……,各种信息输入量比较大,容易让孩子外界刺激输入负荷过重,出现精神疲劳。
另外,很多幼儿园上午和下午都会组织户外活动,一群小朋友在一起追追赶赶,爬上爬下,比孩子在家里时的活动量要大,孩子在兴奋的伙伴互动中不觉得累,但是往往到了傍晚就精力不济,出现体力疲劳。
还有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有的宝宝换了新的环境,刚开始时中午睡不着,或者睡着后被作息规律不同的其他小朋友吵醒,都有可能让孩子固有的生物钟出现变动和调整,所以傍晚的时候也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而烦躁。
【支招】
▽
1. 入园前提前调整孩子的活动内容,每天加入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时间。
2. 入园前提前逐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渐提前入睡时间,提早起床时间。这种作息调整要以“baby step”(小宝宝走路式的缓慢节奏)进行,比如从晚上9点半提前到9点20分,巩固3天,再提前到9点10分,视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孩子有适应的时间,更容易调整。
千万不要一下子太大幅度,比如说一下从9点半提前到8点,因为这样既容易导致孩子的反抗,生物钟也很难这么快地完成转换过程。
3. 周末在家最好保持和幼儿园一样的作息规律。
我的个人经验是,如果周末(尤其是周日)孩子晚睡晚起,周一早上通常就会难以叫起,周一整天也会因为头一天晚上的睡眠时间不足而容易过度兴奋和烦躁,哭闹和发脾气也明显增多。
4. 如果晚餐和接孩子的时间间隔超过1.5个小时,每天接到孩子之后,可以给孩子备一点健康零食(酸奶、水果等),给孩子补充一点能量,不要给太多甜食,以免影响孩子晚餐的食欲。
我个人的经验是,这样做可以缓解孩子因为饥饿和透支导致的疲劳和烦躁,让孩子的情况状态好转。夏天尤其如此,因为夏天黑得晚,通常我们接到孩子以后,还会带他在户外玩一会,晚饭也吃得稍晚,这个时候,能量补充就尤其重要了。
5. 如果你发现孩子在经历周末的作息紊乱后,周一接他的时候他很犯困,千万不要让孩子在傍晚“打个盹”,因为你会发现,这个“盹”通常都会时间太长,但又不足以一直睡到天亮,通常都会在晚上8、9点钟醒来,然后他就不睡了,严重影响晚上的睡眠。
而如果你在孩子睡了一会就喊起他,你会发现,他通常都会非常烦躁,甚至哭闹得歇斯底里,非常难以安抚。这也是为什么“周一哭闹”在上学的幼儿中出现频繁的原因。
怎么办?
在和他玩静止性的有趣游戏的同时,家人快速安排晚餐。这个时候不要太拘泥于晚餐的形式的种类,不要太拘泥于餐桌礼仪和习惯,以最快的速度让孩子吃完饭,并完成睡前程序(比如刷牙、洗澡、读故事等)。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通常时间比平时的入睡时间可能早一个小时左右,但是鉴于孩子周一的睡眠缺乏,可以让其开始入睡了。
作者/徐桂凤
发育行为心理医生,发展心理学硕士、医学硕士,爱荷华大学在读博士。
曾任职于广州某三甲儿童医院、美国0-3岁家庭婴幼儿中心,曾获美国幼儿园教师教学观察评估员资质,现兼职工作于美国爱荷华儿童医院儿童发展与障碍中心。
本文版权归【妈咪知道】和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