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带着孩子去闺蜜家里住了两天,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那天晚上闺蜜给孩子洗脸的时候我发现小家伙特别有自己的想法,洗脸的时候一定要先洗脸,再洗手,然后洗屁股,最后换一盆水再洗脚。这整个过程中必须妈妈一个人帮她完成,其他人都不能插手的。
我看着闺蜜忙前忙后的,忍不住打趣道:“你们家这熊孩子还挺有一股子领导风范啊,一步一步要做什么都规划地这么清楚。”
闺蜜苦笑道:“你是不知道,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要求特别多,跟强迫症一样,错了一点都不行。”
我大笑道:“这不是强迫症,是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你应该高兴才对。”
闺蜜一头雾水,秩序感是什么?还有我为什么要高兴?
蒙台梭利认为,秩序敏感期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了,并且持续到四岁。
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
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
一个是内在秩序,比如孩子移动自己的手拿到某种东西,这个动作被大脑感知了,就留在了记忆里。
另一个是外在秩序,这种秩序属于儿童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比如把东西放在他认为应该摆放的地方。
秩序感对孩子很重要
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孩子从出生一两个月之后就开始表现出了一些秩序感了。
我们经常会和刚出生的小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不断地重复用手遮住脸,然后打开,每一次都能逗得宝宝笑起来,这就是孩子的秩序感得到了满足的表现。
因为我们每一次打开手之后,脸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在孩子眼前,孩子的秩序感得到了满足,自然就笑了。
2-4岁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回来。
秩序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孩子追求的秩序和大人不同,固有的程序被打乱,大人顶多觉得不舒服,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会刺激他们产生不安、焦虑等情绪,给孩子的内心带来痛苦。
在孩子看来,世界是以不变的秩序而存在的,在这样有序的环境中生活,孩子会觉得自己有安全感。
外在的秩序影响孩子的思维。
孩子们需要通过对外部环境的观察、触摸等,将这些感受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然后建立起内在的秩序。
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比较乱,或者大人做事没有条理、头绪,孩子长大后很容易丢三落四,做事情也东一下西一下的。
童年的秩序感影响孩子的素质。
孩子小的时候维护秩序的行为会让家长觉得很头痛,但是顺应孩子的需求发展后,可以培养出孩子很多好习惯,比如绿灯才能过马路,垃圾必须扔进垃圾桶,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等等。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秩序感
1、让孩子参与到环境布置中
鼓励孩子参与家居布置、挑选装饰物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激发孩子主动发展秩序感的重要途径。
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布置中可以让孩子有归属感和成就感,也能让孩子更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
2、重视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
很多家长会以为,孩子小,不懂规矩没关系,上学了就懂了。如果家长一直秉持着这样的想法教育孩子,那么很可能会错过帮孩子树立规则的最佳时机。
秩序敏感期与规则意识养成是密不可分的,家长应该抓住时机,把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放到首位。而且规则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孩子面对不同的规则时会不知所措。
3、帮孩子制定有序的生活作息制度
帮孩子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规定孩子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散步、几点看书、几点上床睡觉,让孩子按照这样的作息时间生活。
合理的作息时间不仅能够保证孩子获得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也能够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在秩序反复实现时,孩子的行动能力和独立能力也会更强。
4、整洁有序的环境
孩子很容易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不然孟母也不会搬三次家了。
家长要把家里的所有物品都分类摆放整齐,使用完后也放回原来的地方,保持家里干净整洁。妈妈也要教会孩子归置物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收拾自己的玩具,并放到某一个地方去。
这样给孩子营造出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孩子建立他内心的秩序。
5、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有的时候,孩子自己动手收拾玩具、穿衣服、吃饭等,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出孩子的秩序感,还有一些能够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玩具也可以让孩子多尝试,如积木、拼图等。
维护孩子的秩序感
1、给孩子一个稳定、有序的环境
家长要保持家里的摆设长期内相对稳定不变,孩子使用的碗和生活用品没有必要的话也尽量不要经常改变。
实在要发生改变的话,要提前和孩子说,并给孩子一点时间去接受这件事情,比如给孩子换一个新的碗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挑选,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新碗。
如果家长贸然破坏秩序,孩子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表现为焦虑和哭闹。
孩子秩序敏感期到来时,我们应该尽量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尽可能提供给孩子一个有秩序的环境。
2、尊重孩子的秩序感
孩子会因为良好的秩序而感到高兴,也会因为秩序错乱而愤怒、发脾气。
比如我们家孩子,她经常看到他爸爸坐在长沙发的右端,因此,她认为的秩序就是爸爸坐在右边,并且那个位置只能爸爸坐。
有一次她爸爸坐在离落地台灯近的单人沙发上,她就使劲地扯她爸爸的袖子,要把让她爸爸坐回长沙发的右端,我们看了都觉得哭笑不得。
对于正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很快就能发现物品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并且要求归回原位,如果大人不理解孩子的想法,让秩序继续错乱下去,孩子就会哭闹,这也不利于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3、维护孩子的心理环境
这个是最难做到的,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最重要的。
稳定的家庭环境和家人平和的情绪有利于培养孩子自身的秩序感。
如果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则表现为谁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谁负责孩子的娱乐活动。父母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孩子都能感受得到,并且记在脑海里,内化成自己的秩序。
秩序感是孩子生命的一种需要,当他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真正的快乐。
秩序感是每个孩子与身俱来的礼物,如果家长随意破坏孩子的秩序感,不夸张的说,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而很多家长很容易就忽略掉了这些。
当孩子想要维护自己想要的秩序时,家长不妨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这对孩子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