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有个关于规则的问题想请教一下您,我前几天带孩子去玩,乐园的介绍上写明了不能带食物,我怕等待时间过长,孩子闹,就让她口袋里装了2颗奶酪。
进园的时候,小朋友一直不安,说自己口袋装了吃的怎么办。但是检查的时候,我们后面排队的家长,包里塞了好多零食,安检人员也只是提醒说她带的太多,那个家长一直在说好话,并且表示已经吃了好多了,希望能通融下。安检人员也没再说什么,放行了。我家孩子一下子就放松了,还和我说,早知道,我也把薯片带上了。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遵守规则的人反倒吃亏了?下次呢?还需要老老实实地去遵守它吗?孩子会不会觉得,可以投机取巧,没必要遵守啊?
——家长问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存在呢,就是为了创造和谐,每个人都需要去平衡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
这个标准我们会建议家长尽可能地借鉴社会公认的一些规则,比如打人是不对的,公共场合有些事是不能做的,孩子们也会在内心形成这样一种规则。
在这个问题中,家长很认真地遵守规则,孩子也尽可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很难的。可是事实上,有些人打破了规则,外在规则就失衡了,有人遵守,有人不遵守。
但是孩子内在的规则是平衡的,就像我们平时说的,别人违反规则,我们不管,我们管理好我们自己就行,这样孩子就可以很淡定地处理外在的矛盾,自己不会慌。恰恰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说,你看别人都违反了,我们也可以照做的话,就打破了孩子自己建立起的内在平衡,孩子会因为他破坏了自己建立起的规则而非常矛盾和痛苦,当规则被破坏时,他的内心是翻滚的,因为他的规则被破坏了。
遵守规则,达到内心的平衡,孩子就顺利完成了一次社交。作为家长,我们此时更应该引导孩子坚守规则,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如何投机取巧,可以在这一次的活动中获取些本不该有的利益,否则孩子也会把重点放在这里。今后读书,可能他就不会把内心平衡的重点放在如何努力学习考取好的成绩,而是放在如何走捷径、投机取巧地完成作业。他所有的成就感来自于破坏规则达到内心的平衡,很显然,投机取巧在这个时候,没有帮助这个孩子获取更多的社会认可的能力,而变成了他自己独乐享受的体验。
为什么这个妈妈看到这个事情会不舒服,也有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很愤怒,是因为无助感产生后的失衡——他人破坏了规则,打破了平衡,自己的无助感产生的愤怒,就会朝向这些破坏规则的人,以此来达到内心秩序感的平衡。
成人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找到内在的平衡感,外在才会产生某些情绪和一系列的举动。所以还是建议爸爸妈妈们,更多地在意孩子们的内心感受,维持内在的平衡感和秩序感,建立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处理好自己的内心冲突,让自己变成一个和谐的人,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会觉得耳顺、眼顺,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有更高的情商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