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生的孩子就能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这从孩子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上就能看出来。
孩子正在喝奶的时候,如果把奶瓶夺走,有的孩子就会大哭,手脚乱动。小脸也急的通红,把奶瓶还给他后,他又立刻开始吸吮,恢复先前的状态;有的孩子则逐渐哭闹,哭声缓慢而深长,手脚狠劲划扯,好像有深深的愤怒,重新得到奶瓶之后,他得缓和一阵子,才能开始吸吮,直到几分钟以后,还会偶尔抽泣一下。
这就是孩子对刺激不同的反应模式。这个模式是先天存在的,由神经系统的生物特点决定。但是孩子的性格就从这些先天的模式开始发展,逐步深入到行为和心理世界的没一个层面。
在6-12岁阶段,随着孩子心理世界的成型。性格特点就逐渐深入的孩子的心理活动中去。教育和社会环境开始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这一阶段孩子大量学习社会知识和观念,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念和道德标准。
性格是自然的积累
在12岁以后,有更多因素影响到孩子的个性发展。升学、情感发展、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活动等重大事件开始进入孩子的思想,渐趋稳定的心理世界将显示出明显的性格。
在性格发展中,虽然每一阶段都与其他阶段有很大区别,但每一时期又都为下一时期打下基础。想在下一个阶段发展正常,就要求上一个阶段必须发展良好。按照发招的顺序,受孕、妊娠、出生、和出生后的几年都会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受孕之前的父母酗酒和遗传疾病有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出生后2-3年内,孩子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在这一期间,他如果受到伤害、暴力,或者遇到其他障碍,其个性就会发生偏离。
如果0-3岁造成的缺陷不能得到改正,那这些缺陷会一直保留下来,影响系心理和智力。在最后一个阶段,这些缺陷还直接导致他性格的缺陷。
如果父母想对孩子0-3岁期间造成的缺陷进行治疗,那就应该把重点放在3-6岁期间。
父母从要孩子之前就要坚持健康的饮食、运动、生活方式,戒除不良嗜好,不仅对孩子身体的健康有益,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孩子出生后,给他适宜的环境;当他能自己活动时,多多关注他,并不是将所有的事情都替他完成。只要孩子做的事情不伤害自己或他人,就不要强行打扰他。假如孩子能够决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由此来完善自己的个性,就会促进他性格良性的发展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