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不羁才子的温情教育经

作者:北大公学家庭教育 03-19阅读:4891次

著名思想家、学者、史学家、批评家、诗人李敖于2018年3月18日上午10点59分去世,享年83岁。李先生一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的性格也深受广大网友热捧,个人微博粉丝1030万。

李敖曾大胆批判台湾的教育制度,并让自己的孩子李戡放弃了台湾大学而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因此广受争议。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李戡也曾出书《李戡戡乱记》痛批台湾教育体制缺陷,犀利程度比起父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李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脸骄傲地说:“李戡会超越老爸,指日可待”。

那么李敖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哪些心得呢?厦门大学国学高峰论坛的休息时间,李敖和他引以为傲的儿子李戡接受媒体采访时,谈了父子两代人之间的交流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

(李敖与儿子李戡)

1

不给孩子太多设计

在李敖先生的思维里,始终觉得90后比较叛逆,是很难教育的。他觉得自己的儿子李戡并不叛逆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他与儿子年龄相差较大,足足大了57岁,辈分相当于爷爷。而孙子都喜欢爷爷,因为爷爷通常会溺爱孩子,给钱花。

采访过程中,李敖强调自己并不会对孩子的人生有太多的设计。他说:“你对你的下一代的任何安排,不管是好的坏的,其实都是危险的,因为你的设计极有可能是错的,你觉得一切会水涨船高,事实却不然;不过,可教给孩子比如跌到经验。我会告诉他,如果你跌倒后不立即爬起来,要东张西望,也许能捡到东西。”

2

父子间评价很高

李敖和儿子李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对父子间相互评价很高。李敖说李戡是天才儿童,他说:“他在学校受的教育跟我很想,不太重视学科成绩,悟性很强,学习很快,高中毕业就写书来批判中学教育,我觉得这孩子很务实,而且我没有帮他,写完后就帮他写了个序。”

而且李敖强调,儿子的反叛精神是自学的,并非遗传。而李戡对父亲的评价是:“很有正义感、很博学的一个人”。他抛开大师光环从家庭教育说:“我们俩都不是传统家庭教育的典范。他从来不会关注我的成绩,大的事情才让他给意见,和他相处起来很轻松。”

(李敖与儿子李戡)

3

从钥匙孔偷窥儿子

两代人对一些东西也有不同看法。李戡的微博现在有近191万人关注,他说,“好处是一种动力,坏处是莫名其妙惹来问题。”

而不喜欢接触电脑的李敖说,他写书根本不用电脑,“为什么取代不了我,因为电脑一按会出现一大堆垃圾,你要花很多时间去选,从这个垃圾堆里选到你要的东西,可能还没有。这是很麻烦的一件东西。”

他认为,电脑会摧毁我们的想像力与思考能力,他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要抱着电脑不放。

“他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乎我的意料。有时某种程度我偷窥,会顺带试看他在干什么。很多家长偷窥的技巧不好。我从钥匙孔里看,这是我高明的地方。我觉得,经过折磨、吃亏上当,摔跤,是正常的程序。”

4

父爱之沉,如山不显

其实李敖还有一个女儿,叫李文。桀骜不驯的李敖一生曾三次入狱,第二次入狱时,给7岁的女儿李文写了多封书信。

与给人的不羁印象不同,李敖的书信文字柔情款款,妙趣横生。出狱后李敖将其集结成《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出版。

在书的序言里李敖写道:“我对李文的最大亏欠是我一生麻烦,使她不能跟我住,不能好好教育她;我对李文的最大恩德是我始终坚壁清野,使她念美国学校,不念三民主义,不受国民党教育污染。”他还说:“世之有感于父女之情、忧患之书者,必将啼笑以视斯文。”

李敖写给李文的信每一封都以“亲爱的小文”开头,这80封信的内容皆以英文教学的趣事为主,每一封都有一个主题,比如这个礼拜讲“海外人鱼”,下个礼拜就讲“苍蝇的老婆最多”。

所有的信加起来,好像一本手写的百科全书。为了增加趣味性,每一封信李敖都尽量配上插图,切割得整整齐齐。

女儿李文曾这样评价李敖:“虽然我一直认为老爸不是一个适合有家庭和孩子的人,但一旦成为了一个父亲,他是投入了全身心的努力来扮演好这个角色的。”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李敖对李文的爱心和苦心,并非他常说的“只爱一点点,不爱那么多”!

李敖先生虽然走了,但是他的文字、他的思想、他对孩子的爱、他的教育方式却被留在了书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