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球运动,比你想象的更能锻炼孩子

作者:《时尚育儿》杂志 03-22阅读:4821次

说起篮球,我在憨憨3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拍球,4岁的时候开始带他玩篮球(运球+投篮),可谓是稍微有点基础的。可是等我看了教练教的东西后,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弱爆了!光是拍球,就有好多好多我们不太知道的门道呢!给孩子身体和大脑带来的神奇变化更是令人惊奇的。

文|憨爸(硅谷的一位工程师爸爸,专注于英语、数学和科学启蒙)

误区一、拍篮球是大孩子的游戏

很多妈妈会认为,拍篮球是大孩子的游戏,其实不然!美国这边的孩子接触篮球从2岁就开始了,篮球有专门的儿童款,根据年龄分为不同的大小。

误区二、拍篮球是男孩子的专利

篮球是绝对不分性别的,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拍球有助于训练肢体的协调性和手指的触感。我在教憨憨拍球的时候,刚开始他是用手掌去击球,就像拍皮球一样,啪啪啪的。对于皮球,这种方式可行,但是对于篮球,这样击球的话手掌会很疼。于是我就让他试着用手指去感知球,通过手指、手掌的牵引,对球形成一种缓冲,然后再用手腕的力量将球压下去。

憨憨多练了几次后,很明显能感觉到他的手指和手掌更灵活了,接球、拍球都会下意识的有一种缓冲的过程,而不是生硬地去迎球。拍球拍多了,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也随之加强,拍球很明显能有一种节奏感,可快可慢,他能自己控制节奏。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带憨憨参加的训练营女生也很多的原因,因为对于初期的篮球启蒙是不分性别的!

美国篮球那种拍球文化,能将拍球这么一个看似很枯燥的活动变换出很多花样。以前我教憨憨拍球的时候,他拍了几次就觉得很无聊,远比不上投篮那么有成就感。可是经过教练的训练,我感觉他一下子变化好多!

我总结了一下,6个拍球绝招可以让娃的篮球水平和对篮球的兴趣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质变!

●背后运球不同于身前运球,而是让球在身后,一只手拍过去,然后另外一只手接到。

●胯下运球这种方式是将两腿分开,球从胯下拍过去,然后另外一只手接到。

●胯下8字形绕圈拍球这种方式是将球从右后方身后通过胯下拍到左前方身前,然后再从左后方身后拍到右前方身前,就像一个“8”字一样在绕圈。

●胯下接球训练这也是培养胯下运球感觉的一种训练方式,一开始是左手在身后,右手在身前,在胯下夹住球,然后两手迅速翻转,变成左手在身前,右手在身后,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接住球。

●左右手交叉运球这个是左右手来回运球,球的运行轨迹成V字形。

●双手同时运球左右手各拿一个球,同时拍。这里面又分为:保持两球同一运行轨迹,也可以让两球的运行轨迹相反。

●肢体协调性的提高

拍球这项活动对提高肢体协调性非常有帮助,比如说双手运球,憨憨能同时控制两手的动作,而且把握两个球不同的节奏,这对他左右脑的平衡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再比如背后运球,因为看不见背后的篮球,他要事先估算篮球的运行轨迹,从而才能顺利接到球,这对大脑和肢体灵活性也是一次挑战。

●自信心的增强

以前憨憨不喜欢拍球,看到朋友拍球拍得好,他抢不到球,会觉得有些沮丧。可是经过训练后,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会主动跟他朋友挑战,玩一对一的单挑。在比赛的时候还时不时来个背后运球、胯下运球什么的,以晃过对手为乐。

再比如他甚至会指点我拍球的动作,拿教练教他的绝招来挑战我,我就会一边跟他学一边跟他比赛,因为有这种竞争的刺激,加上一种成就感,他更愿意去接受挑战、更多的训练,以便让自己的技术更加纯熟。

*本文系《时尚育儿》杂志约稿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妈妈圈微报——《时尚育儿》杂志旗下母婴app,最懂你的育儿灵感探索平台,为孕、0~6岁孩子的妈妈们随时随地提供试用、抢购、资讯平台,让新手妈妈的育儿生活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