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都有答案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宏子朗读音频
音乐:宋雨喆-老兽
片尾曲 木推瓜-钢铁是怎样没有炼成的
文︱尹建莉
一位家长来信,说上小学的女儿从学校商店偷东西,人赃俱在,据店老板说,她女儿以前还偷过店里的其它东西。当着店老板的面,孩子也承认偷过几次。
这位妈妈为此气得要发疯,她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要去偷东西,平时给的零花钱足够,想要什么也尽量满足。回家后质问孩子,孩子什么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地哭。
她气得真想把孩子打骂一顿,但因为看过一些文章,知道因为偷东西打孩子后果会更严重,导致孩子真的变成小偷,就忍住没打,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问我怎么办,我回答说,孩子绝不会无缘无故几次偷东西,一定是有个原因,相信孩子的内心是干净的,然后带着信任慢慢去和孩子谈,问清楚原因,也就是找到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对症解决就行了。只要你不把孩子看成坏人,孩子绝不会变坏。
很快收到这位家长的回信,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尹老师,昨天幸亏听了您的话没有打骂孩子,否则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原来,是孩子拿着前一天我给她买的便签本去商店里,那店老板(也是学校的一位老师)以为是在他店里拿的,当时就很凶,不容孩子辩解,让孩子承认是偷了他店里的东西。店老板还问我女儿这是第几次偷,孩子被吓坏了,说是第一次,其实她一次都没偷过。
老板不信,揪孩子耳朵打她后脑勺,并威胁说如果不承认就告诉所有人,还要告诉教导主任,不让她再上学了。小小的孩子被吓得只好承认以前还有一次。问以前偷过什么,孩子编不出来,就只能看看店里的东西,说出她最熟悉的一个玩具。然后店老板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去领孩子。
孩子当着小店老板的面承认偷了,我一个劲给店老板道歉,说回家后一定好好教育她。女儿吓得回家不敢跟我解释,一句话也不敢说。直到确信我不打她,听我说无论如何都能理解她时,才把实情告诉我。听女儿这样说,我相信她是被冤枉了。
为了证明事情原委,今天我特意去学校商店,找到了那个便签本,果然是我前面买给孩子的,能看出前面有撕过几页的痕迹。这个本子是出事的前一天她买的,那天晚上,我和她一起做折纸的时候撕了几页,我能认出来。这下又是人证物证全了,幸亏这个本子没有被别人买走。我万分庆幸当时没有打孩子,而是给您写信咨询。也万分庆幸证据还在,否则孩子真说不清,她会背着这个黑锅一辈子。这件事虽然结束了,我真是后悔后怕啊。
明天我将到学校找校长,让这位威胁并冤枉孩子的店老板兼老师的人给我孩子道歉,他根本没认真查验货物,也没耐心地问问孩子,就一把揪住,开始诬陷,逼得孩子说假话。也幸亏平时看了您的书,昨天保持了一丝理智,并得到了您的回复,才没有导致错上加错,否则真不知道孩子要承受多大的惊吓与委屈!
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向您这样的老师该有多好,还好,孩子的班主任也是很好的老师,一直都在鼓励孩子,知道这件事后的处理方式比我这个做妈妈的还要好。
再次感谢您,愿每一个像您和班主任这样的老师都能一切顺利、幸福美满!
看到这位家长的回复,我也非常欣慰。经常收到关于孩子偷东西的提问,这方面问题其实在我书中及公号文章中写过不止一次。孩子不一样,问题似乎都不一样,但背后的根源及解决思路都是一样的。这个故事,又一次告诉了我们这些:
1、坚信没有天生爱偷东西的孩子,如果没有诱因,不被长期错误对待,孩子没有兴趣去偷。
很多孩子所谓的“偷”不过是偶然事件,或出于好奇,或出于无知,或是被冤枉。家长首先要给出真诚的信任,相信孩子,这样容易了解情况,使问题简单化。如果你用半信半疑的口气和眼神对孩子说话,会导致孩子自我鄙视,更容易再犯错。
2、如果孩子真偷了东西,这无关道德,只是源于匮乏。
物质匮乏和心理匮乏,后者尤重,偷窃即是匮乏感引发的变态行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也会出现偷窃。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不打骂,少定规矩;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依自己家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不装穷也不充阔),让孩子经常感觉父母的宽容和爱,而不是控制,那么孩子根本没有兴趣去偷。
3、所谓“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因果必须有一个条件:坏家长——没有这个必要条件,这个因果不成立。
“坏家长”有两种:第一种是习惯用打骂解决问题,简单粗暴发生的地方,就是“偷窃”容易发生的地方。第二种是自己手脚不干净或爱占小便宜——只有这两种家长的孩子才会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自己不做坏家长,就不必恐惧孩子养成小偷小摸的毛病。
希望这几点对大家有用。感谢这位来信的家长。祝福每个人。
主播介绍
宏子,高中教师,团子妈。坚信育儿即育己,愿意不断学习、与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