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吼叫,娃越佛系,咋破?

作者:父母必读 04-08阅读:2516次

01

莉姐老公上班早,每天都是她送娃上学。常常是她把鸡蛋煎好,牛奶面包端上桌子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的娃竟然还没有起床!

闹钟已经响过两遍,她也去叫了一遍,而且是在确信儿子醒了之后,才去厨房里做饭的。可是,过了七八分钟,儿子依然躺在床上,一动也没动。她无奈地冲进儿子的卧室,朝他又吼了两声“起床起床!”,然后一把把他从床上薅起来。儿子带着满脸的不情愿,睡眼惺忪地去刷牙了。

莉姐这才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然而,过了几分钟,儿子还没来吃饭。莉姐到卫生间一看,发现他竟然在水池台子上摊了一本漫画书,正不紧不慢地一边刷着牙,一边欣赏着书里的内容。

“这个小兔崽子!”,莉姐心想“我都快爆炸了,他还悠闲得像没事儿人一样!”

要知道,在送儿子上学之后,莉姐就得折道去公司,若能早五分钟过去,高架就会松快很多,可是每每因为孩子磨蹭,自己总要被堵个十分钟,到公司也险些迟到,有一次急吼吼地,险些把高跟鞋鞋跟崴掉,这个熊孩子,怎么一点都不体谅妈妈呢?

最郁闷的是:自己越吼,娃咋就越佛系呢?!

莉姐实在没工夫多想,她一把没收了孩子正看得津津有味的书,把他推向饭桌。再耽搁,就要迟到啦!

莉姐在和我抱怨的时候,我深有同感,因为我也有一个佛系的儿子。

每次被他逼得心急火燎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朝他大吼,一开始,他的确在我的高压下会乖乖地去做事,然而后来,我却发现了他很多的小九九。

比如,吼他去弹琴的时候,他常常用不断地换书来搪塞我,先是《小汤5》,然后是《车尔尼599》 ,再后是练习曲……我一听他没音的时候,就问他在干吗?他总说,我在换书啊!

换一次书能换两分钟,也是醉了。

比如,吼他抓紧写作业的时候,他会在书桌抽屉里放一本《疯了,桂宝》,写着写着,就能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来。

再比如,他爸催他洗澡,让他找衣服,他竟然能够在地上先打几个滚儿,再玩一会儿他的玩具,然后姗姗来迟。

最后的最后,每一次都在我或者他爸突然怒气冲冲地吼到他耳边的时候,他才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全按照要求去做。

自然,带这样的孩子真的很累人!

我们也在反思,究竟是哪里不对了?我们的娃咋那么的佛系?

他总是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我们越吼,他越是慢吞吞的,和焦灼的我们全然不同!

我常常回想自己的小时候,爸妈只要一声令下,我是立刻去做,绝不含糊的,不需要爸妈歇斯底里,我压根儿就不敢造次,而显然我的孩子并没有遗传我的基因。

02

和研究儿童心理的表姐谈起这件事儿,我颇受启发。

表姐说,其实咱们教育孩子的时候,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他养成一种时间观念,而不是让自己变成他的定时闹钟。

但很多家长往往在“吼”的时候,都忘记了自己的教育初衷,而变成了气急败坏的情绪宣泄。

对于有些孩子,吼叫也许有点用,但也是暂时的;

而对于那种佛系孩子,恰恰是不行的,或者说,这种佛系孩子,就是我们用吼叫培养出来的。

当你的吼叫已经成了常态,孩子就会把你当做他生活中的一个提示器,却并没有把这个提示器深植心中。

假设我们把吼叫程度分为十级,开始你吼叫是三级,他会有点紧张,吼叫五级,他会更紧张一些。但是如果你以前曾经喊过十级,那么,在你吼到三级、五级的时候,他便会不以为然,知道还可以再耽搁一会儿。他在等待你的十级吼叫,然后他再开始行动,而这,对于家长来说是最悲催的事情!

而且有时候,娃的判断也许会失误,比如,你其实已经吼到了十级,但是他太贪玩了,并没感觉到,以为你还可以再飚个最高音,于是,你都要原地爆炸了,他却还是岿然不动,因为他在等待你的“最高级”。

你不来个最高级,他会觉得做得太早,没必要。再说,他在做让他自己放松和愉快的事儿,这么快就停手不做了,不是很亏吗?

而如果,大人们每次都去拼那个最高级,估计你的嗓子都要冒烟了,他依然云淡风轻,毫无感觉。

因为他们这样的“佛系娃”,很多都自带隐身衣和屏蔽仪,你吼多了,他就直接隐身和屏蔽,只留你一人在原地爆炸,他可不会玉石俱焚。

那么,你在吼叫的时候,和娃说的道理,他可能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这样的结果,可不是当初你要的啊!

03

道理是懂了,可咋办呢?

表姐的方法可以借鉴下。

首先,妈妈情绪稳定,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换句话来说,就是,你佛系了,娃才会真在乎了。

当一个妈妈朝着娃吼的时候,其实是在扮演一个统治者的角色,她要统御一切,要掌控一切,对于过于强压式的统御,懦弱的孩子会压哭压垮,逆反的孩子会直接对抗,而聪明的孩子会钻漏洞,咱们的佛系的娃,多半都是这种精明的娃啊!

而当一个妈妈“佛系”的时候,她就能潜心体会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比如莉姐其实是担心自己迟到,也担心孩子迟到,怕孩子养成拖拖拉拉的习惯。莉姐还希望孩子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吃一个定定心心的早餐,总而言之,她其实对于这个事情的暴跳如雷,都是被自己的这些潜在需求给逼迫的。

然而事实上呢?这些需求娃知道吗?娃认同吗?显然不啊!

而莉姐在懂得了自己的这些需求之后,就得想着如何能够得到娃的支持啦。

首先,莉姐可以和娃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需求,在得到他的理解和认可后,和他一起商定一个解决办法。如果孩子认为早上的时间不够用,自己不能那么快完成所有的事,那就把起床的时间提前一些。如果怕因此睡眠时间不够,那就把晚上睡觉的时间提前一些……(当然,刷牙的时候不能看书,3分钟要搞定)

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早上起床的时间就会很充裕。叫娃起床也不必那么急吼吼的了,而是可以轻轻柔柔地唤醒他,最好等娃坐起来之后,再去做饭,或者还可以用一个约定的小游戏来让他彻底清醒……

当然,在孩子习惯新的时间表之前,可能还需要经常提醒和他的约定。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莉姐每天早上的时光就会变得很轻松,孩子也能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上学了。

再比如我的娃,要想他自觉写作业,首先我得有一颗同理心,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诉说,看看他是怎么想的。这样其实是在扮演一个和娃平等的朋友的角色,让他感到我是要帮助他,和他一起分享好方法,共同面对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娃就会卸下防备,愿意聆听我的要求,也愿意接纳对他更好的帮助。

让娃知道后果,也给娃美好的希望,那么,精明的佛系娃怎么会不在乎呢?

“吼叫”是逼迫式的“强压”,而教育的本质是影响和感化,强压只能是暂时的手段,却不能是常用的方法,那么还是攻心为上,所谓“心悦”才能“诚服”,妈妈最重要的是要转变一下角色。

妈妈佛系了,娃才会接纳,坚持个一周、两周,甚至一个月、两个月,最后养成了好习惯,才是最圆满的结局。娃还小,一切都是可以塑造的,然而塑造的前提,是妈妈保持足够的心平气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没出招,就自乱阵脚,是最糟糕的。

江左梅娘,中学教师,专栏作者,微博:@江左梅娘2 公众号:梅娘说(ID:mns226)

好妈妈微学院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