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摔倒后扶不扶?你的态度决定他哭不哭

作者:米妈妈 04-12阅读:1129次

小孩子摔倒了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办?扶还是不扶?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不亚于女朋友和老妈掉进了水里先救哪个?像这种“世纪难题”真是难为死了宝爸宝妈们。


赞成扶的一方认为,这是关心、是爱、是孩子需要的心理安慰,况且孩子要是真的摔疼了不扶便是冷漠,扶则是给孩子以身作则。


而赞成不扶的人认为,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坚强、学会独立、摔倒了要靠自己重新站起来。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这些做法不可取

1、大呼小叫,惊慌失措

孩子都是家中宝,有很多大人见到孩子摔倒了,心疼到不行,焦急地赶紧上前把孩子抱起来,然后一直:“疼不疼啊?摔到哪里啦?要不要紧啊?”

其实宝宝刚学走路时不会太快,加上孩子不高,而且离地面也近,所以即使摔倒通常也不会很严重。若宝宝没有哭喊,我们就不要过于紧张。要知道,有时本来宝宝没事,被大人一追问,反而委屈害怕地哭起来了。而且有可能会影响孩子学习走路的信心。


2、怪地、怪门、怪桌子

宝宝摔倒了,都怪地不平;宝宝磕碰到,都怪桌椅硬……

即便这样能够更快的安抚宝宝的情绪,但长久下去,宝宝就会养成外归因、推卸责任的习惯。遇到挫折或失败都认为是“别人”的原因,而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如此,便无从成长。

3、坚决不扶,“没事”“不疼”

在宝宝摔跤的时候,有的妈妈会说:“不许哭,你可是男子汉,哭哭啼啼像什么话,不就摔了一跤嘛,自己站起来!”


这类妈妈觉得用类似的语言激励孩子,是想让他变得更勇敢。但对于宝宝来说,明明就是很疼。这样说,宝宝会觉得妈妈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的感受,反而哭的更厉害!


当宝宝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感,不敢表达、不会表达,这些负面情绪这将成为ta一生的负担。


宝宝摔倒了,可以这样做

宝宝摔倒了,我们大人看了都心疼,但这其实也是宝宝的一次自我成长,一个挑战,我们大人尽可以在能力范围之内,给与他们保护与支持,要是能让他们以此成长,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一:判断孩子状态

宝宝摔倒,可轻可重。

若宝宝摔倒后,流很多血,或有脱臼骨折,意识不清楚等严重情况,必须第一时间送医院,确保宝宝的安全。父母要注意抱孩子起来的时候,不要太急、太猛,给宝宝造成二次伤害。

当你判断确认宝宝没有任何问题时,可以不扶。有的宝宝可能因为有点疼又受到了惊吓而哭个不停,但几分钟以后如果他和平常一样能吃能跳,就不需要立即上医院。


第二:询问就是最好的关心


适当的给予关心呵护,在孩子自己站起来后,出声询问一下:“哪里疼?还能不能动?现在还疼不疼?”


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在,我是安全的”。让宝宝感觉到“妈妈是理解我、接纳我的感受的”。


也可以适时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说:“咱们快点起来去滑滑梯,去看小花吧”,可能孩子瞬间忽略摔倒这件事,连滚带爬迅速起来。


第三:事故回放,吸取教训


等宝宝情绪平复了,可以把他摔倒的过程变成故事,用幽默的方式演出来。如模仿他的声音:


刚才我手里拿了大盒子,心里只想着快点把积木拿来和妈妈一起玩,谁想没看到地上的火车,啪嚓,拌倒了!


宝宝看到妈妈摔倒,哈哈一笑,不仅情绪完全排解了,还学到摔倒的真正原因。然后妈妈再演一次如何清走地上障碍,顺利通过,孩子就知道下次怎么做就不会摔跤啦。


摔倒后扶不扶,看似是个生活的小问题,却是关系宝宝好习惯养成的大问题。

只要不是安全事故,摔跤就不是谁的错,我们大人不必自责,也不要去嗔怪孩子。


成长的过程,孩子需要学会怎么做更安全。父母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能促进他们运动、情绪管理,也能帮助他们养成勇敢、独立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