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说他家的孩子十分好胜,而且虚荣心很强,现在情绪起伏也特别大,一点批评一点挫折都受不了,这该怎么办呢?
这才几岁的孩子,怎么就能虚荣心强了呢?
我很好奇的,就请朋友详细说说:
原来这家的孩子从小练钢琴,妈妈培养得很用心,孩子也挺有天赋,年纪不大,就已经是各种钢琴比赛场上的耀眼童星了,在获得了各种荣誉和成绩的同时,也成为了所在学校和班级的荣誉形象人物和同学们的榜样、老师的骄傲。
但是妈妈现在明显发现了这一路参加比赛的副作用,孩子的好胜心越来越强,每当要参加比赛,孩子都表现的特别紧张,很在乎结果,一旦失利,情绪就会很长时间恢复不过来。
平时在课堂上也很好胜,不喜欢听到老师批评指正自己。
孩子越大,这样的情绪起伏也就越激烈。
妈妈说,其实平时看到孩子那么努力,看到他赢得荣誉,自己也觉得很骄傲,所以也说不出想赢想争第一,究竟有什么不好。
但是看到孩子承受力弱,尤其是爱听表扬的虚荣倾向,也确实让人担忧。孩子父亲说,在家里已经说尽了胜不骄败不馁之类的引导语,但是在真实的生活面前,一点用都没有!
我就忍不住想问这位朋友,你究竟为什么让孩子学钢琴?
妈妈想了想,说,我呢,也并非指望要让孩子以后做钢琴家,只是希望孩子能从小培养起一个爱好,有个特长,我特别希望孩子以后长大了,能像电影里的外国人那样可以弹弹琴,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享受一下音乐,这样就够了。
这位妈妈的愿望啊,或许也是许多学琴家庭最初的,也是最大的愿望吧。
毕竟大家都知道,能成为一流艺术家的比例太小,对大多数人而言,能够享受音乐,提高修养,才是学习的最大目的。
但是我们如此美好的心愿,你的孩子真的收到了吗?真的实现了吗?
或者换句话说,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够享受音乐,那为什么在实际的过程中,孩子们最大的成就感,最深刻的体验反而是来自获得荣誉的喜悦呢?
在我看来啊,能不能获奖尚在其次,一个孩子所在的家庭所反映出来的单一价值取向,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孩子去参加才艺比赛,在比赛中,接受考验最多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
如何在培养孩子才艺过程中给予正确教育引导,让家庭教育不要走偏,才是父母最大的挑战。倘若没有足够的信念定力和教育能力,父母就特别容易完全进入到比赛的情景当中。
赢了说明孩子优秀,大家很高兴,孩子输了,说明孩子不够努力,父母失望。一旦赢了,家长旺旺会鼓励孩子再接再厉,不要松懈。而一旦输了,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不要气馁啊,想用失败乃成功之母之类的格言来教育孩子。
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比赛输了就等于不好吗?
那如果比赛输了,但是孩子如果跟自己以前比,有了进步,有了新的感悟,算不算好呢?
反过来,如果比赛确实是赢了,但是其实孩子只是吃老本,没有进步,那算不算是浪费时间呢?
有很多收获,根本就没办法比也不需要比的,那又怎么算呢?
所以孩子的学习和孩子的成长,却比孩子输赢要丰富得多,当父母的价值取向只围绕着大家参评的结果来展开的时候,教育的维度瞬间就变小了,孩子的世界也就瞬间消失了。
如果孩子的世界里只有输赢,那岂不是意味着大多数人都得经历诸多痛苦,不断的去奔跑,不断的忍耐吗?
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们厌学就算不错了,哪里还有美感可言?
生活和学习本身其实是多维度的,我们何苦要如此画地为牢,让孩子生活在痛苦之中呢,因此,如果一定要参赛,父母就要万分留心,一定不能让比赛绑着跑。如果一个孩子花了那么多时间,却还没有真正学会享受音乐,没有真正爱上艺术本身,那么无论今天多么风光,就教育而言,都是失败的。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莫扎特,齐白石,或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但是我们绝对有机会去感受艺术,感受美,去获得艺术的滋养,可以学会去听,学会去看,评论和赏析,因此家长啊,应该多从孩子感受出发,去认可鼓励,无论如何,都不要紧长的问孩子,今天老师表扬你了吗?同学们表现怎么样?你现在在班里排第几呀?这样的话,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你这段时间的练习有没有尽力觉得辛苦吗?又有哪些开心和有趣的地方?有哪些新发现,这些最真实的体悟才是教育的核心,才是对生命最有价值的东西!
家长也要明白,参与竞争是生活中必然会出现的命题,而竞争和评价的本质意义是通过对比,让孩子更真实的面对自己,只有这样,孩子才有能力去汲取比赛带来的正能量,孩子才有可能真正,不骄败不馁。
今天孩子们在学习中的种种困境,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成年人没能给孩子这样的环境,成就更多元化,更具力量的价值观。因此,必须从我们家长的观念开始改革,让我们一起放下原有的观念,将更加丰富的价值观进入到家庭教育中去,重新感受学习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