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不是过分的满足,而是合理的“苛刻”(一)

作者:我来解读她的心 04-17阅读:5541次

今天我逛超市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声撒泼的震天吼:我不!我不!我就要薯片,我不要其他的..

我转过头,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坐在地上哭闹着,身体挡在妈妈手推车前行的道上。妈妈压住自己无奈的声音尽量安抚他:“宝贝,站起来!赶紧的!我们已经买了很多零食了,你不能每天都吃薯片啊..”

话音刚落,小男孩开始不依不饶地摇晃妈妈的手推车,一直发出哼哼唧唧的埋怨声。周围有几个人在挑选商品,看得出妈妈很尴尬,却一直压低声音保持着冷静,她说:“那行,今天买了,那咱们要等下个星期再买薯片,你同意不?”

小男孩站了起来,含着哭腔,貌似委屈地说:“Yes"..之后妈妈便伸手给他取下一袋扔进了购物车,同时不小心碰掉了货架上的另一包薯片,刚好掉在小男孩跟前。妈妈想图个方便,说:“你能不能帮忙捡起来?”小男孩绕过手推车走到妈妈身后说 “你去捡吧.."

此时,周围的人选好自己的东西都默默走开了,都不想打扰这混乱而又让人失望的场面,给了这对母子一些空间、一点尊重,想必当时这位妈妈是无奈而又失望的。

短短几分钟的闹剧背后,不知小男孩是在怎样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让他如此任性。这种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不可能是突然形成的,是养育他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给予的语言以及行为上的引导,很大程度上是养育者自身性格与格局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好些朋友经常给我抱怨:“孩子不听话,很难管教怎么办呀;不管说什么都要反着干,即使千方百计为他/她好也无济于事;凡事都得他/她说了算,不然就生气耍性子,全家人都得绕着转,谁不答应就不喜欢你了,从来也不替我们想想,怎么就不懂得感恩呢,经常感觉到心累、无奈;这些年来每天辛苦付出,全身心为了孩子的将来在努力、在折腾,想不到等孩子慢慢开始懂点事了,却变成了“白眼狼”;现在还小都这个样子,以后长大了还怎么得了?!”

其实很多事情讲道理和抱怨都是没有用的,也许可以缓解一时的心情不快,却不能真正改变局面。我们要做的是深度思考,找出其内在的原因;要学习和借鉴好的经验做自我反省;然后给自己列出教育孩子的完整计划,从此坚定不移的为改变孩子做努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前花了多长时间教育错了孩子,那么之后也该花多长时间去把孩子引导回来...因为形成坏习惯容易,养成好习惯却很难,但是当父母意识到孩子养成坏习惯时,就要及时的为孩子的改变做准备。

欢迎大家评论转发(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