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以前必须要立下的4条规矩!受用一生

作者:希希妈妈 04-18阅读:1982次

可能大家小时候都听过家长对你说的一句话:

“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这件事你必须听我的。爸爸妈妈是不会害你的!”

所以当我们长大了,有了小孩后。我们希望给自己的宝宝充分的自由,希望他们可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希望她们和我们一样,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家长替他们决定。

但是,如果家长一味地纵容自己的孩子。

“只要他喜欢就好”、“孩子高兴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规矩长大了孩子自然就懂”……如果孩子每天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容易变得自私、没礼貌,甚至是叛逆。

科学研究发现,6岁前的小孩子正处于发育期,如果在特定环境下没有一些特定的规矩来约束他,孩子容易为所欲为,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也将有非常大的影响。

可能有一些规矩会影响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的空间,但是下面这6个规矩是必须要给孩子立的!

规矩一:不能有粗俗的行为

孩子有什么具体的行为才算粗俗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李臻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跟其他小朋友抢玩具或者吃的,其他小朋友不给他,他就骂小朋友:“你要是不给我,我就让我爸爸来打你!

像李臻这一类的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情;稍有不顺自己的想法就会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就是粗俗的行为。

熊孩子

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现了像李臻这样的粗俗的言行,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教自己的孩子呢?

1、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

家长要态度肯定,非常明确地告诉他:“李臻,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鲁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

2、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在这样的环境中,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寻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这时候也要适当地给他鼓励,并给他立下这条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规矩二: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在孩子小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办法区分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只要是自己喜欢,就一定要得到。

其实家长在这方面也有很不好的示范。

比如,有一些妈妈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这句话:“爸爸的东西是我的,我的东西还是我的。”

李臻经常听到这句话,所以他总是说:“妈妈的东西是我的,爸爸的东西也是我的,我的东西都是我的!”

只要李臻看到爸爸妈妈把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李臻就会大哭起来。

孩子

很明显,像李臻这样的宝宝是非常缺乏自我意识的。

那么家长可以拿着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告诉他:“这一件是你的,这一件是爸爸的,这个是妈妈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等孩子已经能清楚地分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的时候,家长也要刻意地多给孩子提问:“这是你的吗?”让他独立地进行判断,并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规矩三: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6岁以内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玩玩具的时候经常喜欢乱扔玩具,玩厌了就自己离开了。

最后随手可见的垃圾都是有家长帮他收拾。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都会觉得:

“孩子太小啦,怎么可能会自己收拾呢?不如自己收拾了更加省事一点呢!”

其实3-6岁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收拾东西。

各位家长不妨给孩子立下规矩:每次玩完之后都要自己收拾玩具,写完作业要收拾书桌等等,让他学会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规矩四:“家里是不可能有小皇帝/小公主的!”

现在的家庭,如果讨论家庭地位的话。基本上都是“孩子第一”

1、饭先给孩子吃

2、水果先让孩子挑

3、电视先让孩子看

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一味的谦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长大后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哟!

小孩子

要改变家里的“皇帝”“公主”的坏习惯,家长们首先要起带头表率的作用。

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并且时时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

1、吃饭的时候,妈妈先到饭桌前就先吃,如果孩子总是不来,那就让他尝到没有菜吃的后果;

2、刷牙的时候谁先到洗手间就先刷牙……这样慢慢地,帮助孩子形成“先来后到”的习惯。

老人们常说一句话:“6岁看到老”,意思就是说:6岁前的孩子是可以再教育的,6岁之后孩子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

所以家长需要特别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遵守规则、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关注我的一点号,每天学一点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