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孩子跌倒了哭闹家长就赶紧安慰,可是越安慰孩子哭得越厉害。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孩子的情绪跟随大人的态度
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表达情绪的能力。他们只知道难过就哭,开心就笑。尤其哭最能牵扯家长的内心。因此,哭成为了孩子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孩子受挫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怎么面对这种情况,他们经常在愣了一下之后立马哭泣,家长立即循声赶来安慰,这个做法让孩子感觉自己刚经历的事情很严重,自己的情绪必须要反应的更为激烈,才能让家长感觉到自己的委屈。
与之相反的也有家长采取漠视的处理方法,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孩子独立勇敢的性格,这种方法也不对。培养出来的小孩会没有安全感、冷漠。
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倾听孩子的想法,适当给予安慰和鼓励。例如孩子磕到了,家长可以说:“宝宝不哭要勇敢,爬起来就好了。”这样,孩子会接受到家长的暗示,并告诉自己:“勇敢的宝宝不能哭鼻子。”
二、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大多数人认为孩子的叛逆期是只处于青春期。其实不然,在孩子三岁左右就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他们有了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认知能力,会不断的探索世界、试探父母底线。
他们会跟父母反着来,父母越不让做的事情,他们越要做。
这个时候家长不能一贯的用哄的方式去处理,要帮助孩子学会表达正确的情绪,可以使用讲道理等方式来进行引导。
三、教孩子调控情绪
1、让孩子适当表达自我情绪,让孩子学会在适当的场合表达适当的情绪。
2、告诉孩子情绪应当如何表达,不是一味地哭闹,而是要有自己的字体语言。
3、家长不要用“冷暴力”或“宠溺”去应对孩子的情绪,要让孩子合理的发泄情绪。
4、陪宝宝阅读关于情绪方面的童书。
齐丽娟有话说:
孩子在三岁左右就要开始学习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和意识。家长在这个过程要很有耐性,不要对孩子的情绪表示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