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先严后松”or“先松后严”?

作者:全国婴幼儿早期教育考评管理中心 04-23阅读:2476次

后台总有一些家长咨询具体的教育问题或方法问题,很少有人跟我讨论教育孩子的“大政方针”,即决定家庭教育全局的“战略问题”。

培养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且相当复杂;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犹如打一场“持久战”。要获得成功,不仅要重视解决具体问题的“战术”,诸如以身作则、方式方法、理智施爱等等,更要重视决定全局成败的“战略问题”。

比如,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整个培养教育过程中,是“先松后严”,还是“先严后松”?这就是教育孩子的“战略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从孩子一出生甚至尚未出生时家长就应该考虑,做到心里有数。

孩子从一个软弱无能、无知无识、不能独立生存的新生儿,一直长到十八九岁进入成年,在这个过程中身心各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知识丰富了,能力增强了,生活经验增多了,自觉性增强了,能独立生存了,和成年人的关系以及对待成年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切,要求家长必须随时调整对孩子要求和管理教育的宽严程度。

1

是“先松后严”好还是“先严后松”好?

所谓“先松后严”,就是小时候不怎么管教,放任自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管得越来越严格;所谓“先严后松”,却与此恰恰相反,小时候管教得很严,随着年龄的增长,管教得越来越松。究竟哪种“战略”更好呢?

在我们中国,有些做父母的,特别是有些爷爷奶奶,对小孩子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舍不得严格管教,任其自由发展。其理由是:“孩子还小,不太懂事,管教也没用;等长大懂事了,再管也不迟。”这是典型的“先松后严”。

另外一些做父母的,则主张孩子小时候要严加管教,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随着年龄增长,逐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由发展。这就是典型的“先严后松”。

在过去,日本、英国的家庭习惯于“先松后严”,而欧美其他一些国家则主张“先严后松”。

究竟哪种“战略”更好呢?评价家庭教育的“战略”好不好,主要看是不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是否有利孩子的身心发展。与孩子身心的发展合拍,能促使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就是好的;反之,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与孩子身心的发展相“扭八”,引起孩子抵触,就是不好的。

2

“子弑父”的惨痛教训值得记取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曾经列举过这样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从前,有一位富翁,年近五十方得一子。小儿子就像是无价之宝,他成天乐得合不上嘴,迁就放任,不管不教,任其为所欲为。儿子到四五岁的时候,一不高兴就张口骂人,动手打人,简直是强横霸道无所不至。父亲总觉得他年纪还小,不懂事,不认真管教,敷衍两句拉倒。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恶习不断膨胀,胆子越来越大。到了十七八岁,竟然常常偷他父亲的钱,到外面去赌博,一掷千金,毫不介意。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觉得再不管就不行了,于是当着众人的面,把儿子大骂了一顿。那儿子不但不怕,反而破口大骂他的父亲:“你这老东西,该死不死,还要骂我。你当心点,我迟早要弄死你!”

父亲听了儿子这浑话,气得浑身直发抖。心想:儿子的浑话虽说是在气头儿上说出的,也不能不防。当天晚上,他把一只小斗桶放在铺好的被窝里,就像是有人在睡觉。他则静悄悄地躲在床后边,屏息着气,看他儿子的动静。过了不到一刻钟工夫,只见儿子轻手轻脚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进屋来,手里提着一把锃亮的大斧头,一到床前,便怒气冲冲地举起斧头,狠狠地向床上的被窝乱砍一通。只听“啪”地一声,小斗桶粉碎了。儿子以为是父亲的脑袋被砍碎了,丢下斧头,便仓皇逃走了。

光阴似箭,一晃过去十多年,富翁已有八十多岁,老婆已经去世。暮年孤独,苦不堪言,睹物兴怀,悲感交集。虽恨儿子无良,但仍旧希望儿子脱胎换骨,改邪归正,重新回到身边来。

有一天,老人家正在桑园里独自散步,忽然有一年逾三十的农夫朝他走过来,说:“老人家,请你把这株老桑枝弯过来。”老人说:“老弟!你开什么玩笑啊,老桑株哪里还能弄得弯?”那农夫说:“不错,不错,桑枝要小弯,儿子要小教。”老人家听了这句话,不禁顿触旧恨,悔恨不已,珠泪点点,泣不能抑。农夫又对老人说:“你仔细看看,我是谁?”老人上下打量,细细端祥,眼前不正是自己逃命在外的的儿子吗!父子二人久别相认,百感交集,抱头痛哭。

“桑枝要小弯,儿子要小教。”老人和儿子都从切身经历中明白了这个道理,“先松后严”的“战略”是错误的。

3

“先严后松”有利于建立家长威信

家长的威信是顺利教育子女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孩子小时候一般都对父母很崇敬,家长的威信是比较容易建立起来的。从孩子小时候起,家长就有较高的威信,以后的管理教育就会比较顺利。

过去,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是“先松后严”。宋朝袁采在他的《袁氏世范》中就曾指出过,在孩子小时候,中国的父母往往是放任自流,任其为所欲为,有错误不批评孩子,反而指责、批评别人,这叫做“曲爱”,即溺爱;而当孩子长大以后,则“爱心渐疏”,抓住孩子的一个缺点就大作文章,有时孩子根本没什么过错,还吹毛求疵,这叫做“妄憎”,即过分地苛刻。这样做,肯定会引起对立,绝不会有教育的主动权。

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应该使子女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如果你希望你的儿子过了儿童时期以后仍旧服从你,你便要从他刚刚知道服从,知道自己是归谁管教的时候起,立刻树立起做父亲的威信。”

当时英国许多家庭对子女是“先松后严”。对此,他持反对态度。他说:“我觉得大家对待子女的方法很不正确,子女幼小时候,他们一味放纵亲狎,一旦子女长大成人,则又对之声色俱厉不去亲近他们了。自由与放纵对于儿童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他们遇事没有什么判断的能力。”

等孩子长大了,有了理智和主见再去专制或严厉,就会引起子女的极大反感。因此,他主张“先严后松”。

他说:“假如他们年龄渐长,能够运用理智之后,管束就应照他们所应受的对待渐渐放松,父亲的脸色更加和蔼,父子间的距离便渐渐缩短,那么父亲以往的管教便反而可以增加他们的敬爱,因为他们知道以往的管教原是爱护他们,使他们值得受父母的爱抚和旁人的尊重。”

4

“先严后松”有利于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小时候,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很差,感受能力却很强,若及早加以培养训练,就比较容易形成良好习惯。即或是有一些小毛病,也容易纠正。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放松,良好习惯有“惯性”,会继续发挥作用,制约孩子的言行,一般不会出现“越轨行为”,因为“习惯”已成“自然”。

如果小时候太放松,任其为所欲为,很容易养成不良习惯,长大了再想严加管教,坏习惯亦成“自然”,那就难以纠正了。正如明朝王阳明所说:“良师益友不能劝勉,醲赏重罚不能匡正矣。”不仅效果不好,如强行纠正也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使父母子女之间产生隔阂。

宋朝司马光曾在《温公家范》中,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刻的分析。他说:“人之爱其子者,多曰儿末有知耳,侯其长而教之,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日侯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

这是说,孩子小时候不管不教、娇纵溺爱,一般是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管教无用,等长大再管教也不迟。这就好比树小的时候不去修剪,任其自由发展,长得歪歪斜斜;而到长成合抱之木,再去修剪,能不费极大的力气吗?又好比打开鸟笼把鸟放走,解开马缰绳把马放跑,再重新去捕捉,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哪如当初就不打开鸟笼,不解开缰绳更为省力呢!

5

“先严后松”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趋势

“先严后松”适应孩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趋势,易于为孩子接受;而“先松后严”则违背了身心发展的规律,易引起孩子抵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不希望父母对他们像小时候那样事无巨细严加约束,遇事愿意独立分析、判断、处理、解决。随着年龄增长,逐步放松管教正好符合了他们的心理要求;同时,也有利于促使他们走向成熟。

逐步放松管教,放手让孩子独立分析、判断、处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和信赖。当孩子体会到这一点以后,会更加自尊、自重,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谨慎从事,不让父母失望。这样做,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比较和谐、亲密,孩子的心情舒畅,也更加尊重、爱戴父母,遇事会主动和家长商量。

“先严后松”的“战略”,恰恰与孩子身心成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是合拍的。“合拍”就是协调,协调就能促使孩子长足发展。这就像放风筝那样,起初,要拉紧线,不拉紧飞不起来;当风筝飞起来以后,就可以逐渐放松一些,任其在天空自由翱翔。这正适合他们独立自主和摆脱成年人约束的要求,有利于发展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有小时候良好的基础“垫底”,长大后逐步宽松,一般不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比较严重的偏差。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