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做难题,容易的题却错很多?父母有可能做了一个错误引导

作者:家有男孩 05-05阅读:4613次

家教智慧

有一位家长留言说起这样一个细节:孩子一回家就兴奋地对我说:“妈妈,妈妈,我们今天的数学考试,两道最难的题我们班只有我全做对了!”我当然很高兴,当然也有点担心,以往他都先说好的东西,再说不利的东西,于是问他:“难题会做!其他题做得怎么样?”儿子小声说:“前面的选择题有几个错了,计算也有两道错了,是我马虎大意了。不过,那些题都很简单的,没有什么含金量!难题能做出来才算本事呢!”我一听,就知道孩子老毛病又犯了,每次考试别人做不出的难题他一定要做出来,可是一些简单题他绝对会马虎,丢分不少,所以成绩总是中不溜秋,八九十分。我就想问:为什么难题孩子能做出来,简单的题反而丢分呢?而且这种情况好像成了他的一个惯性,这样下去肯定不行,该怎么办才好?

谢谢这位妈妈提供详实的案例尤其是对话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是面对孩子在交流对话,这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是有帮助的。

也许,孩子的想法很简单:简单题没有挑战性,所以没有用心做。结果由于轻视,反而是简单题马虎丢分,比难题得的分数要少得多,从应试的角度也是不合算的。

有一些孩子确实具有这样的特质,喜欢做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开拓者很多都是这一类型的人,不过,前提是他们都扎扎实实打好学习的基础,没有任何成就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只做难题就能成功的。父母和老师对看起来聪明的孩子特别疼爱,只要孩子做对了难题,即使简单题出错,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关照一句“以后不要再马虎了”。这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轻视简单题的心理,最后有可能导致难题和简单题都会失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心理学告诉我们,缺乏动机会造成孩子平时学习的马虎。简单的题目无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而难题做对、做好后,能够赢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关注以及父母的夸赞,大大满足了孩子的成就感。难题能够激发学习动机,孩子做题的时候就愿意把精力集中在难题上,而且一开始可能家庭在引导时注重了“做难题,是个聪明孩子!”

收到这种“做难题,有奖励”评价的引领,有些孩子做简单题马虎的问题一直难以消除。

发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妈妈惯用的手法是:批评和提醒。然而,有的父母发现批评和提醒对“轻敌”的孩子作用不大。

因为孩子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意识,难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往往拿到试卷先看难题,弄半天解出来为止,时间也就过去很多,剩下的基本来不及。造成这样的结果,是由于老师和父母在孩子刚开始出现这样问题的时候,只看到了孩子做对难题的聪明劲,却没有进一步要求孩子比较均衡的做题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方式。想要改变这样的孩子,与其浪费口舌批评和提醒,不如老师和家长达成一致、统一口径,减少对孩子的表扬,并且给孩子提出硬性的指标,让孩子经受适当的打击。

孩子年幼时也需要适当的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