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跟随林巨老师学习无分别的爱四年有余,“无分别的爱”认为生命所有的思想、行为、反应,都是健康的、自然的、合理的、不好也不坏的、自然而然的、符合人性的。在陪孩子读童书的过程中,经常越读越有滋味,不禁感叹这就是无分别的爱呀,于是就有了用无分别的爱来解读童书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其中的教育智慧吧!
本期解读:《青蛙和蟾蜍 好朋友》之《春天到了》
有一套深受大人和孩子喜爱的童书叫《青蛙和蟾蜍》,讲的是青蛙和蟾蜍的故事,大人喜爱是因为里面蕴含着哲学思考和教育智慧,孩子喜爱是因为看到了自己。
故事太多,我们先从《青蛙和蟾蜍好朋友》之《春天到了》开始,春天到了,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春天到了,青蛙很兴奋来找蟾蜍一起玩,可蟾蜍还在睡觉呢。青蛙各种游说,蟾蜍各种不搭理。最后,青蛙和蟾蜍竟然一起愉快地去游玩了。
故事一旦开始,就有无限多种可能,每一种可能代表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每一种处理方式代表着背后不同的心理诉求。我们可以把自己置身其中,看看我们自己版本的故事会如何演绎。
有一种喜悦叫:我热情分享,你积极回应
青蛙迫不及待地来到蟾蜍家,想跟蟾蜍分享他的喜悦,因为春天到了,可以一起出去玩了。
春天如此美好,我们可以一起在草地上蹦跳,在小河里游泳,青蛙如此兴奋地跟蟾蜍描述这么美好的场景时,蟾蜍的回应只是“瞎扯”、“我不在家”、“走开”。这样的回应有点儿伤感,会让我们高昂的情绪瞬间跌入谷底。
当一个人跟我们分享他的喜悦、他的快乐时,我们会是什么反应,其实取决于我们那个时候的状态,我们处在哪个频道。
但是分享的那个人呢,肯定是想让我们立即配合他们,能够表现出比她们还喜欢那就更完美了。就如同青蛙,跟青蛙分享时一定是带着期待的。
我曾经也像青蛙那样,想把好东西分享给孩子,让孩子尝试各种在我看来有意思的东西,但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并不多,在去参加活动之前说不想去;去了呢,觉得没意思,自己趴在地上玩;嘴上还说着,这些活动太没意思了。
总之,各种状况都有。同样,孩子有很多时候想跟我分享他喜欢的东西,也有很多时候,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就这样,交流错位,每个人都想保持自己的节奏,呆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我们热情分享时,对方没有积极响应,似乎一切都变了样子。
天呢,我带你去体验如此美好的东西,你却用这种方式来对待我,当蟾蜍再次蒙头大睡的时候,青蛙着急了,“你会错过一大堆好玩的事情”,蟾蜍依然是我要睡觉,你等到五月半再来叫我吧。
青蛙说我就会孤孤单单的一直到那个时候啊,这是多么无奈的回答啊,只想得到对方的回应,因为只有回应,我们才能想要的快乐才能得以继续。
青蛙的心理变化过程,说起来很有意思,我有好东西要分享给你,我是为了你好啊,你却不领情。
回到现实中,我们希望孩子上个兴趣班,比如学习一项技能,我们认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乐趣,会交到朋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有利无弊的事情,可是孩子就是没有兴趣。
我们会感受到什么,我们是愿意尊重孩子的意见,放弃这个希望,还是继续游说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表情、我们的心情,映射出真实的我们,你这样是绝对不可以的,你没有这项能力就是很差的,你会被社会淘汰,无法和别人竞争,如此等等。这个时候,我们是真的想让孩子享受乐趣,还是我们内心的恐惧出来了。
青蛙说你会错过很多好玩的事情,他想用这个办法来吸引蟾蜍,可是蟾蜍依然不为所动。
什么是界限,在这里就很好地体现出来了,这个东西很好,我想跟你分享,可是你却不能跟随我。
下一步是尊重,还是威胁。在这里,和我们日常的剧情不同,你必须,你应该,没有出现。蟾蜍再次睡觉的时候,青蛙说我就会孤孤单单的一直到那个时候啊,青蛙道出了自己的真正欲望。
现实中,当我们面临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情绪?因为我们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表面看来是为了孩子好,是希望孩子如何如何,而实际上呢,希望就是要求,是孩子一定要满足。
我们不断对孩子提出要求,当孩子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的时候,我们会落空,而这种落空会让我们内心非常痛苦。
但我们不愿意面对这种痛苦,于是就用我们常用的语言、情绪来表达对孩子的攻击。
有一种智慧叫:我很好,你也没有问题
青蛙会怎么处理呢,他有沮丧,但没有生气、没有指责。蟾蜍不是说让他五月半再来叫醒他嘛,青蛙把日历撕到了五月,然后让把蟾蜍叫起来,告诉他已经到了五月半了。
青蛙的智慧在于他很清晰自己的欲望,他就是想让蟾蜍陪他一起玩,青蛙为实现自己的欲望努力,他对蟾蜍的行为没有任何评价,这太难能可贵了,此刻心依然是平静的,静能生慧。
智慧就是,你很好,我也没有问题。你有你的需求,我有我的欲望,我们会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来满足彼此。
于是,青蛙使用了点小伎俩,告诉蟾蜍现在已经五月了,蟾蜍一骨碌爬了起来。
我很喜欢蟾蜍,可以如此坦然地睡觉,反正不管你说什么,我就是要睡觉,即使我看到了明媚的阳光,我依然要睡觉,因为我没睡够。
此刻,睡觉是我最想做的事情,蟾蜍没有带着怨气来满足青蛙。
而此时,青蛙和蟾蜍都是放松的状态,放松状态下的交流才是真正的交流,彼此可以表达真实的自己。
青蛙的小伎俩真的可以骗过蟾蜍嘛,是蟾蜍真的很糊涂,不知道时间,还是他基本被满足(又睡了一觉)后,他愿意满足青蛙了。这就是俩人之间的默契吧。
在我们和孩子的交流中,如果能保持这种觉知,该会多么美好呀,我很好,你也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一种默契,我愿意满足你,你愿意满足我。既满足自己,又满足对方。
有一种境界叫:我有我的节奏,你有你的步伐
青蛙和蟾蜍的互相满足,一种很高的境界,彼此尊重对方的节奏,给对方时间来适应、调整,不是强行发生,是彼此心与心的沟通。
当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我们能清晰地看清自己的想法,看见自己的节奏,就能明白孩子也会有他自己的节奏,事情就会有不同的结局。
无分别的爱认为:孩子所有的思想、行为、情绪、情感、欲望…….都是自然的、健康的、合理的,只是想告诉大家:
在所谓的“教育”展开之前,我们要问自己,我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和信任孩子。
我们所谓的“爱”“耐心”和“包容”,是否真的足够,真的是从孩子的角度,真的放下了成人的自以为是?
我们的心,是否真正和孩子的心在一起?是否真正在帮助孩子姐姐孩子与他自己的心的关系呢?
根本上,孩子所有的思想、行为、情绪、情感、欲望……都是自然的、健康的、合理的,是要我们做到最高程度地尊重、理解和信任生命。这是一种境界,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节奏。
当孩子、爱人、朋友跟我们分享喜悦的时候,又或者我们是那个分享者,我们应该是一种什么态度呢,如果别人热情分享,我们无法做到积极回应,那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不评价,彼此尊重对方,知道我有我的节奏,你有你的步伐,事情就会截然不同,结局也会如“春天到了“这个故事一样,很美好。
最重要的那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无分别的爱的生活方式,在我们的生命里流淌,有境界,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