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一些家长留言问小康君:
“
宝宝什么都懂,但就是不爱说话,该怎么办?
遇到这样的提问,小康君一般都会反问家长是否存在以下几个因素,如:
1
家长少言寡语或语速过快
宝宝学说话必须要有适当的引导,如果家长这方面的意识较差、不爱说话、和宝宝交流太少,又或是说话太快,宝宝听不清听不懂,没有给宝宝足够的示范与鼓励,那么宝宝开口晚、不爱说是必然的。
2
对宝宝有求必应
家中有了宝宝,大人肯定会细心照料,甚至宝宝一个眼神就知道孩子是饿了、困了、累了,还是想要便便了、想玩玩具了,然后马上给宝宝弄得妥妥的。但这样对宝宝的语言发展并不利,因为你根本没给他/她表达的机会。而宝宝无需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自然会使学说话的动机受到抑制。
3
过早接触电子设备
随着智能手机、智能电子设备技术的迅速进步,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度逐步提高,停留在手机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导致宝宝从一出生就被各种电子设备包围,失去与家人之间的交流与应答。
所以,想要宝宝能够健康成长,首先低头族家长就要做出改变,减少宝宝接触电子设备的机会,控制宝宝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多多陪伴宝宝,和宝宝说话、读书,这样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才能健康的发展。
4
家长过于心急
有些家长教孩子说话没一会儿就不耐烦了,甚至会训斥宝宝:“你咋这么笨啊,这都学不会!”
要知道宝宝的心智远未发展成熟,小心灵更是脆弱敏感,若自己都没能给宝宝做出正确示范,还频频给宝宝施压,只会起反作用,让宝宝产生心理负担。尤其是一些心急的家长,这种情绪会导致孩子也跟着急,于是越急越说不出来...
5
家长嘲笑宝宝发音
很多宝宝刚开始学说话时,发音不标准(尤其是家中有人说方言的情况下),家长听到后便以此为乐,嘲笑宝宝,导致宝宝自尊心受到伤害,慢慢地也就越来越不爱张嘴说话了。
想要改变这种现象,家长就要尽量说普通话并放慢语速,那么宝宝听清了自然就能说准,也更愿意用语言来表达。
6
患儿童孤独症(自闭症)
患有孤独症的儿童,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这是最不幸的一种情况,当然它的发生概率很小,但很小并不代表没有,家长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必惊吓自己。
如果宝宝只是开口说话晚,但能与人进行交流,比如可以目光对视、表情丰富、逗他也会正常笑,分得清远近亲疏的关系,这就是正常的。可如果情况相反,家长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特别强调
若排除了以上6种因素,宝宝不愿说话或说话晚,就需要就医检查一下宝宝是否存在听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发音器官发育异常的可能。不过大多数宝宝不愿开口或说话晚都是教养环境,也就是语言刺激太少导致的。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说话?
如果宝宝说话晚和听力、智力无关,家长就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1
注意和宝宝说话的方式方法
◆ 语言要简洁,语速要慢,重点突出,不要复杂,每一个字都要说清楚;
◆ 表情、动作夸张有趣,与孩子互动,尽量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 家长多做示范,可以用实物、图片、动作、表情、文字来引导孩子说话。
2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家里,家长要多讲话,让宝宝多听听是怎样表达的,要知道,宝宝的进步都是靠模仿和学习。
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时间不用太长,每天十几分钟即可,但是一定要坚持),把宝宝抱在怀里,一边和宝宝看图画书一边念给宝宝听。这些规范化、具有韵律且优美的语言会在宝宝的大脑里形成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渗透,虽然宝宝不能完全理解意思,但能帮助宝宝逐步建立语言方面良好的品位。
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宝宝,家长可以重复书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复述书里的一句话,再大点的宝宝可以让他复述书里的故事,以此来练习宝宝倾听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抓准每一个机会
随时随地抓住一切机会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如当孩子注视一个物品或参加某个活动时,或在游戏中、在音乐中、在马路上、在公园里……都是训练孩子说话的好机会,告诉宝宝“爷爷在过马路、奶奶在浇花、这辆汽车开得好快”等等。
4 让宝宝多接触小伙伴
宝宝多接触小朋友,培养宝宝与小伙伴说话的愿望。在宝宝说话时,家长不要打断,让宝宝自己把话说完。如果有一个总替宝宝说话的快嘴妈妈/爸爸,宝宝缺少表达的训练和机会,那么宝宝永远都没有机会去表达。
5
不要对宝宝做消极暗示
尤其当着陌生人不要说我的宝宝不爱说话,乱贴标签,那样宝宝更加不会开口。家长要学会尊重宝宝、赞美宝宝,多多表扬,树立宝宝的自信心,多给孩子做积极的暗示,哪怕宝宝只说出一个字,也要表扬他/她,这样才有利于宝宝多说话。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语言发展轨迹,个体差异很明显,所以有些宝宝说话晚,有些宝宝说话早,这都很正常。
不过,最后小康君还要呼吁一下各位家长,别再做低头族,和宝宝多一些交流陪伴,给宝宝一个健康的语言环境,这样才更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