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越学越复杂越焦虑,这一招可以帮你化繁为简

作者:大J小D在美国 06-04阅读:3529次

我一直是个学习型的妈妈,有了小D后就一直在学习,一开始学习喂养、日常护理、常见疾病等知识时,觉得还好,毕竟大部分都是“科学”,可以直接告诉我“应该”和“不应该”怎么做。小D1岁半后,我把学习重点转移到了早期启蒙、性格培养、规则建立时,我就发现这好像就是一个“无底洞”,好多好多的知识点,好多好多的工具,而且任何一个都没有非黑即白的绝对,只有因材施教。

有一度,每次遇到小D的问题时,那个当下,我光在脑海里“搜索”对应的工具都要花好多时间。于是就经常出现“卡壳”的现象,一卡壳,我经常感觉自己没能及时应对,或者错过了第一时间干预的机会。然后经常就会出现深深的沮丧,“我都花了那么多时间了,可怎么还是做不到内化呢?”

是的,我们现在不缺育儿信息,小D一岁半前,我看了50多本育儿书,订阅了十几个公号,facebook上几乎每一小时就会有一篇关于育儿的推送,当我发现自己的育儿工具箱越来越多时,我反而是越来越焦虑和迷茫的,总是担心自己每次对待小D的行为是否当“正确”。

如果你们也有这一个阶段,那今天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下我当时做的一件事,就是对自己的育儿知识进行“断舍离”,那时我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不再过多关注于我对女儿做什么,而是开始关注于我对女儿意味着什么。

少关注管教工具,多关注自己是否个好的沟通者

之前每次小D犯错了,我总会在脑海里想,这是什么行为,我需要采取怎样的管教措施?我是先进行共情,还是先让她承担相应后果,抑或是进行复盘?这自然让我慌乱,从而反而影响了我自己的情绪。

回归到之前的大原则,任何的正面管教工具都是在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加有效的沟通者。如果我们想明白这点,那就可以发现选择什么工具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清晰告诉过孩子,这个行为是错的?如果没有,那我现在告诉她,不仅要告诉她是错的,更要告诉她为什么错。

而为了让沟通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小D的任何情绪反抗,我都先用母亲的本能去接纳她,而往往这时,之前学到的工具就能自然而然地运用,而不像之前那样在纠结到底选什么工具进行了。

少关注孩子的缺点,多关注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孩子

小D1岁后那段时间特别明显,我每天看她时反复都是自带纠错放大镜的:她慢热,对陌生人和环境总是“怯场”;她很倔强,自己想好的事情就要想方设法做到;她“小气”,对自己的玩具很保护,会竭尽全力捍卫主权。

真的,那时每一天我看到她都是哪里”不好“,然后还会想到自己学到的对应解决方案是什么。于是,每天看似认真地学习,其实是特别功利地,就是为了纠错和改变小D,而且大部分育儿文章也都在和我们说,怎样才是“好”的孩子、怎样才是正确的父母。

但有一天,当我试图再次管理她让她配合我时,我从她望着我的眼睛里看到了”坚持“的光芒。那一刻我突然停下来了。是啊,她倔强,但她也有自我主见;她慢热谨慎,但她也是观察和思考型的孩子;她“小气”,但她明白自己的界限,也尊重他人的界限。

也就是那一刻,我意识到了,这就是我的孩子啊,我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改造她,而是理解她,真正地明白,我的女儿是谁?她的性格脾气是怎样的?哪些是真的该去掉的,哪些只是我心目中幻想的“完美”标准。想通这一点后,我突然发现,我每天和她较劲的事情少了一大半。

所有的教育始于我们认可孩子是无比聪明和有能力的那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

少关注活动安排,多关注日常陪伴

小D一岁后,认知启蒙自然就是我关注的重点,孩子发展的五大纬度(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发展、社交能力、认知发展),我每天都在琢磨今天安排什么,发展哪个领域的启蒙。

每一天我都像个项目经理那样在制定计划,但带过娃的都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娃会按照我们的计划推进。于是,每一天我都很沮丧,我今天想好了要和她搭积木发展精细运动和空间概念启蒙的,她非要说出去玩?!!!

后来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的女儿才1岁半,我还将陪伴她那么久那么久,我们有的是时间,我在着什么急呢?是啊,我在着什么急呢?只有感受到爱和安全感的孩子,他们才能愿意学。而最好的安全感建立就是父母陪伴当时的情绪,稳定的、有爱的、发自内心享受其中的情绪是最重要的。

想明白这点后,我顿时轻松了很多,变得更有灵活性了。今天不搭积木要出去玩,可以,那就在户外进行大运动,亦或者进行一些观察小游戏吧;原本计划的要读绘本,你要玩搭火车,没问题,那就好好进行一次搭建能力的培养吧,当中还能穿插一些想象力游戏。

而神奇的是,当我放弃启蒙计划时,小D学到的反而更多,因为那些是她主动提议的,她感兴趣的。更因为,那些活动中,我没了追求目的的执念,有的只是以孩子为主导的顺其自然和轻推一把。

育儿知识中的“断舍离”

“断舍离”这个概念大家不陌生了,而对我来说,我们在学习育儿知识中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进行“断舍离”。如果你发现自己因为越学越多开始焦虑了,那你就要开始反思,提醒自己是时候进行断舍离了。

切断一些毫无营养的信息来源,人都是会成长的,当年你觉得受益的知识来源并不意味着你现在还在继续受益,如果无法在那里获得养分,那就坚决地“断”;舍弃一些过度追求细节的育儿工具,一开始我们都需要学习具体可操作的工具,但“具体可操作”不意味着“精细操作”。当你发现自己每天纠结的都是一个一个点时,那就要果断地“舍”;离开对任何育儿工具的执念,回复到育儿的本质,我们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比我们对孩子做了什么,重要的多。

看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有疑问了,那你为什么还在不断地学习育儿知识呢?是的,我还在不断地学习,而且学的比以前更认真,更系统。但和以前相比,有一个巨大的转变,那就是,我的学习不是为了执行这些知识,不是为了要对小D做什么。我的学习是让我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让那些影响过我的学习方式、看待事物的角度、我的三观等等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去影响小D。

成功的育儿并不复杂,因为它不该是完美执行那些仔细计划过的管理工具或者模式化的育儿方法。成功的育儿起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关注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且让亲子关系来主导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不要过多关注于我使用了什么育儿方法,多关注我们为人父母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大J叨叨叨

上周五小D特别从幼儿园带回来一个手工,一再和我强调这不是“手工”(craft ),是“雕塑”(sculpture),所以我就在微博上晒了一下,也分享给你们。小D幼儿园很注重孩子的艺术启蒙,除了做“雕塑”,老师们还带着这些3、4岁的孩子尝试了一次木工。

反正光想想这些孩子拿着真家伙的木锯、拧螺丝,我还是有一点点“心有余悸”的。但木工课的结果出人意料的好,老师之前反复沟通了使用指令,每个孩子都能执行,完全没有出现安全事故。我想这就是相信和沟通的力量吧,这方面我真的不如老师们,和你们一起共勉啦。

推荐阅读

1、育儿理念全局观

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认识多少字,会多少算数重要!

4年一眨眼,那些我希望可以早点知道的育儿道理

外企8年“潜规则”教会我的育儿哲学

最朴素的三句话,却对我的育儿观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

2、发展各大纬度

宝宝成长发育专题|我的宝宝“正常”吗?

0~4岁社交发展里程碑,打造高情商孩子的关键步骤你做了吗?

手巧才能心灵-0~6岁精细运动发展里程碑

3、高质量陪伴

陪着和陪伴千差万别,这三点才是高质量陪伴的关键

现在的孩子为啥缺少内在驱动力?教授的答案令人深思

孩子不会自己玩,这是缺少安全感的表现吗?三步骤解决这个问题

每天和孩子玩来玩去就是老三样,你差的是这一步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微信公众号: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