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沐沐。
又和你们见面了;
今天沐沐要和各位聊得话题是,
不要让我哭着入睡。
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很多宝宝在睡前
都是要哭一场的。
间接原因很多比如贪玩不想睡、
打游戏、玩玩具、看动画片,
但是直接原因只有一个:
父母吼哭的。
沐沐自己也有哭着入睡的经历,
基本上会在半夜哭着醒来。
具体原因,我给各位普及一下,
哭着入睡的身体、
心理变化你就会明白了。
科学家做过实验,
晚上临睡前,是记忆的高峰。
接受事物后,
30分钟内立即睡觉,
记得最牢,因为睡眠让遗忘变慢。
这一点相信参加过高考的
叔叔阿姨们都知道,
睡前记单词是最有效的。
所以,如果我们睡前被打骂,
这种痛苦的记忆会在我们
脑海中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以至于睡着后继续模拟睡前痛苦情景,
于是就做噩梦了,
哭着入睡,哭着醒来。可怜不?
我们的心灵在睡前特别柔弱。
其实,你们应该知道,
人在生病、犯困的时候
是心理和身体最弱的时候。
你们一定听说过训鹰的故事吧,
人要一直和鹰在一起熬着,
几天几夜不睡,
在鹰最困的时候,征服它,
因为这个时候的鹰
把所有的精力都耗尽了,
身心疲惫急需安慰。
那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
心理学家也认为,
睡前的时光更像一种「过渡空间」,
我们慢慢从现实世界退回到心灵世界。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有点烦躁不舒服,
我们还有没有像大人一样,
把控“困”的能力。
所以,我们会发脾气、使性子。
这个时候吼我们,
伤害效果会加倍。
因为,我们此时已经卸下
坚韧的外壳了,是最柔软的时候。
我们的情绪会在睡前定格
你们应该明白,
睡眠是一天劳累的结束,
是让身心放松的过程。
如果这个时候打骂我们,
你们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我们所有的情绪将被定格在脑海里。
想象一下,被打骂后的我们,
唯一的表达途径只有哭,
而哭这个过程又是
很消耗体力的(不信你试试),
这样一来我们很快就入睡了,
那么我们未宣泄完的
委屈、伤心、害怕、愤怒呢?
跑哪了?只能淤积在我们小小的内心了。
淤积的情绪,对我们的伤害
是无形、但深远的。
你们成年人深有体会,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没有完成的事,没有得到的东西,
会成为一种执念。
没有被处理的情绪也一样,
永远在心灵最深处纠缠。
听爸爸说,知乎上有人问到童年阴影,
一个回答女孩这样描述自己:
前几天同学聚会吃火锅的时候,
我不小心失手打翻了一盘百叶。
我突然吓得脸色发青,
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那样,
但那瞬间我突然就
丧失了所有反应的能力,
呆在那像在等什么一样的,
一动也不敢动。
因为小的时候,她的妈妈
就因为一点小事狠狠的打骂她,
她的心中有很多恐惧的元素,
发泄出来害怕妈妈又会骂她,
一直压在心里不说。
长此以往,就在心中留下了阴影,
以至于碰到打翻盘子的事情后,
内心深处的恐惧感被释放了出来。
她以为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了,
但是童年的阴影还在。
你们应该清楚,
很多有心理疾病的成年人,
多数都是有童年阴影的。
因为我们小朋友的心太脆弱了。
“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以一个纯洁的心态来到这个世界,
哪里会知道这世界的复杂呢?
其实,我们也知道,
父母打骂完我们之后,
内心也是不好受的。
你们其实是希望,
我们之间能相互体谅、相互疼爱的。
是的,我们也希望如此。
所以从今以后你们应该这样做:
先听一听孩子的想法。
比如孩子要求在多玩一会积木,
也许是他还有做到想要的结果,
一定要让我们自己说出原因。
听完之后,
你们如果觉得没道理,
可以拒绝我们的请求,
但是一定要抱住那个
爱玩积木的小家伙说:
“妈妈知道你喜欢积木,
但是现在是睡觉时间哦,
明天我们在玩好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当你们真的很生气的时候,
也一定要给我们说哦,
千万不要压制或者对我们爆发。
爆发伤害我们,压制伤害自己。
最好的办法,
是用语言描述出自己的情绪。
比如可以说,
“你刚才大声嚷嚷的时候,
妈妈感到很伤心。”
“你这么晚不能去睡觉,
妈妈担心你的身体。”
你们也可以暂时停止和孩子的交流,
到别的房间冷静一会儿。
如果你们仍然没控制住洪荒之力,
对孩子发火了,伤害了孩子,
底线是不能让孩子
一个人在那里哭,哭到睡着。
并且一定要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情绪
“刚才我冲你发火,
你是不是很委屈,
还有点害怕?”
然后真诚地向他道歉。
负面情绪被充分看到和处理,
才能化解掉。
哈佛幸福课里说:
带着甜蜜的心情入睡,我们才能学会感恩。
在睡前对孩子说:
“晚安,我爱你”,
教会他感恩每一天的生活。
要知道,
我们怎样度过一天,
就会怎样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