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可是我给孩子立了规矩,他就是不听,有解吗?
是孩子倔脾气,还是我们方法不对路?
两则小故事,通过lemon的反馈,我意识到原来规则不仅仅是告知那么简单。
1
事件一
“妈妈,你知道猫咪后来怎么样了吗?”
地铁上,lemon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和我讲他的故事。讲到悬念之处,他的声音又提高了几度。
这时邻座的阿姨正捧着一本经济学教材,手里拿着笔在书上划着。
“lemon,小一点声音好吗?会吵到别人的!” 我用手指了指旁边的阿姨。
Lemon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眉头皱起来,小嘴一噘,“我就是想大声说话怎么办?”lemon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地铁里不能大声说话,你想大声说话,我们就要下车!”我尽量保持语气的柔和。
“不要,不要!”lemon两行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我就是要说话!”
“你可以说话,但是要小一点声音啊!”
“我不会小声音!”lemon满脸通红,嚎嚎大哭。
车厢里,低头看手机的人都不自觉的抬头看着我们。
本想让lemon不影响到邻座的人,结果lemon的声音响彻了整节车厢。
下一站刚到,我拉着lemon走出了车厢,在站台上等他平复情绪。之后,我们重新坐上了开来的第四班列车。
同样的事件不止一次的发生,地铁上,公交车上。如何控制lemon的大嗓门,如何让lemon注意公共场合的规则,困惑了我很久。
2
事件二
在走进淡路人形座剧场准备看木偶戏的时候,爸爸小声和我商量:“待会,lemon会不会大声说话?会不会因为听不懂日语开始闹腾?”
“是哦,日本人都很自律的,估计没人说话,不要打扰到别人才是!” 我带着和爸爸一样的忧虑向剧场里面走去。
在剧场的通道里出现了一个圆形的标识,红色边框的圆圈里,有一个简笔画的手放在嘴边做出“嘘”的姿势。
“lemon,你看这是什么!”
“标志哎!”
“你说这个标志啥意思呢?以前好像没看见过!”我学着标志里面的简笔画人物的样子,食指放在嘴边,“嘘!”
“妈妈,你不知道吗?他让我们不要说话!” lemon后半句几乎是用气在和我说话。
我笑了,“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难道我们在里面不能说话吗?”
“是啊,里面肯定不能说话!”
“好,我知道了!” 我同样用气来回应lemon。
木偶戏开始了,配音是日文,我侧过脑袋,在lemon耳边悄悄压低声音说,“lemon,你看,这个阿姨是想。。。”
“妈妈,不能说话!” lemon轻声打断我。
“哇,太厉害了,三个人协同控制手脚,居然配合得天衣无缝,连眼珠都。。。” 我笑着侧向一旁的爸爸,窃窃私语。
“妈妈,不能说话!” lemon把我拉了回来,用气对我说。
“哦,知道了!” 我用手捂住了嘴巴。
在演出的后半部分,lemon用手托着脑袋,人靠在椅背上,目光从舞台上的木偶飘忽到了舞台外的地方,但始终没有说话。
一场45分钟的演出,听着抑扬顿挫却不知所云的日语配音,4岁的lemon安安静静的等到了表演结束,笑着和木偶人拍照。
3
从地铁里哭着,闹着,要大声说话,到看演出时不仅控制自己还主动制止了我交头接耳的行为,这样的360度突变,让我诧异。
难道就是一个禁止喧哗的标识就如此神奇的破解了困惑我多时的问题吗?
1. 时机——规则何时介入
假象一下,一个大力士要制动一辆从斜坡上滑下的车,是在车已经加速冲下来的时候省力,还是在车未开动的时候出手更加容易呢?
事件一,lemon先大声说话,我再告知公共场合不应该大声喧哗。
事件二,lemon先看见禁止喧哗的标识,然后进入剧场观看演出。
行为已经产生,想要孩子停下来需要克服额外的加速度阻力。
而行为未产生时,我们需要克服的仅仅是自身的重力。
这也就是防范于未然的优势。
【为什么先机能够带来这样的优势?】
2.防范于未然,让我们做到对事不对人。
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但是真实的情况呢?
是因为lemon的大声说话,我脱口而出,
“lemon,小一点声音好吗?会吵到别人的!”
我们期望听的人理解我们的话是对事不对人。
但这句话在lemon听来,不是针对他那还有谁?妈妈说的不就是否定了他此刻的行为吗?4岁的孩子能够剥离自己和事件的关系吗?
别说他,有时候面对批评,我也不能冷静的剥离。
事件二,看着墙面上贴的禁止喧哗的规则的时候,我和lemon切切实实的是在讨论一个客观的事件,一个当时还没有和我们中的任何人挂钩的客观事件。
在对事件的客观讨论之后,为了避免自己和这种负面行为挂钩,lemon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3. 防范于未然,让孩子在规则面前有了不同的身份。
小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选了一个超级调皮但很聪明的男孩做班长。上课说话的是他,不交作业的是他。同学们都表示愕然。但是结果呢?班主任是对的!
这个男孩当了班长之后,他不仅自己不说话了,而且还帮助老师维护课堂纪律;他的作业都写的整整齐齐的,主动催别的同学交作业。
男孩的改变来源于身份的改变,从规则的破坏者的破罐子破摔,变成了规则的主动守护者,他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事件一,我告知规则的时候,lemon已经是规则的破坏者。
事件二,lemon在剧场里面纠正我的行为的时候,他是规则的守护者。
截然不同的身份激发了lemon截然不同的行为。
4. 防范于未然,给孩子带来了消化规则所需要时间。
事件一,在我指出lemon应该小声的时候, lemon还停留在讲故事的兴奋中,他期待的是妈妈同样的回应。
我的打断让他猝不及防,大脑还来不及进行波段频率的转换。我们每个人也都体会过事情说到一半被制止的怄火感觉。这个时候大脑处理这种难受的情绪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去处理规则那档子事儿呢!
事件二,规则是在开场前几分钟介入的,但是这几分钟却带给孩子的大脑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响应。
5. 面对突发事件
防范于未然,要求我们能预测孩子的行为,提前介入规则。但生活中很多突发事件不是我们能够预料的。
面对突发事件,更加合适的做法是:
1. 和孩子一起处理该次事件的后果,不强迫孩子立刻按照我们认为的规则行事,不用违反规则来惩罚孩子当下的行为。
2. 事后,和孩子协商规则以及规则开始执行的时间。
3. 下次事件,让孩子自己充当规则的守护者。
当次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规则为的是下一次,而不是当下的惩罚!当我们给孩子理解规则所需要的时间,我们会收获一个更加通情达理的孩子。
6. 什么样的规则更有效用?——把规则和我们剥离,保持中立
事件一,规则是从我的嘴里说出来的“lemon,小一点声音好吗?会吵到别人的!”,我说出的规则限制的是lemon单方面的行为。
事件二,规则是我和lemon共同看见的墙面上贴的禁止标识,制约的是我和lemon还有其他所有进入剧场的人的行为。
规则应该是中立的第三方,而我们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注定我们的话语没有办法让孩子客观的去理解从我们口中说出的规则。
“lemon,要小声!”
“lemon,要吃饭了!”
“Lemon,要睡觉了!”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自己变成了规则的制造者,把自己变成了孩子的对立面。
为什么不试着引入一个客观中立的第三方来共同约束我们和孩子的共同行为呢?这样我们和孩子成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成了同舟共济的战友。
- 对于公共场合的规则,最好引导孩子一起去看张贴出来的章程制度。
- 对于家里的规则,可以和孩子一同协商制定,共同遵守。
比如把吃饭和睡觉的时间裁定权交给闹钟,而不是我们不停的唠叨。
规则守住了,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何乐而不为呢?
原先我总是自己给孩子画一个圈,告诉他不要跑出去。
现在我会给他一个圆规,引导他自己画出一个自己接受的合理的领地!
(题外话:淡路人形座木偶戏超赞,尽管听不懂,但绝对震撼,强烈推荐!)
1. 规则的介入需要时机。
2. 提前告知的规则才能做到对事不对人。
3. 规则的介入时机给孩子造成了面对规则的不同的身份,帮助孩子做规则的守护者而不是规则的破坏者。
4. 提前告知规则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接纳规则的时间。规则用于下一次的约束,而不是当下的惩罚!
5. 引入中立的第三方来裁定规则,不让自己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转发福利6.0】
有一种规则孩子们总是乐此不疲,那就是各种规则的图标。
红绿灯,到禁止通行,禁止吸烟,禁止停车,限速标识lemon都百玩不厌。
夏天到了,家里肯定有很多冰棒棍吧!打印出来,贴在冰棒棍上,下面有塑料盖,用橡皮泥固定都可以。
好吧!玩起来,让孩子也来给我们定些规则!
素材6.0:traffic signs for kids PDF
朋友圈转发截屏,分别回复 “6” 和 截屏图片 两条消息
晚上9:00-9:30
ps:
情绪管理:
兴趣培养:
【关于lemon的画的一点思考】—— 3.8岁,436幅,“源于画而外乎于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