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说再见,但学会面对离别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作者:大J小D在美国 06-22阅读:896次

小D幼儿园这周是这学期的最后一周了,从进入6月幼儿园就弥漫着不舍的氛围,有些孩子需要提前离开,明年也不会再回来了,有些助教老师也要转去其他幼儿园了。

几天前小D放学回家,突然一把抱住我,和我说,“Mum, I feel so sad. We said goodbye to Charlotte”(妈妈,我好伤心,我们今天和夏洛特说再见了)(因为这个问题被问很多次了,今天统一说一下,小D在家大部分情况说中文的,但很经常从幼儿园回来她会惯性说一段时间英文)。

我当时正准备思考如何帮助她理解告别的含义,帮助她疏导不舍,没想到抱了我几分钟后,她自己抬起头和我说,“We can still feel together even though we are apart”(即使我们分开了,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在一起),然后马上就开心了。

这整个过程转变是我完全没想到,却又是无比欣慰的,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这是我从小D很小就开始努力帮助她学会的。看到这,大家千万不要误会她现在情绪管理特别好了(我都做不到,何况才4岁的孩子,哈哈)。

但关于“离别”这个话题,完全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幼儿园在做的。因为女儿的这个行为,我特地去了解了这一整个月里,幼儿园做了什么,觉得有很多值得我们作为父母学习借鉴的,就想和大家分享。

再见不是永远,再见不是结束,再见意味着我会想念你,期待我们下次再见!

预热-聊聊“再见”意味着什么

从进入6月开始,每天幼儿园的开会时间(就是孩子们围圈排排坐),老师们就会带着孩子们谈论“再见”这个主题。这里的谈论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非常具体的讨论。

比如老师会在挂着的日历上标注好夏洛特离开的那一天,然后问大家,“这是夏洛特最后一天在学校,她下学期也不会再回来了。那天我们要和她说再见,到时候我们想说什么,夏洛特想说什么呢?”

这样的场景化的描述让孩子可以真的去设想那一天,然后不少孩子的第一反应都是,我会难过;这不公平,为什么她要走。但出乎意料的,绝大部分的孩子(包括小D)之后的反应竟然是疑惑,都在问老师们,我会离开吗?我什么时候离开?

于是,老师们就开始在日历上标注需要提前离开的孩子们的名字,同时在今年学期期末最后一天(也就是我们时间的明天,这周五)画了一个大大的星号,这是所有人说再见的时刻。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开始谈论每一个孩子,包括老师们接下来的计划,于是孩子们都清楚了,我们还可以在学校多久,离开后是否还会回来,下学期哪些朋友还会继续在这个班级。

这是第一点我感触特别深的,虽然我们很多父母都明白,要提前知会孩子一些生活的改变,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常常只是告知,却不去了解孩子真正的理解是什么。

比如,老师告诉孩子们的只是夏洛特离开,作为成人我们预设的肯定就是帮助孩子梳理“舍不得”的情绪。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大部分孩子们接受到这个信息后最大的反应是疑惑,他们开始考虑的是自己什么时候离开。

因此,提前告知孩子时的讨论很重要,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去确认孩子是否明白,同时也能了解孩子们的解读是什么,从而更好地进行引导梳理。

这也就意味着,不能只是用“套路”或者预定的育儿技巧去做预热,而是真心地去聆听,去和孩子讨论。时刻记得,聆听不是为了回应,而是为了理解。

保持对话-你的感受我在意

据班主任和我说,这段时间孩子们的谈话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好多自发的对话:

I feel happy and sad because in September I'm going to new school.(我既开心也难过,因为九月我要去新学校了);

I'm going on a vacation and then I'm going back to Room 3.(我会去度假,然后我就会再回到这个教室);

I'm sad because I'm going to miss this room; but I'm also excited because I'm going to new school.(我很难过,我会想念这个教室的;但是我也很兴奋,因为我要去新学校了)

面对孩子们的这些对话,老师们不会说,“没事的,没关系的”这样的看似“宽慰”却无用的话。她们只做一件事,就是告诉孩子,“你想聊聊吗?我愿意听”,不断地让孩子明白,老师在这里,随时愿意和你们一起讨论你们的感受和计划。

很喜欢这张照片,据班主任说那天小D就很难过,那个年轻助教陪着她聊了很久,两人还约定了以后想念时可以做的“小秘密”,最后她们两个人非常开心地击掌了。

这也是我感触很深的一点,我们为人父母不想让孩子“受伤”,总在试图粉饰这个现实世界,希望让孩子们的感受好一点。比如面对孩子的任何负面情绪,我们第一反应都是“没关系的”;因为害怕孩子面对离别的哭,而让上班的父母偷偷离开;因为害怕孩子面对死亡、手术这些的恐惧,而编一个故事骗孩子。

但老师们的行为却是告诉孩子们现实,尽管现实会让孩子们不开心,但与此同时告诉孩子们,发生再大的事,他们都在,给予孩子们这份安心和笃定。

其实想想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外面遇到再大委屈,回家有父母的拥抱和亲吻,这才是最好的治愈吧。

据老师说,六月中旬后,孩子们已经开始把不舍化为行动,教室里有了很多很多拥抱、感谢的友好行为。

视角转变-哪些变了,哪些没变

老师们聆听了孩子们的情绪和计划,和他们谈论了变化后,并没有止于此,而是开始和孩子们讨论,有了变化后,我们可以怎么应对?于是,大家自发地开始画画、唱歌来表达对某个朋友、老师的思念。

然后慢慢地,不少孩子都发现了,尽管有一些朋友离开了,可是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做很多一样的事情的,就和他们在一起时一样的事情。当我们在做这些事情时,我们就能想起这些人,这种感觉很棒呢!

在一起写信给已经提前离开的Leo(其实是画符号,都还不会写字呢)

这是我感触很深的第三点,对于情绪处理,包括我们很多成人都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选择逃避无视,要么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然在这整个六月,老师们没有逃避无视孩子们感伤的情绪,而是帮他们认识情绪,鼓励他们面对讨论。

但最棒的是,老师们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了,有的事情改变了,但是有些事情其实永远都没变。这个视角转换是我最喜欢的, 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人的一种宝贵财富,怎么过都是一天,我们无法控制生活的变数,但我们可以控制看待它的角度。

每一天,我们可以做出选择

记得在有一期的《奇葩说》里,罗胖曾经说过,在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有一条沟,你陷在里面,那个感觉就是挫折;你能把这道沟填上,爬出来,把新遇到的问题包容进自己的世界,重建了自我,这就是成长。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不是帮孩子躲避沟,而是当孩子每次陷入这些沟时,可以给予他们支持和力量,让他们爬出来。有很多事情尽管很难,但学会面对,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

大J叨叨叨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学龄前孩子玩乐高的另类玩法,戳->买来的乐高只会叠高,这些陪玩方法参考一下!一位读者朋友和我分享了她11岁的儿子用乐高作为道具拍的小动画,配音、编辑都是全部独立完成的。我看完只能一个劲地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不得了!我特别想分享给大家看,这位妈妈说需要得到孩子的同意后才能让我发,让我们期待一下吧。

我最近特别忙,除了自己的日常学习任务外,还在在准备自己的第三本书,每天睡眠时间已经压缩到5小时了(大家千万别学我,这真不是值得拿出来说的)。老公体谅我,这个周末他在家带娃,我一个人出门小小放松一下,准备去多伦多玩一下(只是因为离纽约很近)。估计大概应该周一就要请假了,哈哈哈,提前祝大家周末愉快了哦~~~

和你们分享两个我最近新收的小物,忙碌小蜜蜂水壶和小猫爪按摩器^_^

推荐阅读

1、如何回答孩子的一些困难话题

爸爸妈妈,你为什么要去上班|我们的回答,决定孩子的格局

我们有钱吗?那人为啥坐轮椅?孩子的尴尬问题这么答

妈妈你为什么有乳房,我没有|和孩子一起聊聊身体吧

和性教育同样重要的是死亡教育,我们却从未重视过!

放下就要学会和孩子谈论,关于离婚单亲这个问题

保护孩子求知欲就要回答他的每个“为什么”?大写的错!

2、给予孩子成长的滋养

每个孩子天生是雄狮,却被我们最终养成了小猫

所谓“问题少年”,都是父母从小没教如何解决问题

这个神奇的词语,让孩子不轻言放弃,勇于挑战

经不起挫折的孩子,小时候父母肯定没做这三步

“你怎么学习不动脑筋呢?”原来这个能力需要从小启蒙

3、幼儿园选择

选择美国幼儿园经历|我问了哪三个问题让园长称赞不已?

据说过早送孩子入托会影响安全感,那到底几岁合适呢?

几岁上什么兴趣班?比这更关键的问题我们却从未想过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微信公众号: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