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陪伴,大家都会很诧异。陪伴有啥难度,我们做家长的不是一直天天都在做吗?陪伴其实就是随同作伴,很多父母把陪伴简单理解为“陪玩、陪吃、陪学习”……我们也越来越“顺从”型地陪伴孩子,孩子一时兴起喜欢的东西就陪着买,哪些兴趣班热门,就盲目陪着学,孩子喜欢的游戏就陪着一起玩……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其实是一种糊涂的陪伴。
什么是有效的陪伴呢?
用心陪伴+幸福陪伴+兴趣陪伴=温度陪伴
1.用心陪伴,让孩子看得见
父母的思维方式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生活中孩子摔倒的时候,父母立刻飞奔而去,扶起孩子,用各种方法哄他开心。孩子背不动书包的时候,父母抢着接过那个并不沉重的书包。糊涂的父母会一味地为孩子“挡风遮雨”,聪明的父母却懂得让孩子独立付出,找到内心的满足感。
●追求精神上的富裕
陪伴是大人和孩子两个独立的人之间产生的交集。一家人其乐融融,在同一屋檐下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的事——母亲坚持阅读,父亲用心拼搏,全家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丰盈而不是物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这才是最好的精神陪伴——用父母的努力去影响孩子的成长,用父母的精神带动孩子,用父母的行动去影响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优质榜样。
●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
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要鼓励孩子学会坚持,引领孩子走出小小的舒适区,带着孩子走过前面那段不怎么顺利的道路后,他才能体会到付出后收获的喜悦。
孩子遇到不会画画,想要放弃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鼓励他放下焦虑,趣味陪伴练习画线条和涂色。父母在孩子学习态度上承担着重要责任,在孩子想要放弃的时候,你可以温柔而坚定地说:“孩子,再坚持一下,我陪着你。”父母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心灵提示和帮助远比直接代替他们解决困难要重要,要有效。
2.减少控制欲,成就幸福陪伴
宝贝正在玩积木,一块块搭起了一座3层小塔,妈妈看见了,就帮着多放了几块,还不停地说:“宝宝你要不要这块长长的?能搭成小桥……”孩子在自由游戏时,是其发挥创意和专注力的大好时机,过多打断孩子的游戏,会影响孩子做事的专注程度。那是在干涉孩子的快乐游戏哦!
玩的方式有千万种,玩难道还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玩的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满足孩子内心的快乐?很多时候,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会玩,并不真的是孩子不会玩。事实上,成人眼里所谓的不会玩,只是大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理解该如何玩是正确的,而没有想到孩子的心理发展,没有考虑到在孩子眼里什么才是会玩……
爱不等于控制和干涉,关心不等于照顾,尊重孩子不等于放任。陪伴孩子应该是充满暖意的,不是监控和纠错。
多观察,少干涉——幸福陪伴是需要恰到好处,既有温度的爱,又有分寸的严。
3.聚焦志趣,成就兴趣陪伴
尊重孩子,赏识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长处所在,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能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所在、长处所在。
智慧家长不会盲从给孩子报兴趣班,更不会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一个人在社会里,安身立命的往往是他的长处。你可以陪着宝贝一起做快乐的“小棋手”,一起做闪亮的“小舞者”一起做自信的“小主持”……只要用心坚持下去,兴趣变成了特长,驱动孩子继续深入学习,他才能体会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
4.高质量的陪伴,随时随地都可以拥有
跟随孩子去听听他们的内心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用有趣的方式“接近”他们的心。从美味的亲子早餐开始,一起游戏、阅读,再到有趣户外运动,一起逛街、散步、旅游。从讨论小动物的生活方式,聊聊做的美梦,了解孩子的焦虑,真正看见孩子的需求,花心思的陪伴才算是高质量的陪伴。
文/陈昌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