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自己的引路人,才能收获幸福的人生

作者:亲子微时光 07-18阅读:4017次

本文为亲子微时光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从前些年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近年来诸如“每个孩子的不同方面的起跑线都不同,本身可比性不大。”的新声音出现,各种关于教育方式的争吵五花八门,从没停止过。

皮皮妈和大家一样,也在关注这些教育理念。其实许多教育方式的源头,都来自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教育思想。皮皮妈从中摘取一二,希望能给宝妈们一些小启发!

别强制:“归于自然”

卢梭主张的自然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

许多父母看到这句话会觉得很可笑,有谁不把孩子当人看啊?

然而事实却并非像我们想象一般简单。宠溺孩子的人,把孩子看成了天,时刻宠着惯着;专横强势的人,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棋子,一举一动都要服从自己;喜怒无常的人,把孩子看成了出气筒,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

而真正把孩子看成一个平等独立的人,就是教会孩子认清自己的位置。学校给予孩子知识,工作给予孩子金钱,而我们应当让孩子认识到,我们生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读书或是工作,我们也不仅仅属于家庭、父母,任何时候我们都有独立的人格、平等的权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当孩子从自己的门下走出去,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或僧侣,他首先是一个人。在命运的危急关头,不论对谁,都能保有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改变他的地位,他始终将处在自己的位置上。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仅要培养孩子社会需要的成绩、特长、技能,也要教会孩子自尊、自爱与善良。

保持这样的天性,孩子才能无论顺境逆境,都始终坚守自我,敢于迎接命运的挑战。

别超前:“让儿童成为儿童”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快点懂事,但是我们不应让孩子成为一种“催熟果实”,我们要耐心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成为孩子,童年成为童年

丫丫的幼儿园老师曾经和我说过一个她们班上的例子。丫丫同班的小花很聪明,在入园前就识字超过3000个,按她妈妈的话说:“她读报纸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刚入园时,却发现小花虽然能把报纸上的字读出声,可是意思却全然不懂。

在后来的幼儿园教学中,老师也不断反映小花对课堂教授内容没有兴趣,而且很爱炫耀自己识字多。

这其实是一种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和一种语言能力的发展不均衡的体现。再想想,3岁前识字3000,那孩子究竟还有没有游戏、想象的时间?与这样的理念如出一辙的体音美各类辅导班轰炸下的童年还能否称之为童年?

我们似乎总是急着把明天的事今天做完,把中学的内容放到小学学,把成人的规则扔给儿童世界。我们忘记了,过去的童年不会再来,能自由成长、发现自我的年纪不再来。

更何况,童年对一生的发展都在潜在层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假如所有孩子都被逼着学千篇一律的特长课,特长也就不是特长,个性也只能成为共性。

别体罚:“自然后果法”

最好的错误教育不是让惩罚,是让他体会后果。

前些天和皮皮一起去参加一个亲子活动,要求不同的小朋友自由组队。一位妈妈主动申请,要求自己和儿子组成一队。本来孩子年纪小,希望给孩子多谢照顾无可厚非。可是接下来,这位妈妈却更多的展现出了控制和严厉。

孩子还没有尝试,妈妈就先他一步,指出这样做、那样做,声色严厉;孩子的某一个步骤做错了之后,妈妈也没有耐心陪孩子找错因,而是直接上手抢着做完,还动手打了孩子几下。

小男孩一直很紧张,在被妈妈打了之后,无助地大哭起来。

也许在这位妈妈看来,直接地指令和纠正能快速地解决问题,动手体罚孩子能让孩子对错误“长记性”。但是她却忽略了,一来这种强制的语气会挫伤孩子的自信,二来打得再狠,孩子也不能真正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卢梭强调“自然后果法”,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去修正自身的错误,从生活经验中学习进步,而不是由于大人的恐吓、暴力威胁和体罚。这样才能能呵护孩子的自信,给他底气,并真正理解到问题的所在。

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不再残忍粗暴地体罚孩子,做到这三点,孩子就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宝贝。

皮皮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这些教育方法不仅存在于书本上,更可以让我们的宝贝幸福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