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本文内容曾应邀为《学前教育》杂志撰稿。
案例:中班男孩阳阳是“出了名”的调皮,上课时突然嚷嚷;把餐车当成滑板车;对着午睡的小朋友大声唱歌,偷偷把同伴的被子和拖鞋扔出窗外,边扔边说“一袋面粉,两个鸡蛋,正好做一个煎饼果子!”。最近,丫丫妈妈反映:“丫丫最近回家老是说阳阳又怎么搞破坏了,还说某某小朋友也学着阳阳一起捣乱。我真怕丫丫也跟着学坏。”有类似想法的家长并不少,一方面担心自己孩子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是担心孩子的发展会受到影响。
在幼儿园集体接受教育的环境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各种类型的伙伴,有特别乖巧优秀的,也有调皮捣蛋、野蛮成性的“野”孩子。相对来说,很多家长都不希望也不喜欢自家孩子身边出现这样特别调皮的“问题”孩子。家长的这种担心也并无道理,因为小孩子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喜欢跟随和模仿同伴做一些事情。
对于中班儿童,他们刚刚学着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他们会非常在乎朋友之间的相处,他们对朋友的概念往往是“一起做同样的事情”。因此,在幼儿园里“榜样”的概念也经常是个双刃剑,一方面,老师会特别树立一些好的范例,鼓励小朋友们模仿学习,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班里也会自发悄然出现一些“榜样”范例,比如上述案例中提到的阳阳,他的行为也非常具有影响力,经常会“带动”其他小朋友出现类似的行为。殊不知,无论正向还是反向的例子,都会对孩子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即使是反向范例,只要控制在中度以下的程度(比如自己孩子时常提起讨论,甚至偶尔模仿比较都属于中度以下程度),也一样能起到正向作用。
因此,如果我们的孩子身边有这样的“调皮”孩子,我们真的不用过于担心,更不要过于干预孩子的同伴交往,更不要强制地限制孩子的交往人群,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仅排除不了不良影响,还极有可能加剧孩子的“不良”行为。遇到案例中类似情况时,身为家长我们首先需要沉住气,明确以下几方面内容,然后才能有效地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家庭教育支持和引导。
一、 环境固然重要但终究是外因
毋庸置疑,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是非常强调环境作用的,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很多家长选择“好”的幼儿园,也往往是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更优质的同伴环境。我国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家长也往往基于上述考虑,十分在乎自己孩子的班级同伴环境。
此时我们必须提出的是,环境固然重要,但其始终是外因,环境的作用再大,但仍然不是决定性作用,这是很多家长都非常明白的道理,否则也不会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可能有人会说,成人可以做到抵制影响,小孩子可以做到吗?事实上,人的自控能力和行为准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历练和形成。虽然无法和成人相比,但孩子绝不是没有分辨能力,任由他人影响的易感动物。
很多家长在看到别的孩子有不好的表现的时候,就会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影响,当自己“果然”在自己孩子身上发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时,便会异常焦虑,担心得不得了。家长的心情和顾虑可以理解,但却很不明智。和小班儿童不同,中班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分清好与坏。虽然他们有时跟着表现不好,但他们心理非常清楚,那样做是不好的。与之矛盾的是,他们由于强大的好奇心和较弱的自控力,他们又会做一些违背社会和内心标准的事情来,感受一下那种“破坏和违背”带来的快乐感觉,尤其是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的“管控”时,他们更容易有种挣脱“束缚”、挑战权威的心思,但与此同时他们会体验到内心的“负罪和内疚感”。
如果我们父母耐心跟孩子沟通,大家就会发现他们确实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兴奋和好奇才跟风瞎闹的,并不是分不清是非。从一个班级来看,有“野”孩子存在,也只是会有小部分孩子跟着闹,大部分孩子会“免疫”。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幸跟着闹,只能提示我们家长,我们的孩子内心也会有“闹”的需求,只是没有那么强烈地表现出来,在“适宜”的环境里,他们闹的潜质就会被激发,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说明我们的孩子内心的行为准则还没有建设牢固,还需要父母加强“管控和监督”。如果我们进一步追踪孩子的行为就会发现,在老师和家长的提示引导下,孩子的模仿往往只是暂时或偶尔的,不会形成永久性的行为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不认识到孩子的这些年龄特点,我们终生都将无法对孩子放手。而事实是,我们不可能为孩子选择所有的社会环境,让孩子生活在真空里完全远离不良诱惑。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看到自己的孩子的特点或是弱性所在,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坚固的行为模式,抵御当前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孩子提供终生受益的家庭教育支持。
二、丰富的环境更加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世界上的花朵有红的、白的、黄的等各种颜色,我们也会尽量保护自然界里物种的多样性,其中的道理不用多说。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往往很难接受过多的多样性,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跟我们眼中的“好”孩子交朋友,因为我们坚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埋藏在我们内心的信念,常常让我们在为人父母时显得非常地计较和世俗,甚至表现出不当的排斥。比如有的家长会请求调班、要求老师让“野”孩子离自己的孩子远一些,更有家长多次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和“野”孩子交朋友,尽量不要一起玩。听到这样的话语时,我们的孩子会更多体验到父母的“尖刻”,他们中有些孩子会顺从父母,对朋友形成挑三拣四的原则;也有一些孩子会充满迷茫,不解父母的用心,偷偷和“野”孩子来往。这些不好的影响都会在孩子上了大班或是小学时得以体现,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后的同伴关系。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开阔的眼界,我们家长首先得先有这种宽厚的意识,才能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孩子。2010年一项对72名3到5岁学龄前儿童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经常允许和邀请身有残疾的同伴参与游戏的孩子们,具有更好的包容性,更能体谅和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能力更强),具有更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这样的研究结果向我们提出如下教育启示:与不同发展水平和特质的同伴交往,不仅不会妨碍而且会促进个体的发展。
相比于其他年龄段,中班儿童正是处于“磨练”阶段,认清自己,掌握社会行为规则、习得交友技能的敏感阶段,从这一点上说,同伴环境越丰富,越有助于孩子形成清晰一致的行为标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抵御不良影响,明辨是非。
三、 如何引导孩子近墨不黑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改善调整选择环境,对环境产生作用,而更多时候我们是适应环境,包括我们的孩子。当我们的孩子身处“不良环境”时,我们不能把教育仅仅停留在过度焦虑和抱怨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地把这当作一个时机,历练我们的孩子,检验孩子的“意志力”,鼓励孩子搭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中班小朋友的特点是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而且他们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建议。幼儿园里,孩子们的生活是以游戏为主,中班时他们常常进行较为复杂的建构性游戏,通过这种游戏,孩子们获得解决有关问题的经验,还学会与他人合作。结合中班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我们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尝试:
首先,引导孩子分辨是非。中班的孩子肢体、语言和思维都是最为活跃的,他们反应速度快,最容易接受新事物。这时,我们不要拐弯抹角地说别的小朋友如何不好,可以直截了当地客观评价“调皮”孩子的“坏”行为,家长一定要记住,只是针对这种行为,而不是全盘否定那个孩子的一切,否则我们的孩子在心理上可能难以接受。为了弥补这一点,家长可以同时发掘“野”孩子的一些优点,让自家孩子对别人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其次,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行事准则。如果我们的孩子出现模仿“坏”行为的现象,告诉孩子那样做为什么不好,向孩子解释遵守行为规则的原因非常重要,切忌不能简单等同于“好孩子”或是“坏孩子”的概念。父母需要明确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教会孩子懂得说“不”,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
最后,可以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尽管“野”孩子显得闹腾,影响不好,但他们并不一定会受拒绝,有时在班里还很受个别伙伴的欢迎呢。如果自家孩子和“调皮”孩子特别能玩到一起,那么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小伙伴,以正压邪,这样不仅能规范他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进一步规范我们自己孩子的言行。因为他们一旦能够用某种观念监督他人时,往往说明他们自己已经能够完全认可,并会便会坚定不移严格遵守。这也能为自家孩子提供一次实战机会,抵御不良影响,坚持自我,提高自信。
四、 教子确实如修行
如果孩子要厚德、包容,家长要注意身教,而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尤其是对于本文案例中的中班儿童,他们和小班、大班儿童存在一定的差异。小班时候,他们更多是各玩各的,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交往很少。到了中班,儿童对同伴交往更加渴求,更需要进行真正的同伴互动,但和同伴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在分辨是非、解决冲突和自控能力又往往比大班儿童差很多,因此常常有人说中班是“神奇又疯狂的四岁”(参见公众微信号里的同名文章)。
最有效的教养是权威型父母(authoritative parents),这种父母通常制定清晰一致的规则限制,尝试与孩子讲道理,解释为什么应该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行事。比如鼓励孩子大胆告诉老师或是直接告诉伙伴,那样做不对,应该改正。事实上,中班孩子也不会简单地、不假思索地模仿他们看到的行为。相对于小班儿童的模仿,较大年龄段的中班孩子开始发展出构成他们所观察行为基础的概括化原则。在生活实践中,他们通过观察符合期望的行为得到奖赏后,开始学习和推理自己的行为的普遍规则。
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就会发现,案例中的阳阳虽然有一些显著的缺点,但是他的优点也很多,比如他很懂礼貌,每次见到人都会问好;而且他很关心小朋友,哪个小朋友哭了他都会过去安慰;他会写很多字,会很多历史歌曲,有时候还能自己编儿歌。在关注到个别孩子的不良影响时,如果我们家长能够引导着孩子从多角度观察同伴,而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两件事情上,更能促进我们孩子的良性发展。
中班儿童的调皮捣蛋和攻击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此时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多为孩子提供观察他人做出合作、帮助、亲社会行为的机会。当孩子出现不好行为时,只要是中等程度以下,能让孩子醒悟的就让孩子醒悟,帮助孩子理解和解决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孩子的行为由他人的外部控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道德约束。
-END-
文章、视频等内容为「赵博士养育咨询室」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 | 联系我们:
长按关注 一起成长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