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小暖
本文由:林小暖bella(askbabysleep)
1
之前看过一个测试,是问父母们每天和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还没看答案之前,我以为会是“不”,没想到一半以上的人把答案投给了“快点”。
迅速在脑中回想了一下我和潼潼的日常,不禁在心里默默点点头。有一段时间,“快点”几乎要晋升为我的口头禅,并且荣登那枚“引爆”狮吼功的火药桶。
那段时间,我和潼潼的早晨都如战场一样兵荒马乱。
“快点起床”、“快点换衣服”、“快点刷牙”,我不断重复着“快点”,好像这个词脱口而出的瞬间真的能让孩子加速起来。
但结果往往是我不断加速提高着声调,担心她上幼儿园以及自己上班会迟到的焦虑如熊熊大火在内心燃烧着,可旁边这只娃崽子却依然像一部“慢速电影”一样,悠哉悠哉地做着出门前的准备。
如果潼奶奶当天早上碰巧也来了的话,那早晨的这场“疾风骤雨”会立刻升级为“台风过境”。老人生怕孩子养成磨蹭的习惯,一看潼潼慢悠悠的动作就急得不行。
可惜事与愿违。
每次潼潼在听到 “你怎么从来都不会快一点?”“为什么每次催你都不听?”这样并非就事论事的批评,都会因为生气而索性不配合起来。
你要她赶快穿上这件裙子出门,她偏偏说要穿那件还在晾衣架上的衣服,搞不好还会上演一场哭闹大戏。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奶奶一边叨叨,一边代劳了潼潼没完成的任务,替她系上扣子、穿上鞋,而娃抽噎着撅着小嘴出了门。
在她心里,可能也委屈得紧吧。
2
话说回来,孩子磨蹭,应该是个太常见的现象吧,谁家娃不是天生的“蜗牛”呢?
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对时间的概念不清晰也没感觉,做事情也从来不追求快,蹲下来看着蚂蚁搬家在他们眼里是比赶着去幼儿园要有趣和重要得多的事儿。
再加上有些孩子就是慢吞吞的个性,要是家里有个急性子的妈,那气氛简直就能强烈到要时时点燃火药桶。
那孩子磨蹭就完全不需要改么?
这肯定也不行。
尤其是四五岁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并有了基本的社交活动,他们的心理发展阶段也已经可以来学习不少的规则和礼仪,这个时候很需要家长的引导。
当然,如果我们可以先耐心平和地接纳孩子们的发展规律现状,这可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平静理智地来解决问题。
拿我自己来说,在来回许多次的“风暴”之后,我也开始认真去观察和探究这背后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最后逐渐意识到,那不断重复不曾改善的不愉快的早晨,或许归咎于自己“管得太多,又教的太少”。
3
我们为什么会管得太多?仔细想想,下面这几个原因应该是最常见的。
我们往住急于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就像前面说的潼奶奶和潼潼的情节一样,我们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是因为内心的“等不及”和“不忍心”,才让我们忍不住替孩子做完了所有的事情。
我们似乎忘记了,孩子本来就比大人能力弱一些,我们觉得轻而易举的事情,对孩子们来说也许难度就大很多。
一味地以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达到或是靠近,其实是不太现实并过于苛刻的。
正是我们的“包办”,让孩子丧失了一次又一次感受时间的机会,也让他们在心理上形成了依赖,产生“反正最后有人给我搞定,我磨蹭一会怕什么?”的侥幸心理。
我们总担心孩子做不好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感觉,觉得小时候时间过得慢,年纪越大,越感觉时间飞逝。这是因为孩子们的时间感与咱们成人不同。
所以,当我们总嫌弃娃做事慢时,没准他们的内心戏其实是:
“我已经觉得自己够快了呀~”
再加上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阶段,所以做起事情来难免有些“笨手笨脚”,咱们催他们快点,没准他们的内心在嘶吼:“孩儿真的做不到呀~”
时间感知上的错位,再加之仿佛故意放慢的动作,都会加速我们内心的焦虑,会让我们觉得等待的时间倍感煎熬。
“孩子根本做不好,这样是在浪费时间”这样的念想慢慢在蚕食我们的内心。
最后,我们根本没办法忍住别插手,往往推开孩子亲自上阵。
我们总喜欢替孩子决定一切
有没有想过,孩子们磨蹭有时候是因为他根本就不喜欢做某件事呢?
记得有朋友跟我抱怨过,之前看书上写着,要治孩子的磨蹭病,就得给他们列个任务清单,让他们明确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可是,她辛辛苦苦给孩子做好了这份“to do list”,孩子却根本不买账、不执行。
其实,学习时间管理这件事,就是为了要让自己成为掌控时间的那个人。
可是,当我们替孩子决定好一切之后,他只能感到一种对生活的“失控感”。
所以,任务清单也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做某件事情的意义和必要性,并切实考虑到孩子的性格与能力来安排时间。
我们总喜欢牺牲一切时间来满足孩子
我有一个朋友,每天都要早起一个小时,给女儿小贝熬汤做早餐。
闹钟都响了三遍,还不见孩子起床。朋友不断从热气腾腾的厨房奔到房间催促小贝。终于被叫起来的小贝左蘑菇一下,右蘑菇一下,眼见着要迟到了,还在沙发上葛优躺。朋友已经忙得要飞起来了,一边帮女儿带饭,一边将早餐胡乱往嘴里塞。
很多时候,她会跟我们抱怨,为什么女儿就看不见她的忙,不能主动来分担一些事情?
“因为你早起的那一个小时,她根本不知道呀!”另一个朋友吐槽。
是啊,我们总习惯用自己的一切时间换取对孩子的迁就,我们藏起的那份牺牲,并不会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时间。
他们根本无从知晓,他们磨蹭掉的,是别人在尽力付出的时光。
4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症结在于“管得太多”,我开始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来。
但孩子对于比较抽象的时间概念理解尚浅,完全放手只能带来不可想象的混乱。
如何针对“教的太少”这个问题,帮助孩子找到一些时间管理的好方法呢?
为了改变每天早上催促潼潼出门上幼儿园的状况,我也阅读了不少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希望找到可供参考的办法。其中有一些方法经过亲测之后,发现真的有效,所以一并总结分享给大家。
- 加强孩子的时间意识
对于还未形成时间概念的小孩子,应该在我们与孩子的对话中,有意识的带上时间要素。
比如 “起床啦”,可以换成“7点了,该起床啦”。
“快点收拾出门”,可以换成“10点的时候要出门,我们要提前准备好”。
孩子不认识钟表的时候,也可以指着表针对他说,“等短针指到数字6的时候,我们就要吃晚餐啦”。
还可以在家里的每个房间都放一个时钟,或者沙漏,帮助他们认识时间,更加具体化的感知时间的流逝。
为了让潼潼知道一分钟有多长,我好多次和她玩过从1数到60的游戏,每次数完我都会告诉她,你看这样一分钟就过去了。
很长一段时间,她痴迷《小猪佩奇》,动画片每集五分钟。我会告诉她十分钟,就是你看两集《小猪佩奇》的时间。
- 让孩子自己承担磨蹭的后果
潼潼一次不经意的提问,点醒了我。
有一次,我一边和潼潼说着快点,一边抱怨说:“咱们马上要迟到了!”
潼潼正在穿鞋,突然扬起小脸真诚而疑惑的问我:“妈妈,迟到是什么意思?”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对于一个还没有什么时间观念,只活在“现在国”的小娃来说,她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是“迟到”。
一方面我没跟她好好聊起过这个词,另一方面她真心未曾体验过“迟到”的后果。
不论是早教课、兴趣班还是幼儿园偶尔的几次迟到,老师都不会严厉地批评或者惩罚,所以她也不知道迟到有什么不好的。
直到后来有一次,带她去看儿童剧,是她特别喜欢的灰姑娘。结果因为她出门太磨蹭,导致我们错过了开头一大段的表演。进门后她很快发现故事情节已经落下了不少,她脸上开始有了深深的遗憾。
我想,那是潼潼第一次真心感受到迟到的影响。
还有一次,我们本来计划等她午睡之后去科技馆转一转,结果又因为她的磨磨蹭蹭,导致到了后发现科技馆已经闭馆不再售票了。潼潼一边往大门走,一边恋恋不舍地念叨着:“为什么不卖票了呢?”,失落的表情溢于言表。
等她的情绪平复之后,我也趁机再次向她说明了迟到带来的麻烦。
从那几次感受到了磨蹭带来的自然后果之后,她自己也开始有触动和变化。
- 和孩子一起列任务清单
列清单的好处,是将孩子要完成的任务可视化,也是将大任务进行拆解的一个好方法。有了前面提到的那个朋友为孩子列清单失败的教训,我改变了一下策略。
因为“灾难现场”的重点在早晨,所以我决定和潼潼用她最爱的“画画”方式,做一份晨起任务清单。
我先让潼潼回忆了一下,早上出门前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并在纸上画出来。
一听要画画,潼潼来了兴致。很快,她在纸上画出了穿衣服、刷牙洗脸、喝牛奶、整理书包这几项任务。
我告诉她:“早上妈妈也有自己要完成的这些步骤,妈妈也很忙,所以咱们来看看哪些任务是潼潼自己可以完成的,并用粉红色的彩笔把它们标出来。”
接着,我试着帮潼潼拆解任务,比如穿衣服可能包括脱掉睡衣、换上外出的衣物、穿上袜子、穿上鞋子、穿上外套几个步骤。潼潼一一把它们画出来,并且标注出哪一个比较复杂需要妈妈帮助。
一套清单画好之后,潼潼不禁自己感叹起来:“原来,早上得做那么多事儿呀!”
“是啊,所以我才总和你说快一点,否则还真完不成呢!”我借机说道。
这张潼潼自己画的清单,让她在执行起来积极性也颇高。每完成一项任务,我都会提醒她,去清单下面的格子里画个对勾。
- 用小奖励,鼓励孩子执行任务清单
潼潼对于那张清单的兴趣,维持了半个多月,便逐渐冷却了下来。
我突然想起她之前做raz的线上阅读时,有一个通过阅读收集星星,再用星星买装备建造机器人和火箭的奖励机制。
别看这个不起眼的小游戏,还真的挺能促进潼潼阅读的积极性。
所以我也借鉴了这个方法,告诉潼潼,当一天所有的任务都被打上勾之后,就可以获得一枚贴纸,一个月集齐所有贴纸,可以在月末额外奖励一次短途旅行。
略施小计之后,潼潼的积极性果然又恢复了。几个月之后,她已经可以不用通过奖励,自己快速搞定所有准备工作,开开心心地出门去。
- 多用倒计时法
相比起早上的忙碌,晚上的时间要显得闲适许多。但结果往往就是潼潼玩得high过了头,洗澡睡觉的时间一拖再拖。
我用“倒计时法”改变了对潼潼的“一催再催”。
比如潼潼一画起画来就很容易忘了时间。每次我会先和她聊一下画完画之后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喝奶、洗澡、刷牙、睡觉。
接着跟她约定一下画画的时间,比如我们一个小时之后要去喝奶,在还差15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会开始和她玩“五分钟倒计时”的游戏,每过五分钟提醒她一下。
这样一方面对她有一个预告,不会让她在结束时觉得太过突兀,另一方面,也让她对时间的流逝感受更深更具象化一些,帮助她更好的掌握时间。
- 让孩子为家人策划一场生日会
去年冬天,我和潼潼一起准备了潼爹的庆生会。在生日前的两周,我和潼潼开始讨论、准备礼物,并制定了一份筹备流程。
按照这份流程,生日前一周,我们一起在淘宝上选购布置用的气球、彩带,潼潼画了请柬,邀请爷爷奶奶来参加;生日三天前,我和潼潼一起到蛋糕店预定了生日蛋糕;生日前一天,潼潼给爸爸画了生日卡片;当天,我和潼潼按时去取蛋糕。
通过一起筹备生日会,潼潼对于完成一个大目标,要如何去做计划、分配时间,并且按时完成,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对于学习时间管理也有明显的帮助。
当然,即便将搜集来的方法都用上一遍,孩子在大多数时候也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样“迅速”,要让住在“慢慢国”的小娃达到咱们的标准,估计也是为难了他们吧!
别忘了,咱犯起拖延症来也是无药可医呀~
5
每当我催娃催得忍无可忍时,心里就会想起那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想着这样的内容,焦躁的心情也逐渐降了温。
但话又说回来,理解归理解,我们可以配合着孩子,放慢自己的脚步,但是内心里要教会孩子时间管理的方法这个脚步却不能停歇。
毕竟,只有做时间的主人,才能做人生的主人。
那些你不曾辜负的时光,也不会辜负你。
作者:林小暖bella,香港浸会大学硕士,前资深媒体人,国际认证婴儿安抚师、睡眠咨询师。专注睡眠科学、中西教育、亲子阅读、旅行游玩、儿童心理、自我成长、好物评测、品质生活等话题。公众号:askbabysleep。原标题:每一个磨蹭的孩子背后,都有个“管太多”的爸妈
编辑:刘韶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