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发脾气了:“讨厌妈妈老是赢我!”

作者:涵妈育儿 08-01阅读:2691次

对于孩子争强好胜,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十分在意输赢是有原因的。

孩子为什么会在意输赢

1、先天的气质上的差异


先天气质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脾气秉性,孩子的气质差异是先天的,比如新生的宝宝有的比较好动、爱哭,但有的就比较安静。这个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引导的是孩子后天养成的性格。

2、模仿父母处事态度


除了气质上的先天差异,家长的行为也是影响孩子的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家长有时候不经意的表情,和别人争执的行为等等,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素材,所以在对待输赢的看法上,可能孩子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父母的态度的。

3、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


气质上是天生的,但性格中有很多成分是生长环境带来的,所以在孩子过分在意输赢的这个问题上,家长们是可以通过后天引导来改变的,而不是说这孩子从小就好胜心强,就认定孩子长大了也一定会争强好胜,不仅放弃引导,甚至放纵他的性格缺陷。


其实仔细想想,有时候我们在对待输赢这个问题上的态度,确实给孩子做了不好的示范,比如孩子成绩单漂亮,就会获得更多鲜花和掌声,更多关注度。成绩单不突出,绝大多数孩子会得到埋怨和指责,却不曾想过,输掉的孩子更需要肯定和鼓励。

所以,这种教育理念下的孩子一般会有两种趋势:成绩突出的孩子,因为一直在金字塔顶端,得到过度关注和肯定,抗压能力和对挫折的认知说不定反而没有不那么优秀的孩子承受能力强,而不那么优秀的孩子,容易会缺乏自信。这两方面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我们都太想孩子赢了。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是小事,不在意,但长此以往,孩子情绪上的发泄得不到重视,就很容易导致孩子有过激的行为。


赢就是一切么?

前段时间发生的山东一中学的长期考第二名的同学杀了同班第一名的案件,至今想起都心有余悸。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雪宫中学初三四班的秦子康同学,真的由第二名变成第一名了。因为他真的杀了原本第一名的马自然同学。


2018年6月5日,秦子康拿着刀事先埋伏在马自然家楼下。18时50分,马自然从楼门口出来。秦子康一个箭步冲上去,挥手就捅。13刀。刀刀致命。


而这件事之前,秦子康曾经警告过马自然。“会考你必须考4个B。你如果考得比我好,我一定杀了你。”

马自然第一时间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家长,家长听后吓坏了,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于是马上上报给了学校,但学校采取的方式是批评教育,数落了几句秦子康,并没有深究。

考试结束,秦子康依旧是第二名,他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嫉妒之火。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他赢了吗?

孩子在意输赢,这是一种竞争意识,我觉得这种意识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比赛结果而不是过程上,才是真的问题。太在意输赢的孩子,会比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时间长了,就会很难和其他的小朋友相处,也比较难跟环境融入。

想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对输赢的看法,首先家长要自己看淡输赢,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比输赢更重要的,是对待输赢的态度,赢不是一切。

家长必须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家长们应该怎么培养孩子

正确的看待输赢呢?

这里有一些方法:

1、家长们要接纳自己的孩子不完美

孩子输了闹也好,生闷气也好,其实都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希望的是你去关心一下,他们心里可能在说,我输了,我不开心,可我希望在爸爸妈妈心里,我永远都是最好的。家长们一定要及时给予适当的疏导,理解孩子不完全是无理取闹,而是在表达情绪,要鼓励他相信自己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2、家长们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孩子们会过多的在意输赢,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家长们的态度,孩子对客观存在的游戏规则其实并不能全部接受,他们可能更容易享受赢得游戏或者比赛所带来的巨大愉悦,热爱这种成就感,如果孩子赢了就会得到你的肯定和称赞—“宝贝你真棒”,但输了却没有爸爸妈妈的鼓励,甚至会遭到埋怨,这就会更加刺激到他自身对于这种“赢”的渴望,并且沉迷于此


3、告诉孩子过程比结果重要

要告诉孩子,比赛,就一定会有输赢,家长们要更多的看到孩子的进步,也要多赞美他的进步,要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虽然你输了比赛,不代表你不好,并且跟自己比,你已经比上次好很多了,你有非常大的进步,你要有自信,下次会更好,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

4、通过其他的途径让孩子理解输赢


比如,有时候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我会和暖暖一起读绘本,缓解她的情绪,有一次我和暖暖一起看了绘本《谁是第一名》, 暖暖特别高兴,通过这个故事她知道了,每个人眼中的世界竟然是那么的不同,每个人的理解都道理,角度不一样,第一名的标准就不一样了。这样的电影、动画片也不少,我们也可以避免说教,通过这样的故事展现给孩子,输赢不是生活的全部。


教会孩子接受输,你就赢了

暖暖马上要上小学了,之前我一直比较松弛,觉得学习习惯可以自然培养慢慢发展,对她没有过多要求,但最近这种升学的焦虑真的是不自觉就涌上心头,会担心她的适应力,学习能力,会担心她去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一次次的考试后能否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当然也渴望她每一科都有好成绩,考试的每一道题目都会做,可是我明白,一切不会那么完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是完美小孩。

今后的学生生涯,她肯定会因为很难的题目都做对而沾沾自喜,也一定会面对考砸了的成绩单而懊恼。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享受到“赢”的喜悦,也要让孩子认知到“输”的坦然。我们可以更多地问及孩子在游戏或者其它竞争中的感受,让他关注名次之外的成就感,也可以情景重现,模拟孩子遇到的问题,帮他真正解决问题,看重解决问题的而过程,而不是结果,也让他觉得输了没什么,即使输了,我也掌握了一项技能,或者我得到了妈妈的拥抱。

有句话说的好:教会孩子接受输,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