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输就开始闹脾气,现在输不起的孩子将来也赢不了!

作者:宝贝方舟 08-01阅读:900次

邻居前几天向我“吐槽”,说她的6岁女儿好像太“玻璃心”了。

问了才知道她家女儿最近学会了下跳棋,一招一式还挺靠谱,不禁引来家人对她的称赞,夸她聪明之类的,孩子自然沾沾自喜,自己都觉得自己很聪明。

但是有赢就有输,家人也是让着她,偶尔赢她一次,孩子立马受不了,眼泪哗哗就下来了....妈妈耐心跟她解释要玩游戏就讲究游戏规则,输了才有进步的空间,以后会下得更好,虽然当时她貌似听懂了,等到下次玩输了,又不禁掉下眼泪来.....

“这才6岁啊,得失心就这么重,长大还得了?!”邻居很发愁。

当孩子有了“竞争意识”,渴望比别人做得好,获得夸奖和赞许,是孩子迈向成长的一个标志。

可是,现在有很多孩子,争强好胜却输不起,一旦别人做的比他好,就爆发各种“小情绪”。

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是:想赢,是成功者的特质;而输不起,则是失败者的通病。

记得之前,《钱江晚报》报道了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因为竞选班长失败而绝食的新闻。

这位孩子仅是因为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班长,可到四年级的时候,在竞选班长时落选了,就接受不了,闹脾气、不愿去学校,然后绝食,后来更是休学一年,并接受心理治疗。

其实现在由于家长的“溺爱”、过度保护,很多孩子现在普遍变得“输不起”。

大到成绩不好就自杀:

小到一遇挫折就哭闹:

画没画好,就把辛辛苦苦画了很久的画撕碎;

在游戏中输了,却不认输、发脾气,甚至退出不再玩;

发现自己钢琴弹得不如别的小朋友好,干脆就放弃不学了

……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的求助信:

李女士的孩子才读幼儿园,嫉妒心却很强,尤其看不惯别的孩子得“小红花”,只要是别的孩子得到“小红花”,他就闷闷不乐,不愿跟小朋友玩。

更可气的是有一天同班的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幅画,得到了老师的一朵小红花。李女士的儿子就不开心了,下课之后,他直接就把那位小朋友的画给撕坏了,导致小朋友“哇哇”大哭。

孩子想要赢,是因为孩子有很强上进心,但是因要强而变得“患得患失”,只想赢而无法接受输,甚至对别人的成功抱有深深的嫉妒和敌意,这就成了“输不起”了。

“输不起”的孩子往往:

脾气往往很差

一旦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就会抵赖、哭闹、撒泼,甚至还会耍赖心怀嫉妒、敌意,比如踢倒别人搭的积木,这样的孩子人缘也会变差,人缘差了,做事情也不会得不到大家的拥护。

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输不起的孩子每次失败后,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时间长了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抑郁,甚至轻生。

人格、品行会受到不良影响

如果太过于看重输赢,孩子的价值观就会出现扭曲,就会为了赢而不择手段。

“名嘴”白岩松曾说过:“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赢,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漂亮地输。”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及“不怕输”的精神?

1、家长做到鼓励但不帮忙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好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每当看见孩子遇到什么困难,就开始焦灼难安,赶紧上前保护或者帮忙,这样孩子便失去了面对困难自己处理的能力。比如孩子蹒跚学步摔倒时,如果不严重,不必着急忙慌地去扶,而是温柔鼓励,让孩子自己站起来……

2、不鼓励孩子盲目竞争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输不起”的背后,都是父母“输不起”。

有的家长很喜欢把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作对比。“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又考了第一名,而你.....”

“别人家的孩子钢琴已经过了十级,而你……”无形中给孩子暗示:“只有别人强,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还有些家长总把”输赢观“带给孩子,只要孩子表现稍好,就竖起大拇指:“儿子真棒!太聪明了!”结果,一味的夸赞让孩子沉浸于“我最棒”的思想中,无法接受失败带来的心里反差。

3、教给孩子正确的输赢观当孩子因为“输”而感到失望、郁闷之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安慰和鼓励,“一次失败并不能证明什么,只要尽力参与,吸取经验教训,以后就更有成功的把握!”

赢了之后,要让孩子关注对方的感受,抚慰对方。此外,要引导孩子多参加团队活动,培养协作精神,学会合作。

如若孩子因输而耍赖,借此告诉孩子:任何事情有赢必有输,输不可怕,也不丢人,输了之后仍然坚持的孩子,才是最坚强、勇敢的。

吴京说过一句话:“我从不害怕从头开始。”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教会孩子“输”并不可怕,拥有“输得起”的自信,以及应对失败的积极态度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