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小学习独处,这将决定今后人生的层次

作者:大J小D在美国 08-03阅读:5180次

这周一是小D幼儿园的成长与改变典礼,家长们纷纷回顾这一年在学校的收获,大家都不约而同聊起了幼儿园的一个有趣传统。这倒也提醒了我,觉得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外出玩耍后回到教室,老师都不急着让他们进去,而是在教室过道里,大家靠着墙壁坐好。然后老师就会蹲下来,一个一个地问孩子说,“今天的教室里有橡皮泥、水彩画、水池、积木和厨房,你想去哪里玩?”

孩子们自己会告诉老师想玩哪个,然后才进入教室。但有时候,有的孩子会说,“我也不知道玩什么”。没想到,教室里还有一个角落,就是安静角,不知道玩什么的孩子们可以先去那里呆一会,直到有了决定后再行动。

我记得自己当时第一次去做家长志愿者时,出于好奇就特地坐在那个安静角,然后我就和那边的一个小女孩Bea聊天,“你看,Dorothy在那边玩水,你要不要和她一起啊?”,没想到,女孩一脸认真地和我说,“不用啊,我还在思考,每个人不需要非做和其他人一样的事情,关键你要想清楚自己喜欢和想做的是什么”。

我当时听完,心里不禁“哇”了一下,孩子真的是天生的哲学家啊。果然,没过多久,Bea对我说,“我想我想清楚自己想要玩什么了,我今天想画画”,然后一溜烟地坐到了画画的桌子旁。

那天分享的时候,几乎每个家长最初的反应都和我一开始一模一样,觉得好玩又不可思议,老师们竟然有一段时间不给他们安排活动。

但一学期结束后,我们都明白了幼儿园这么做的初衷,就像园长当时说的,“学会和自己相处,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多少成人都做不到,因此我们更需要创造机会,从小培养孩子这个能力,会独处的人今后的人生一定会更不同”。

的确,这么一件小事道出的是我们的一种思维惯性,小时候我们被教育“生活需要过的充实”,于是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生活都是被父母安排的“很充实”。

慢慢地,我们心里就有一份“怕”,害怕无所事事,害怕一个人,害怕无聊寂寞。成了父母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希望替孩子安排事情,其实本质反应的恰恰是我们内心的怕。

但这份怕变成了阻碍孩子自主成长的绊脚石。想想我们帮助孩子生活丰富多彩时,最常说的那句话是不是和我当时说的一样,“你看,XX在玩,我们也去吧”。不是说不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同伴们做什么,但我们也需要接受孩子这个当下就不想和同伴们一样,就想一个人先静静。

融入是优点,但敢于独处更是难能可贵。想想我们这一代多少人都是被“别人家孩子”所累,做了为人父母后,又被“别人家父母”所累,就是没有勇气像那个小女孩这样说一句,“我们不需要非和其他人一样”。

而且,更加关键的是,从小到大被安排好、被督促长大的孩子,会大大削减内驱力的培养。反正总有人替他们做,那么自己自然就不会有动力主动找事干,更加不会去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反正这一切都会有人告诉他们,唯独不是自己。

嗯,看到这,估计你们会和我当初一样有个困扰,道理听上去都挺对,但关键落实怎么做?这和给予孩子及时回应,建立安全感矛盾吗?

其实不矛盾,就像画画时的留白一样,在确保高质量陪伴的前提下(请大家注意前提),每天保持一段“无聊”时光。

回应的艺术

前几天分享的《通过延迟满足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多少父母用错了?》,有位妈妈留言就提到,娃性子急,不知道怎么办。其实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关于回应的艺术的例子。

我一直是提倡对于孩子的需求要无条件响应,尤其是孩子生命的头三年,他就是通过我们抚养人的反馈来逐渐形成对自己和外界的认知。当孩子可以认识到自己是无条件被爱着时,他们就会有更高的自尊自信和更足的安全感。

但无条件响应,并不意味着人盯人。所谓无条件响应,这里面有几大元素:行动响应、语言响应和响应时间。从孩子刚出生一直到3岁,我们可以逐步慢一拍:从“第一时间行动响应”、慢慢过渡到““第一时间语言响应,然后根据正常的节奏进行行动响应”、直到最后“鼓励孩子自己行动”。

这个回应的速度,孩子还是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接纳了,但这样的一个缓冲,就是在帮助孩子创造生活的“留白”,让孩子慢慢开始适应那个片刻“要靠自己一个人”的感受。

慢慢地退出

小D两岁前,在陪玩的过程中我会侧重培养她的各种玩耍能力。两岁后,我就会有意识地给她的生活留白,一开始,她是不适应的,准确地说,我也是不适应的,这是我就采用了缓慢退出的策略。

选择一个她最喜欢玩的游戏开始,然后我会坐在离她稍微远一点点的地方,看着她玩,但这时一定要控制自己想要指导夸奖的欲望,更要控制上手帮忙的欲望,就是离她一定距离静静地看着孩子玩。

一开始,这样的状态不会持续很久,她自己摸几下马上就会要求我一起玩了,没有关系,我也马上回应。但只要我们有意识时不时提供这样的机会,孩子就会越来越习惯于父母“缓慢退出”的过程。

很多时候,说孩子不会自己玩的父母,把独立玩耍看成了“0”和“1”的关系,却忘记了,从“0”走向“1”是有个逐步退出的过程的。

之后,我就会和小D在两个平行空间,但要确保自己的心还在。比如我家是半开放式厨房,有个窗口我探出脑袋,游戏垫上的小D就正好看到我。

她自己玩了一会就会想到我,开始大喊,“妈妈,妈妈”,这时我就会探出脑袋对她回应,“妈妈在呢,小D在这里玩,妈妈在厨房忙”。一开始,其实说完这句话,我就必须出去陪小D玩了,但这样的缓冲就是让她明白,妈妈不在身边,自己也能玩,没什么大不了的啊。

这就是第二步,让孩子体会到,即使物理距离上父母不在身边,父母的心还是和他们在一起的。

现在小D也会和我说,“妈妈,我无聊了”,我每次都会兴高采烈地回应,“那我们一起想想可以玩一些什么呢!”当我控制住“她需要我帮助,她不知道自己要干嘛”这个念头后,我真的发现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会找乐子。

小时候知道自己想玩什么,长大后就能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上班后就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反正父母/老板让我做的”,这就是内在驱动力萌芽的土壤吧。

现在的世界太喧闹了,我们成年人每天都在忙忙忙、赶赶赶,但其实有时回头看,我们也不知道在忙什么,只是不这样做让我们感到不安。仿佛忙碌这个状态可以掩盖我们真正内心的焦虑。

这份焦虑和不安也不自觉地影响了我们的育儿,马不停蹄地安排各种早教班、追着孩子后面各种催促、怕孩子无聊而买各种声光电的“笨”玩具,却唯独缺少了给孩子和自己独处的机会。

给每天的生活留白一点点,让孩子体会一点点的无聊,这不是偷懒或撒手不管,而是一种智慧。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外面的世界安静了,孩子才能学会静下来了,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听到自己的内心,才能了解自己。

适当无聊,学会独处,滋养的正是独立思考和内在驱动力!

大J叨叨叨

昨天分享的《反思|保护孩子,不要只剩性教育和安全教育了》又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共鸣,留言里分享了好多自己童年的故事,真的都是一些小事,但从此孩子关闭了父母们的沟通渠道。

大家除了看文章,记得去看看留言,对我来说真的很受益,“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但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有了对自己童年的察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父母。

昨天收到一个朋友圈截屏,又让我笑了好久(哈哈,笑点低的人就这样)。我把第三本新书叫做“在家早教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没有封笔哦。只要大家不嫌弃,我会继续写下去,就像@Missyueyue给我留言说的,“愿我们可以陪伴彼此到永远,老了的时候还可以聊聊小孙子小孙女,吐槽吐槽猪队友老头子”,想想很美好的呢~~

预售还在继续中,现在购买可以独家获赠《辣妈自我管理精进指南》,当当网搜“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即可预订。

推荐阅读

1、上周文章回顾

想让孩子自信,从鼓励臭美开始吧!

当妈这件小事,让我失去了职业竞争力?!

家家都有的密封袋,竟是认知启蒙的好帮手

喂,躲猫猫能否认真点?!|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问题

2、玩耍能力

心理学教授分享,怎样陪玩才能让孩子越来越聪明

角色扮演游戏好处多,当妈的一定要学学如何和孩子玩

聪明的宝宝会玩,聪明的父母会教(0~1岁玩耍能力)

越会玩越聪明,宝宝长大了,玩耍技能有没有跟着升级?(1~3岁玩耍能力)

3、日常陪玩

每天的洗澡时刻,藏着最棒的早教启蒙方法

6个月到3岁,这样带孩子逛超市,早教的钱都省了!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这样带孩子逛公园,效果比早教班好

炎炎夏日,这份在家放(jiu)电(ming)手册要了解一下吗?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的作者,微信公众号: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