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磨蹭不是病,家长的催促才要人命!
——娇妈
“你怎么还在玩手机?作业写了吗?”
“没”
“那还不快去写”
“等会儿”
“等、等、等,你都等多久了?一个小时都过去了,就一直玩手机。”
“哎呀,我知道了,你烦不烦啊?”
“烦,烦是吧?砍死就不烦了”
说着,她从厨房拿了把菜刀追到了客厅。
男孩见状,赶紧躲回房间锁好门,并立即报警:警察叔叔,有人在家拿刀要砍我,你们快来,我妈失控了······
以上情节,你以为是出自小说或电视剧?
不,这一幕是发生在辽宁鞍山市的真实事件。
妈妈因为孩子拖拉、磨蹭,一催再催,直到突破心理阈值,彻底失控。
所幸,警察及时赶到,避免了一场因冲动而产生的伦理惨剧。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端案例。
可是,却直射出当下广大家长的共同心头痛:孩子磨蹭、拖拉,怎么办?
前些天,央视转播了BTV科教频道的一档育儿节目《记忆2016》,其中有一期节目通过情景剧的方式对孩子磨蹭的因素进行剖析,并给予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在这里,娇妈根据节目内容,再综合儿童教育心理和平时接触到的案例,给大家进行全方位剖析和总结。希望家长们可以从中受益并解惑。
首先,造成孩子磨蹭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自身的因素,也有父母教育出错的因素。
罗列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儿科医生和科学家已经发现,磨蹭其实是孩子的成长必经阶段,是其生理节律的反应:
如1-2岁孩子的磨蹭,是因没有基本的时间概念,只活在当下。
2-2.5岁,孩子对时间稍稍有了一点概念,了解何为“先后”。
2.5-3岁,孩子时间观念飞速发展,分得清“过去”“现在”和“未来”;
4岁,能够描述出在幼儿园里干了些什么,但还不能具体说出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这一点孩子要到5岁才能做到;
6岁,孩子喜欢听过去的故事,不过,类似于半小时、20分钟之内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他们没什么感觉;
7岁,可以分得清时间概念了,可是却是成长磨蹭的高峰,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其实还没有接受在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此部分引用自国馆文化)
也就是说:7岁前孩子的磨蹭,是有其客观生理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对待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可通过定闹钟、或者充满仪式感地用特定音乐提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来让孩子感受“时间变化”、感受按时做事情的规律,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意识。
有句话说,太完美的家长,一定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的确,节目中的一个实验也间接证实了这点。
大人绑鞋带,只需3或4秒,孩子则需要多一倍的时间,甚至更多。
而当让孩子重新绑鞋带,孩子则可以比上一次绑得快。这就说明,孩子有时候的磨蹭,是由于对生活自理技能的不熟练。
为什么会不熟练?因为背后有完美的家长,事事替孩子做,于是便养成了孩子所谓做事磨蹭的习惯。
同理,学习上也是如此,当家长总是监督,孩子就不会自觉自发地完成作业,甚至在他的观念里,他会认为这是家长的作业。
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放手孩子,不要不忍心他因迟到或不写作业而遭到老师的惩罚。
只有让孩子去承担放纵自己的后果,他才能学会自律、学会责任、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写作业时,孩子一会口渴要喝水,一会尿急要上厕所······可谓花样百出。
有家长说,孩子专注力太差了。
其实,孩子写作业或做事过于磨蹭,未必是专注力差,更多时候,是因为他没兴趣。
没有兴趣,就会煎熬,就想时时逃避。
不信,你看他玩手机玩游戏时的认真劲,全神贯注,雷打不动。
面对这种情况,节目中的教育专家也提到:
培养孩子兴趣是摆脱他学习、做事磨蹭的最佳捷径。
如何培养?请陪伴孩子学习或引导他做某事时,尽量做到不吼不叫,及时鼓励。
专注力,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学习、做事的速度和效果。
如何判断孩子的专注力强弱呢?
下面这张是舒尔特表图册,请按顺序指出1-25。
5-7岁:30秒以下准确指出为优秀;46秒准确指出属于中等位水平;55秒以上,专注力有点差。
7-12岁:20秒以下准确指出为优秀;36秒准确指出属于中等位水平;45秒以上,专注力有点差。
那么,如果孩子专注力差,要如何培养提高他的专注能力呢?
1.寻找不同难度的舒尔特表图册,进行训练;
2.玩迷宫、图片找茬等能集中精神的游戏;
3.通过培养下棋、阅读等兴趣爱好。
孩子成长会有三个叛逆期,即2-4岁;7-9岁;12-17岁。这三个时期的孩子,在被父母要求做某事时,容易有逆反心理。需要父母拿出十足的耐心和宽容。
除了成长中遇到的三个叛逆期,还有一个因素是刺激过多、过强而出现的“超限心理”。
何为超限心理?举个例子——
马克·吐温有一次听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他决定多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准备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当父母认为孩子磨蹭而喋喋不休,不断重复一个指令时,孩子就会出现“超限心理”,处处与父母对抗。
因此,教育孩子,很多时候,需要学会点到为止。
点出问题,给予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去意识、反省和改正。
有的孩子,天生性子慢。
记得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去买花束,阿婆去找钱,交代5岁的孙子帮客人束花。
男孩动作很慢,老人怕客人等太久,就催促着他快点。
龙应台说:没关系,我有时间,让他慢慢来。
因为知道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做事呈现出来的状态就不同。
所以,她选择尊重孩子间的这种差异,并表示: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我想,为人父母,都应该和龙应台一样,面对磨蹭的孩子,拥有足够的耐心和这样的信念:
尊重孩子的个性,相信待到属于孩子的花季,他自会以自己的节奏和姿态绽放。
另外,有人说:面对孩子磨蹭,催促,是毒害孩子最深的毒药。
对此,我非常认同。
心理学上说,人的学习行为是由两套系统合成的,一套是躯体的,一套是心理的。
催促,只能使身体到位,却无法让心思到位。
再者,当你催促,毁掉的是孩子的自律性;
当你催促,毁掉的是孩子的自信心;
当你催促,毁掉的是孩子的判断力;
当你催促,毁掉的是孩子的时间观;
当你催促,毁掉的是孩子的自我认知力;
有人精辟地总结道:孩子的磨蹭不是病,家长的催促才要命。
所以啊,当你忍不住想要催促孩子的时候,请先深呼吸,告诉自己:我不能毁掉孩子。
当孩子磨蹭的时候,尽量尝试去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尝试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尝试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尝试透过孩子的行为现象去探索背后的教育本质,进行针对性教育。
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因为你的正确引导感受到你的尊重、爱、信任和用心,从而做到对自己负责。
你可以,TA可以!
共勉!
————————微信公众号:娇娇妈(ID:jiaojiaoma8);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只为让您在路上少走弯路,做个最懂孩子的好妈妈。注: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