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
“……”
“爸爸,为什么妈妈的胸部比你的大呢?”
“……”
“妈妈,你有小鸡鸡吗?”
“……”
”
听到这些问题,各位父母们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扎心感呢?是不是又想起了面对这些问题时支支吾吾,不知所措的窘迫感?
▲《托儿所》第2期--《小鸡鸡的故事》让“羞羞”的知识不再难堪的绘本(上)
其实啊,这是大部分中国父母们的常态,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有关于“性”的提问时,总是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回应,“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成为了最常见的搪塞。然而,父母因为害羞而耽误了孩子的性教育是万不可取的。
▲图片截至网易研究局官网
网易研究局的数据显示,性侵已遍布至少30个省份,几乎每天都有1名孩子在受到性侵,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你还敢“浑水摸鱼”吗?
性教育启蒙从孩子刚出生就应该开始
“
“我家宝宝才1岁,连话都说不利索,跟她说她也听不懂。”
“2、3岁谈性还是太早了,再晚一些吧。”
……
”
可能是思想观念的影响,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性教育总是犹豫不决,唯恐教育过早把孩子教歪了。可其实,儿童性教育从来没有“过早”一说。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孩子们从一出生就开始建立对于各项事物的认知,其中自然也包括性认知。
▲《小鸡鸡的故事》绘本局部
此时如果父母们一味地避而不谈,反而会让孩子因为好奇而在日后做出一些伤害到自己或他人的事情。
另一方面,性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期的性概念灌输对后期的深入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试想一下,一个“等他长大了就知道了”的孩子,在被突然告知“你不能让别人碰你的乳房/小鸡鸡”时,会是什么感受?“什么是乳房/小鸡鸡?为什么别人不能碰?那我可以碰别人吗?……”对于一头雾水的孩子,父母谈再多大道理也只是对牛弹琴。
▲《小鸡鸡的故事》绘本局部
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是天真纯粹的,“性”在他们眼里,就和眼睛、鼻子;吃饭、睡觉一样,是十分常规的、对于这个新世界的一种认知而已。父母们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揣测孩子的心理世界,更不要因此而错过了从孩子出生就应该开始的性教育。
性教育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保护
许多父母都是由于近期频发的性侵新闻才意识到了性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性教育远远不止一种好处。
1
端正孩子看待性的态度
现在有不少男孩子,总是喜欢恶意地调侃女生。最常见的就是体育课上,男生们盯着跑步的女生,对她们的胸部发表谈论。这其实是不正确的性教育导致的。
如果父母们从小就告诉孩子,女性的乳房是哺育的象征,应该受到尊重。那么,男生们就会少一些肆意的调笑,女生们也会少一分被羞辱的感觉。孩子们对性的态度可以很大程度上地影响他们自身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健康。
2
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就像《spotlight》里的孩子们受到牧师们的性骚扰,却在起初无人知晓一样,许多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都不会在第一时间将被侵害的事实告诉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受到了性侵害。有些孩子会想:既然别人可以摸我的头发,那么摸一摸别的地方也是可以的吧?
而早早地学习了性知识的孩子就“聪明”多了,他们知道哪些地方是可以被触碰的,哪些地方是绝不允许被触碰的;即使受到了侵犯,他们也可以及时地告诉父母,真正做到了有意识的自我保护。
3
规范孩子的性观念与性行为
有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的犯罪数量已经占到了总犯罪量的70%,其中30%以上都是性犯罪。
微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教会了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却无法教会别人不来伤害她。”性教育不仅是让孩子能够保护好自己,也是让孩子学会不去伤害他人。
自然生长式的教育很可能让孩子看坏样学样,养成不正确的两性观念,对其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父母是孩子最值得信赖的老师
即使有那么一些家长已经意识到了性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迈出第一步,又遇上了难题:
“
“感到羞耻,不知道如何开口怎么办?”
“没有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知识储备怎么办?”
“不知道如何把握和孩子谈‘性’的尺寸怎么办?”
”
本期《托儿所》节目中,托德老师结合经典的绘本从心理学角度给您专业的分析指导,让你在和孩子谈及羞羞的知识时不再难堪
《小鸡鸡》绘本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性教育干货:
1
宝宝怎样认识性别?
2岁以上的孩子,尤其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当她/他发现别人和自己不同时,他肯定会问父母,比如,为什么男孩儿可以站着尿尿?女孩儿为什么没有小鸡鸡?
这时告诉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关键就在于“小鸡鸡”,孩子是很容易接受的。
《小鸡鸡》这本书用图画直白地告诉他们,区别男孩和女孩的关键点不是服装、发型、性格而是性器官。而性器官是个人的私密部位,自己既要好好清洁它又要好好保护它。
2
如何自我保护私密部位
提到自我保护,这也是托德老师极力想推荐这本书给家长的原因。因为它把“自我保护”这部分讲的太高明了。
画面中对孩子有恶意企图的人被画得很和善,但是他的影子却有邪恶的形状。
估计大部分孩子看到这幅画面都会产生警惕,但又不至于破坏他们的安全感。这会让孩子明白,可能对我们动歪脑筋的并不一定是那些长相凶恶的人,反而有很多看起来很和善。
给孩子看过这本书之后,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以后陌生人给你糖果,你还敢吃吗?相信大多数孩子会选择拒绝。他们会知道,自己和别人的界限在哪里,从而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父母们一定要记得从小提醒孩子,“不要让别人触碰你的乳房/下体”“如果有人摸你,你一定要回来告诉爸爸妈妈”……反复强调孩子对于隐私部位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3
适合孩子的生命教育
最后,绘本还附带了生命教育的内容。
从爸爸妈妈发生亲密关系,到妈妈的子宫里孕育出胎宝宝,再到妈妈生出宝宝的主要过程,孩子对自己是怎么来的很感兴趣,家长大可不必躲躲闪闪、含糊其辞,看着书直接给孩子解释就好,要尽量用科学的术语来回答,给孩子建立一个完整的性知识体系,不用刻意避免提及性器官。
其实,在孩子的眼睛里,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样,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他们希望了解这个器官,就像了解自己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一样。在孩子眼里,这只是一个科学道理和美妙的阅读过程而已。
我们要明白,“性”是与生俱来的,并且伴随孩子的一生。性教育包含了性别与尊重/爱与生命/情感与责任/道德与法制的教育。一个具有健康的性观念、懂得科学的性知识的人,才能成为更加自由和快乐健康个体。
如果你仍然对如何用绘本来进行性教育一知半解,那么欢迎您关注我们的节目《托儿所》。上述提及的两本绘本在《托儿所》的节目内容中均有涉及,绘本讲了什么故事?故事背后反映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如何使用这两本绘本来帮助孩子了解性教育?托德老师会一步步地告诉你答案。
《托·儿·所》系列节目之“绘本里的心理学”,是由全国首个将父母育儿理念与孩子心灵成长相结合的音视频内容平台“芝士童蒙”和儿童心理学博士托德老师联合打造的国内首档儿童心理解读短视频系列节目。
在这里,托德老师将结合当下经典绘本,揭开父母与孩子心灵沟通的秘密,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语言。
让家长们在陪伴孩子完成亲子共读的同时,实现父母与孩子心灵的共同成长。
每周五,托德老师会在芝士童蒙,与您一起探究每一个儿童问题背后的心理学答案,暖心陪伴孩子成长。
芝士童蒙签约讲师 托德老师
郭锐(托德老师),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美国科学教育协会特聘心理治疗教练。拥有十余年心理咨询临床经验,长期致力于心理学学术研究及心理学应用和普及推广,参与多项国内外青少年心理疾病课题。累计已为300万家庭解决儿童问题,著有《托德老师讲儿童行为心理学》、《心理学家的育儿私房笔记》等作品。
文案 | 芝士小夫君 芝士小朋友
编辑 | 萍鹅 封面 | 橙子味的甜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