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他和父母以及哥哥瑞恩、姐姐露西生活在加州。
作为运动型的孩子,他对游泳尤为感兴趣,为了满足小儿子的这一喜好,父亲会在每周抽出两天时间带孩子前往游泳馆。
这天巧好爸爸休息,没有预约就提前带乔来到了游泳馆,可惜今天场馆消毒,不对外开放,看着儿子失望的表情,爸爸脑洞大开,竟然决定带儿子去附近一个野外的流域,那里环境宜人,而且有一个天然的水坝,虽然没有保护设施,但有爸爸呢,怕什么?
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爸爸带着乔先回家取了更完整的游泳设备,又同时拉上妈妈(哥哥姐姐都去上课外班了)。
有了父母的双重保护,乔的安全问题看起来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
畅游了整整一下午,乔和爸爸妈妈都很累了,回家后妈妈只给一家人叫了外卖。
凌晨时分,妈妈被乔的声音惊醒,通过询问,孩子只说肚子痛还没表述明白,就一口接着一口的呕吐起来。
看着孩子遭罪的样子,妈妈不敢怠慢,立即喊来了爸爸,安顿好其他人,带乔赶往医院。
经过连夜抢救,乔暂时保住了生命,但是并没有完全脱离生命危险,还要等待后期观察。
乔的父母很悲痛,他们认为是外卖出了问题,可医生诊断的结果却是因为溺水导致。
这怎么可能呢?
乔的父母根本无法接受这种说法。
一家人在一起,一切看起来都没有任何问题啊。
但很可惜,乔真的因为溺水差点死亡,在医学上被称为 “干性淹溺”。
也就说 乔的病因不是在水里,而是在岸上。
再解释的通俗点,就是乔在水里被淹后,出于本能屏住呼吸,这样做的同时也会造成反复的吞水,当喉痉挛防止水进入到肺内的功能逐渐减弱后,水自然 就进入了肺内。
这种情况在早期表现并不明显,尤其是小孩子,对于自己的身体不适也感觉不出来,很容易延误了治疗的时间,只需要数小时后,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通过乔的悲剧,我们提醒父母们,当我们决定让孩子投入泳池的怀抱时,就一定要随时关注孩子的身体状态,如果发现孩子一旦出现任何反应异常时,需立即请求医生的帮助,以排除因为呛水而带来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