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大人的世界,有时真的很让人费解。
比如上次带小小鱼去看马戏。
在等待的时候。
旁边来了一位小哥售卖荧光棒。
因为手柄是恐龙设计,小小鱼当然两眼放光。
另外还有一些精灵的造型或者动画人物。
我们后排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
看到小小鱼买了恐龙的荧光棒。
于是跟奶奶说,“奶奶,我也要一根!”
“不行,那个玩一会就没电了,不好玩!”
“我想要!”孩子还是不依不饶地坚持。
奶奶有点招架不住了。
于是指着远处的一个零食摊说,“奶奶给你买爆米花!这个不好玩,会戳到眼睛,不买也是为了你好!”
然后真的去拿了一桶香味熏人的爆米花过来。
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小哥也去其他地方售卖了。
那一场马戏。
小小鱼挥动着自己选的荧光棒为演员们鼓掌。
感觉挺好。
而那个小男孩呢?
一大桶爆米花没有吃完。
而他的眼睛总是盯着那荧光棒。
他还不明白,什么是值得,什么是不值得?什么是为你好?
但是我们大人就真的明白吗?
选择一根萤火棒还是一桶爆米花?
如果孩子喜欢哪一样,那就选那样吧。
可真相却不会如此。
真相是大人觉得那样值得,就选那样。
有的大人觉得吃的东西好,至少吃进了肚子里,值得。
而有的人呢,会觉得吃的也不值,消化了就没有了。
不如买一个玩的,还能玩一会。
说到底,大人总是有自己的理由。
然后逼迫孩子就范。
有人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点上,都显得出奇的吝啬。就在他们或是粗暴,或是和蔼地夺走那些让我们愉快的事物时,他们总会不忘附加这样一句: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而这真的是一句带有说服性的辩词,它会在最后使我们也同意毁灭自己。”
而且在孩子的眼里。
每个大人都是爱计算的。
比如这个月挣了多少钱?
今天下去能花多少时间带你去玩?
这门课程要五六千,到底值不值得?
我们长大了,反而忘记了很多东西本来的价值。
比如快乐的感觉、陪伴的时间这些都是无价的。
很多时候,我们打着小算盘,跟孩子讲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
可实际上呢?
这些小算盘算来了一些小利,却丢了很多重要的东西。
比如上次在景区看完恐龙模型。
在一家主题店里,小小鱼没有选择玩具和零食。
唯独看中了一本恐龙绘本。
因为我自己对图书的渠道非常熟悉。
一看这本书就知道在这里花原价买肯定不划算。
我还真的拿出手机搜索价格。
果然网上要便宜好几十。
而且出版社的朋友说不定能免费送我一本。
但是小家伙却牢牢抱住,生怕丢它。
我转念一想。
“为什么不给他买呢?就为了省这二十多块钱,让他今晚失望地回去,然后再等上几天。”
“难道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这也是孩子的真实需求,为什么不尊重他的想法。”
“而且他旅行也不忘购书阅读,不是很好的习惯吗?”
想到这些,一下子觉得自己弱爆了。
我跟他说:“老爸听你的,去付钱吧。”
然后那晚,他开心地在酒店翻看着自己选的恐龙绘本。
终究,我们到底是在满足自己,还是尊重孩子的需求呢?
这真的值得每位父母深思。
很多的父母总想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的东西给予孩子。
或者想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情,心愿,梦想等等。
有的父母一心把孩子送入“明星高中”,看似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而实际上只不过满足了父母自己认定的“成功”。
有时满足孩子,仅仅是因为父母的补偿心理。
因为忙于工作,跟孩子聚少离多,对孩子照料不足,心中有愧疚、亏欠感,于是会选择物质的方式来满足孩子,这样就会觉得对孩子有一个心理“补偿”,内心能宽慰些许。
还有很多妈妈,把孩子一直当做婴孩来看待。
哪怕孩子已经长大了,她们还是希望孩子能对自己唯命是从。
就好像婴孩时那样,只要摇动奶瓶,孩子就嗷嗷直叫。
可是孩子大了的时候,却并不想接受这样的爱。
他们有了自己的自我意识,开始跟自己的妈妈对抗,开始发脾气来表达的自己立场。
不想被妈妈继续管着。
可是妈妈呢?
还是想着去满足自己的那种控制欲。
咋的一看,真的就像是爱。
可本质却是控制,是在满足自己,而非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溺爱的父母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从这种意义上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在满足自己。
以至于让孩子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喂养的宠物,或者是被写了指令的机器人那样。
可是孩子不是宠物,不能只是被喂饱就行了的。
父母除了喂饱孩子的胃,让他们茁壮成长。
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正因为孩子是有灵魂的生命,是一个有着自己的尊严和想法的个体。
所以不可能像机器人那样接收指令:
“不能动!”
“要从这里走过去!”
“不要把房间的东西弄乱!”
“不许再把牛奶倒给绿植喝了!”
……
这些顽皮捣蛋的行为,总是会层出不穷的,不要指望着孩子像个冷冰冰的机器人那样按照指令运行。
你反而要庆幸孩子有这些行为。
因为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在跃动。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这样的话“你知道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时间和金钱吗?”
言下之意,我付出了努力,我牺牲了自己,那你就得补偿我。
你得努力满足我的期待,而非你自己的心意。
爱,是常常被父母挂在嘴边的字。
尊重,这两个字应该值得父母花费时间来思考。
因为我们太爱孩子了,太想给他最好的。
想着给他们最好的人生。
太想让孩子成功了。
所以就想着让他去最好的学校,遇见最好的老师。
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特长班。
可是真实的生活却残酷地让你无法预料明天的模样。
只有真的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才能发展出真正的自我。
这个真是真实不做作的,是按照自己心意的,而非满足父母的意愿。
也会让孩子将来找到自我价值,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爱吗?
(本文为鱼爸原创, 图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已出版新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热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