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前,应该立下这6条规矩,否则长大了很难管

作者:柏柏育儿漫画 08-28阅读:4600次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条件的约束和管教也尤为重要,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孩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哪些规矩应该从小就教给孩子呢?

一、不能有粗野的行为

一个孩子在外有没有礼貌,行为是否粗鲁,最能看出家庭的教养。遇事言行粗俗,喜欢用暴力强制别人服从他的意志,这样的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孩子一旦出现这样的行为,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和另一半相处时是否存在暴力倾向,是不是孩子有样学样才导致的?其次,家长要立即制止孩子粗暴的行为,尤其是孩子四岁以前,犯错要抓现场,而不是事后说教,因为根据孩子的心智发展特点,孩子4岁后才能揣摩到别人的心思,当你对一个3岁的孩子指出他昨天的错误,他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二、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孩子在两岁左右时,自主意识就已经开始萌芽,也渐渐开始有了物权意识,能分清哪些东西是他的,哪些东西不是他的,在这个基础上,父母不能强迫孩子和别人分享属于他的东西,如果别人抢走了他的东西,父母也应该帮宝宝争取回来,因为这是在告诉宝宝,自己的东西可以自由支配,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虽然表面上只是物品归属权的问题,却可以教会宝宝,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他人。

三、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到哪里

当你参观幼儿园的时候,你会发现宝宝们在幼儿园的物品摆放都特别井然有序,很好地做到了“从哪里拿的就放回到哪里去”,可为什么一回到家,就乱扔玩具,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呢?这是因为老师和妈妈对孩子管教方式的不同,在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要求更严格,孩子们就会认真遵守,可在家里,父母总是舍不得让孩子收拾玩具,认为那会累着孩子,孩子自然不会养成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教孩子学会整理,并不是让他事事循规蹈矩,而是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在收拾和整理的过程中,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不仅减轻了妈妈的家务负担,也帮孩子建立了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四、后来者必须等待

现在的孩子大多在溺爱中长大,大人们都是以孩子为中心,有好吃的他第一个吃,有好玩的他第一个玩,久而久之,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会替别人着想,稍有一点不顺心的地方,就大发脾气,成了家里的小恶霸,长大后也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社会交往能力差。

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约定“谁先到谁享用,后来者必须等待”的原则,例如吃饭时,大人先坐好了就可以正常用餐,好吃的食物,谁先拿到了谁先享用等,这样就是在告诉孩子,“先来后到”的规则必须要遵守,自私的毛病不能有。

五、不可以打扰别人

任何人都要融入社会,要学会如何跟别人打交道,有一些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要趁早告诉孩子,给他在身体里种下一颗良好修养的种子。小宝宝思想比较单纯,当他们想说什么时,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他们总是会毫不犹豫地打断大人,而大人一般也会不厌其烦地回应。

当孩子入园后,就要告诉孩子,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在认真做事的时候被别的小朋友打扰,他会开心吗?通过这样的规矩,教会孩子尊重他人,他也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六、做错事要道歉

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即使自己对孩子做错事情了,他们也不会给孩子道歉,殊不知,一个不喜欢说“对不起”的家长,也无法培养出懂礼貌的孩子,做错事要道歉,道理很多人都懂,但缺乏的往往是勇气,孩子6岁前,就要教会孩子礼貌待人,懂得反思自己行为的好习惯,鼓励孩子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当别人伤害到自己的时候,也有要求别人道歉的权利。

小规矩大道理,这些看似平常的规矩,也许在大人眼里都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却是他具备良好修养的基础,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些方面存在问题,趁早立好规矩,孩子长大后也会感谢你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