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教育孩子的观念看似文明讲礼,实则毁三观

作者:月叔说 09-03阅读:3756次

说出这样的话,你一定认为我脑子短路了,其实我所说的礼貌方式正是大家根深蒂固的指导思想,我们的孩子在错误的指导下,慢慢变得面目全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遇见优秀的自己,可是我们奉行的方向正在腐蚀孩子的思想。

一、分享

爱分享的孩子朋友多,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这样教育孩子,这没有什么错,可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千奇百怪。你的宝宝可能一直博爱、无私,当他凭借自己的经验选择朋友的时候,一定是根据对方品行或是自己的需求来择友的,但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朋友。

有些父母教出的孩子自私、凉薄,宝宝分享的时候肯定不愿意惠泽于他,作为一个“懂事”的成人就应该问清缘由,尊重孩子的意愿,可是太多的成人总认为孩子的世界太过幼稚,一味压制孩子,导致成年后的他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的人,这时候再去抱怨他没有原则还有什么用。

二、打招呼

打招呼是社交的一种基本礼仪,很多孩子因为嘴巴甜获得了不少的夸奖,每一个成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这项特技,可是事与愿违,有的宝宝偏偏金口难开,于是我们是处浑身解数去捣鼓,收效甚微不说,甚至还会让宝宝变得不爱出门。

打招呼需要一定的勇气,也是习惯的使然,我们可以带宝宝体验一下两种不同的“待遇”,然后把决定权留给孩子,当他感觉对方是安全的时候,礼貌的招呼冲口而出,将“谩骂”、强制抛弃之后,你才会发现宝宝的特质。打不打招呼没什么要紧,等他求人的时候一定会想方设法突破自己,无须父母鞭挞。

三、谦让,喜欢谦让的孩子较大度,通常有容人之量,可是容忍的背后是不断的压抑,当我们不分状况谦让的时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维护正当权益的机会。

有个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跟随妈妈在中国取款,当时一位老人紧盯着柜员机,孩子当场提出“抗议”,老人尴尬退后,事后母子二人帮助老人完成取款。

妈妈对女儿咄咄逼人的方式表示反对,女儿回答:提供帮助我很乐意,但他当时的行为对我形成“威胁”,我提出质疑并没有错。

我们通常都会同情弱者,用大让小、他已经老了、还是个孩子、大过年的,这些借口去强制孩子去包容“弱者”,这样的方式其实正在毁三观。

戒骄戒躁才能使人进步,面对孩子我们既要理性地分析现状,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那些世人推崇的理论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父母应该根据宝宝的特性为他量身定做,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帮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