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 视觉志(QQ_shijuezhi)
PART
01
英国有一档节目《天才儿童》,
邀请了许多年龄虽小,却智商超群的孩子同台比拼,
以争夺“天才儿童”的名称。
本该是儿童间单纯的精彩对决,却似乎成了父母间的相互博弈。
当孩子答对,父母立刻欢呼雀跃;
当孩子打错,失望和不满全写在父母脸上;
当同台比拼的孩子出现失误,另一方家长毫不掩饰兴奋。
在这档节目里,能无数次听到父母对孩子这样说话:
“如果你不成功,那便是失败。”
“玩耍什么的都是浪费时间,你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对对手友好并不会使你获得任何奖励。”
“你需要的就是胜利,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胜者和其他人。”
“我们以为你很聪明,但你让我们失望了.....”
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获得冠军的荣誉,
要求孩子起早带晚不停学习,
连休息的时间也要进行单词拼写练习。
其中一位女孩子的母亲甚至特意辞去工作,专门负责女儿学习,
她认为女儿聪明是不够的,还要更聪明。
更有父母在孩子只有10岁的时候就告诉他,未来必须上牛津大学。
一位男孩因为表现不佳,面对父母失望的表情和眼神,在台上默默流泪:
而节目中那些天才儿童,不过小小年纪,
很多脸上却没有孩子该有的单纯笑容。
一位女孩对普通儿童满是不屑:“做天才儿童的感觉非常棒,我不想做个普通儿童”
一位儿童对同台对决的哥哥表示:“你最好不要胜过我,我才是最强者。”
还有一对姐妹,当姐姐输给妹妹后,脸上全是愤懑和不甘,在现场痛哭。
.......
周国平曾经在一篇文章中阐述了自己的担忧:
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PART
02
在中国节目《最强大脑》中,曾有一对年龄很小的挑战选手。
分别是12岁的中国选手李云龙和同样年纪的意大利选手安德烈。
主持人问两位“神童”:平时喜欢什么运动。
安德烈表示:喜欢踢足球,也喜欢其他运动,
周六周日休息时间经常在球场度过;
李云龙则回答:平时很少运动,也几乎没有假期,
而参加这场比赛最希望得到的奖励就是可以“多玩几天。”
在比赛中,李云龙误以为自己出现错误,
突然情绪失控,完全瘫软在座椅上,崩溃大哭。
而结果证实这只是个乌龙,李云龙是那场比赛的胜方。
但李云龙的崩溃却让人心酸不已。
本该是一场轻松精彩的对决,却一度成为了他的酷刑。
在节目中,孟非曾询问李云龙的父亲,是否知道孩子自己的梦想?父亲表示:儿子希望长大后要当科学家,那么他必然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自在,这是成功的代价。
然而当嘉宾问李云龙:“你的梦想是什么?”
李云龙却一脸茫然:“没有”。
智商超群,天赋异禀是上天赋予的礼物,
但不代表这个孩子就有义务完成大人为他设定的梦想,
就不能犯错,不能失败。
PART
03
常常听到父母说一句话:“我是为你好”。
无数“为你好”像是一座座沉甸甸的大山,
伴随孩子走过前半生,也固定了他们的后半生。
蒋勋曾经说过:
我们有时候不知不觉在限制孩子,
甚至以爱之名,因为爱太伟大了,
大概你在骂孩子的时候也会说,爱你我才骂你,
但事实上,爱应该建立在一个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
家庭教育中最怕打着“为你好”的名义,
越界干涉和决定一个孩子的一生,行着伤害之实。
世界上所有对孩子有益的事情,比如运动,吃蔬菜;
都可以引导孩子,但是不要强迫。
他是你的孩子,却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你期待的模样,
他在出生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意志。
尊重孩子,是父母一生的教养。
PART
04
隔壁以前住着一对夫妻,和他们刚上小学的女儿。
为了让女儿好好学习,妻子辞职在家专门照顾女儿。
我不止一次听到这对夫妻对女儿说:
而楠楠确实是我们小区里最“听话懂事”的孩子,
当别家孩子嚷嚷出去玩,楠楠总是放了学就会去做作业;
当别家孩子任性要买玩具买零食时,爸妈说一句太贵了,楠楠立刻放下温顺地走开;
当别家孩子放假跟着父母到处玩时,楠楠早已开始预习新的课程.....
我听过无数大人夸赞楠楠“懂事”“听话”,
我也经常看到楠楠父母脸上挂着自豪的笑,
但我却很少看到楠楠开心的笑。
不过十多岁的小姑娘,却总是背着沉沉的书包,
像个小大人一样,沉默。
曾看到一个新闻,一位妈妈从小要求女儿跑步,
希望她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被重点大学录取。
然而女儿在一次比赛中意外受伤,
医生建议不能再做剧烈运动,
否则有瘫痪的风险。
女儿感觉身体不舒服,不想失去健康,想要放弃体育,
然而这位母亲却不同意:
“医生说最严重会瘫痪,你现在还没到最严重的时候,明年就高考了,你再熬一熬,妈妈不会害你……”
“你不是小孩子,你不要这么任性,你要为自己的前途负责……”
并表示:
家里为了你,付出了那么多,
夫妻二人打工都花在你的教育上,
你是全家的指望,不做出点成绩,对不起我们。
背负着家里沉重重担的女儿,
只得忍着疼痛继续训练。
这份来自父母的沉重的爱像一道紧箍咒,
重重困住了这个只有17岁的小姑娘,
带来深深的痛苦。
父母能为孩子引路,但也只应该是引路而已,
而不是去代替他们走路,以爱之名剥夺孩子的选择。
PART
05
有人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写得最好的两个字叫做“守望”。
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
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PART
06
张艾嘉的儿子英文名叫做奥斯卡,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她对于儿子的厚望。
看到儿子被其他同学仰视,被别人夸赞,
虽然看出孩子不快乐,但张艾嘉却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直到一场绑架案的发生。
奥斯卡遭到绑架,虽然最后被平安救出,
但却受到很大刺激,不愿意理睬任何人。
看着失而复得的儿子,张艾嘉再也不想去要求强迫他多么优秀,
她开始用母爱的本能去和她相处。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他高兴。”
由着他去吃喜欢吃的汉堡包;请同学回家一起玩;
穿便宜的穿便宜的T恤和牛仔裤;
不必再把头发三七分得细致、梳得一丝不苟;
也不必每天去练乐器、苦着脸去听交响乐…
张艾嘉还在节假日带奥斯卡去旅游,
不再是去博物馆和艺术宫,
而是奥斯卡喜欢的游乐园等地方.....
在一次埃及旅行的时候,
张艾嘉和奥斯卡一起骑着骆驼,
奥斯卡靠在母亲怀里,突然说了一句“妈妈,谢谢”。
“我让他成为全校最优秀的学生,他没有谢谢我;我让他成为当红第一童星,他没有谢谢我;我倾家荡产去交赎金,他也没有谢谢我。可就在落日大漠里,靠在我怀里的时候,他那么由衷地感谢我。一句谢谢,顿时让我觉得所有的荣耀,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我发觉这样的生活才是儿子真正觉得幸福和满足的日子。三年的恢复,儿子终于痊愈了。我终于了解,为他做太多,反而是害了他。”
“上帝把儿子还给我,我把自由还给儿子!”
龙应台在《目送》里面说: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
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PART
07
同事向公司请了三个月的假,请假条上写着:
“我要带女儿去找回童年。”
同事的女儿3岁学跳舞,5岁报了钢琴班,
从小学就开始上英语和数学辅导班,上初中,
初中就开始参加一些表演竞赛,成绩都不错,
每天忙个不停,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同事和妻子也为这样优秀的女儿骄傲,
并为自己的教育模式感到满意。
直到有一天,女儿指着鲁迅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好奇地问同事:
那些单纯的疑问却深深戳中同事的内心,
他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
他一直要求女儿不停学习,不停向前走,
却在无形中剥夺了女儿的童年,
让她在本该天真无邪的时光里就经历大人的辛苦。
“我不能让她以后回忆起童年只剩下学习,比赛还有——累”。
小时候读鲁迅的《社戏》,看他在文末写:
真的,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那时并不理解,随着年岁渐长才渐渐明白,
好的不是豆,不是戏,而是那单纯的童年。
你要知道,那样单纯幼小的孩子只有一次,
如果我们给了他一个贫瘠的童年,
那他的一生终将留下荒漠的阴影。
PART
08
电视剧《小别离》中,
朵朵妈妈因为孩子考试不理想而非常焦虑:
在妈妈的眼里,成绩不好等同于这辈子都完蛋。
于是为了分数和名次,为了让她安心学习,
爸妈撕毁了朵朵的心血小说、偷看她的日记本,
却没意识到这样子分数至上的行为,
给朵朵带来多大的伤害:
“我在你们眼里,就是个分数机器。”
什么时候,成绩成为了定义一个人人生的准绳?
父母总担心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于是拼命催促着孩子成长,催促着他不断学习,
拉着他不停向上走。
我们拼命教他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
却没有教他,跌倒时,如何跌得有尊严;
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
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
怎么获得心灵深处的平静;
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易中天在一次演讲中,提出四个字:“望子成人”。
中国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
“为什么一定要成龙,为什么不能成虎,成豹,
实在不行,成为一只快乐的米老鼠不行吗?”
“望子成人的四个标准:真实、善良、健康、快乐。”
成绩不是定义孩子人生的唯一标杆。
PART
09
杨澜的英语很好,
但和孩子在一起,却从来不做什么正经辅导,
也不去强求孩子学钢琴,考高分。
她总是和孩子一起去体育场运动,去滑冰,
鼓励他们去做想做的没有恶意的事情。
杨澜说,她并不希望孩子成为“神童”,
她只希望能够和孩子一起长大,教会他们善良勇敢,
去认识探索这个世界,发现世界的美好。
让他们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也给别人带来快乐。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
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
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
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作为父母,教给孩子比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是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能力,是跌倒了再爬起的勇气,是慢慢长大的欢喜......
这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无论聪明与否,成绩好坏,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种子。
有的花种,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种,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却迟迟未开因此自卑气馁。
或许你身上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反而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因为你是树的种子。
考试只有一种正确答案
人生却有无数种答案
每个孩子都要挺起胸膛
理直气壮地活着
!!!
文/不一,来源:视觉志(iiidaily),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原文标题:《又一个孩子被逼自杀:有一种爱压得让人喘不过气》,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沐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