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小佳是个爱学习的妈妈,有次她听说了一个用 “集点”的方法奖励孩子,就打算用起来。
这个方法大概是这样的:只要每次孩子做了一些“好事”,就会得到一张卡片,集满了一定的点,就可以换一件自己想要的东西。
她想用这个方法鼓励孩子做家务,培养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整理自己的衣服、书籍,也渐渐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
刚开始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很顺利。
小佳和老公都发现,让孩子做一些事情变得容易多了,只要告诉他“有点卡奖励哦”,孩子就会很积极的去做。
而且那段时间,孩子特别贴心。每次小佳在厨房忙,孩子就会跑进来说:妈妈,我帮你端碗。妈妈,我帮你系围裙。
但是这个方法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小佳和老公开始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一天吃完晚餐,孩子很自觉的就把碗筷拿到了水槽边,还拿了桌布准备擦桌子。
小佳看到孩子这样很高兴,正准备表扬孩子,孩子突然说:妈妈,我擦了桌子可以得到点数吗?
小佳心里觉得有点不太舒服,但转念一想,擦桌子也是一项家务,答应了要给还是要给的。
过了几天天气渐渐热了,小佳想把一些冬天的衣物收起来。她和老公正在商量收哪些的时候,孩子跑过来说:妈妈,妈妈,我帮你们收!
孩子爸爸挺开心地说:你现在能干了呀!那你收你自己的吧!
正收到一半,孩子对他们说:那我收衣服也可以得点数吗?
小佳和老公面面相觑,她老公沉思了一下说:你收自己的衣服是应该做的事情,不能有点数。
听到这句话,孩子似乎一下子就泄气了。孩子爸爸也看出来了孩子的心不在焉,就补充了一句:你收自己的衣服不能有点数,但是帮我们收可以有,只是你必须要收完自己的衣服以后才能帮我们收。
孩子虽然又有了兴趣,但对他们说:那你们现在不能再收拾了,必须要等我这边收好了才行,不然我还没收完你们就收完了怎么办?
这件事之后,小佳开始对这种奖励方式有了一个反思——他们一开始是想培养孩子帮忙做家务的习惯,但是现在孩子行为好像跑偏了,变成了只想集点数换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以后没有这种奖励了,孩子会不会什么都不做了?
其实小佳担心是可能的。如果一开始孩子表现出“好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物质,他们这些“好行为”就没有自发性。
02
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自发承担生活里的责任呢?
属于孩子的“责任”,就不要用“惩奖制”。
“你好好吃饭,就可以玩手机。”
“你这次考好了,暑假就带你去玩。”
学习、吃饭、收拾自己的玩具、做一些家务,这些其实都是孩子自己的责任。
与其用惩奖去“培养”孩子的习惯,不如给他们说清楚,为什么他们需要做这些,以及做与不做的后果。
这才是描述清楚“后果”的话,如果不将“玩手机”作为奖励方式,孩子有没有好好吃饭和能不能玩手机,没有必然联系。
这样的描述,也才是一个原因和后果,而不是将“带你去玩”作为一种奖励方式。
希望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奖励他们,而是让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动机,乐趣,甚至成就感。
用物质作为鼓励,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坏了孩子的“兴趣”,成人都知道,缺乏兴趣的事情,少了物质奖励就是很难坚持下去。
03
如果不用物质作为奖励,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强化孩子“好”的行为呢?
赞美孩子的行为其实就是最好的奖励。
但如何“赞美”,却又有技巧。
空泛的赞美也未必能够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更别说培养出主动性了。
比如,你说孩子“好棒”,他未必知道自己到底“棒”在什么地方,他可以维持的优点在哪里,甚至会担心——我这次被夸奖做得“很棒”,是不是我运气好呢?我自己真的有这样的能力吗?
你说孩子“好乖”,如果他渐渐成长起来,他们可能会开始质疑“我为什么要乖?”,甚至开始想要挑战父母的权威,故意去“不乖”……
一个好的赞美,最好包括两方面:具体描述+内在特质
当父母想要赞美孩子的一个行为时,把自己看到的事实描述给孩子听,这样孩子会知道,父母是真的看到了自己在做什么,也更清楚知道自己是哪些行为会被父母赞赏。
有一次我在公园看到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小孩在河边写生。经过他们身边时,我听见这个女士对孩子说:
我觉得这个妈妈赞扬孩子的话就说得很好,她没有笼统地说你画得很好,而是详细描述了自己看到孩子画得好得地方,赞扬孩子用色巧妙。
孩子某些好的行为,其实也表现出了他们内在的一些特质,比如善良,坚持,努力等等,如果父母还能发现这些特质,也最好能向孩子指出来。
比如孩子帮忙做了家务,可以对孩子说:
这个赞美,就强调出了妈妈看到了孩子身上一个美好的特质——体贴,孩子也会通过这种赞美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
学会赞美孩子,引导他们了解自己的特质,引导他们发挥主动性,靠着自发的责任感去承担自己该承担的事,或者靠着他们自己的兴趣,投入一件事。
当然小小的物质奖励也并非完全就该被否定掉,它可以是一种辅助手段,在孩子出现特别值得欣赏的行为后给与物质奖励,让孩子知道你真的很赞赏他这种行为,只是物质奖励不宜成为培养孩子行为的主要方式。
“为什么你内心深处永远无法原谅父母?”
1
心理学家胡慎之在微博上做了一个调查:“你为什么内心深处永远无法原谅父母?”
网友小天使说自己一辈子不会忘记她妈妈生日那天,妈妈说的话。
那天,她买了一个大蛋糕,兴冲冲地给妈妈祝福,说:“妈妈,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长大了给你养老。”
她妈妈很不屑地说:“我有你弟弟,用不着你给我养老。”
她瞬间就呆住了,接着二话不说,拿起蛋糕就扔到了楼下。
“我很受伤,特别特别受伤!”
从此,她再也没有和她妈妈说过一句话。
一直到今天她生孩子,她从未带孩子回家,也没有留存她妈妈的电话号码。
有时候她妈妈会发微信来问:“把孩子抱回来让我看看吧。”
她回复:“让你儿子去抱他的孩子!”
“即使过去几十年了,这句话想起来,我依然痛心,非常非常痛心。我永远不会原谅她。”
2
很多家庭对于女孩的语言暴力,是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但也有很多家庭不是。
他们是因为控制欲过分强大。
网友喵妈自小生活在一个富裕家庭,父母皆是当地的生意人,从最贫苦的农民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的,她爸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做人不争馒头争口气。”
喵妈就是父母争口气的工具,从小,她听过最多的话,就是“丢人”。
“所以,从小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称道的。”喵妈说,她很多次,在日记本里写下:
“我究竟有什么用。”这种自我怀疑的思绪如梦靥一般跟着她,直到今天,她活得畏畏缩缩,仿佛蜗牛一般缩在壳里,不敢迎接外面世界的阳光与风雨。
“后来,我去看了心理医生,我才知道,我这种问题,叫童年心理阴影,是父母给的。”
电视剧《门第》里面,张华也是这样。
张华是一名北漂,在北京晃荡了5年,仍然住着地下室,每天挤地铁,“我不知道我以后能成什么事。”
有一次,张华把上司给打了,因为他业务量排名全公司靠后,上司骂他:“你怎么能没用成这样!”
他顿时怒发冲冠,挥手就揍过去。
他对“没用”这个词极其敏感。因为他父母经常骂他没用。
他们总是拿张华和别人家孩子比,一旦他做得不好,就会立刻阴沉下脸,骂:“你怎么能没用成这样!”
十多年里,张华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能没用成这样!”
直到18岁,他离家出走,一个人来到北京,他发誓,再有人骂他没用,一定打死他!
不仅如此,张华特别敏感,凡是别人和他说话,只要语言里面有“你不行”、“这个你不擅长”、“你还没睡醒”之类的话语,他会立刻影射到自己身上,认为对方就是在骂自己,立刻回骂过去!
为此,他人际关系也特别差,他来到北京之后,电话联系方式都换了,没有告诉父母,彻底和家庭失联,漂泊在茫茫人海中,“我不想再见到他们。”张华说。
“语言暴力真的很恐怖,它不像暴力一样,会立刻产生伤害,但语言暴力,就像是一把刀子,在人的心口狠狠拉上一道,这个伤口,有些人一辈子都好不了。”胡慎之说。
3
“语言暴力真的会变成一把凶器。”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也许这把凶器,在一开始不足以到伤人的时候,但随着语言暴力的扩散,它一定会越来越锋利,迟早有一天,它会捅进某一个人心里,或者捅进自己心里。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经对沈阳市少管所的6名拘押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调查,发现无一例外,他们都遭受过密集而惨烈的语言暴力攻击,他们的父母常骂他们,拿他们和周围人对比,一旦自己不如人,就要遭受辱骂,心理学家们总结了几个伤害他们最深的词语:
· 废物
· 就知道吃
· 丢人
· 蠢死了
· 走开走开
· 我宁可没有生过你
这些戳进他们心里的词语,后来都一一变成了他们的凶器,以及,他们与父母恩断义绝的断情刀。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语言暴力导致犯罪的视频
4
在胡慎之看来,语言暴力会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父母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在于父母把控不好语言的尺度。
也许你其实只不过想批评一下孩子,你说他猪脑子,并不是真的说他是猪脑子,但孩子的世界,纯粹得多,你骂他是猪脑子,他可能会真的一辈子认为自己就是猪脑子;你说是个人就比他强,他可能真的会认为是个人就比自己强;你要他去死,他可能真的就去死了。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每个人来到这世界,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而后,他生存的环境开始给他上色,他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孩子不像成年人,他们没有三观,没有是非观念,他们正处于成长期,这个时候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极有可能在孩子一生中起着重大影响,那些在大人看来也许根本算不上语言暴力或者轻松平常的话,在干净的、没见过世界丑陋的孩子面前,就是语言暴力,就会有着致命的伤害。
如果你要批评孩子,那就要掌握好尺度,“你就是个猪脑子”也许换成“你可能还需要多加练习一下哦”,会好得多,说孩子是猪脑子,而且只把这句话当成善意批评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猪脑子。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历史精彩内容,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