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太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深远,孩子未来长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和童年时期处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受到父母什么样的教育有关。家长们在埋怨孩子没出息没主见自卑封闭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在孩子小时候是不是灌输给了孩子错误的三观?
小编有个高中同学,长相不赖,家里条件也很不错,本来这样的人应该更受大家欢迎,但是同学们对于这位同学的评价都是:一言难尽。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位同学看眉眼可说是标准的帅哥,但是看整体,塌腰驼背,目光游离,整个人看起来很颓废。在班里,他基本属于没存在感的透明人,没有什么朋友,也不喜欢说话。到了班级聚会的时候,他总是吃得多,到了付钱的时候就悄悄溜了。渐渐地,这位同学变得很不受欢迎,大家都不爱和他一起了。
其实这位同学家里条件并不差,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穿得挺不错,应该是有钱人家,可是这位同学却是个少见的铁公鸡、吝啬鬼。
后来有同学了解到,原来是他爸觉得男孩要穷养,才能有担当,才能知道节约,才更懂事。如果被他知道家里有钱,肯定就会不知道奋斗,等着坐吃山空......所以这位同学小时候每每想要买点什么的时候,他的家长都会跟他说:“咱家没钱,咱家穷,你别和别人比!”
家长总是给孩子说家里穷,不能和别人比,给孩子的印象就是,穷是错,是缺点,是被人看不起的原因。事实上,穷没有错,心穷就可怕了!
。孩子小时候对于金钱的认识不足,对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也没什么概念。当家长将“穷”、“不和别人比”两者放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形成一个错误的认知,人际交往和金钱有关,我穷,所以我不配和别人玩。
有这样思想的孩子最终会变得孤僻、脱离群体、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很多人有这样的认识,穷人家的孩子容易自卑。其实让孩子自卑的并非是家里的物质条件,而是父母的自我否定。当父母和孩子说“咱家穷,没钱”的时候,常常还会跟着说,你要有出息,咱家靠你了!这还是在告诉孩子,我无法改变贫穷,贫穷让我成为差劲的人。
于是孩子在心中默认,贫穷不仅是无法改变的,而且有钱与否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孩子面对没钱的事实,并将物质作为评价人的标准时,自然会自卑。如果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将人品优劣、学业好坏、能力高低等作为评价的标准,就不会因为贫穷自卑了。
不管有钱没钱,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请别总对孩子说“咱家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