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这样一句话很流行: ▼
妈妈生,姥姥养,爸爸回家就上网;
姥爷忙逛菜市场,爷爷奶奶来欣赏。
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当上父母,生活经济各种压力,年轻爸爸妈妈们都无暇亲自照顾孩子,只能向父母求助,让处于退休在家的长辈们担起照顾第三代的重任。但是,因隔代教育引发的家庭矛盾也异常尖锐,老一辈和年轻一代的育儿理念也慢慢显现出来。
外婆(姥姥)和奶奶,谁带孩子比较多?
最近这个话题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普遍的回答都是,外婆带孩子较多!据数据调查显示,外婆带孩子是奶奶带孩子的三倍。“奶奶去哪儿了?”折射出了隔代抚养的新焦虑。
在参与投票的网友中,将近一半的网友选择了外婆带,自己亲自带排名第二,排名第三才是让奶奶带。
夫妻两个都要工作养家,只能老人带孩子,但是因为观念问题,经常有矛盾,婆婆你又不能说她,自己妈妈就好多了,而且顺带连我一起照顾了。婆婆在的话就是不干活光数落人,妈妈在的话就是不吭声啥都给你打点好了。
——深井的星光
奶奶不会心疼媳妇上了一天的班,媳妇一下班就把孩子扔给媳妇!还会跟儿子数落媳妇不会做家务不会照顾老公孩子!外婆从来不会数落女婿,自古到今,家里的事男人永远是甩手掌柜!问题就是过去女的不工作,现在女性又要工作又要做家务。
——不可不信静
因为“奶奶”都去当“姥姥”了!
——感叹号的味道
Dr魏坤琳教授对于这个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进化心理学的研究中,有这样一条理论:外婆对孙辈的确定性是比奶奶高很多的。
站在我女性的角度看,外婆带孩子和奶奶带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外婆带孩子,是替自己女儿分担;而奶奶带孩子,她只想好好照顾自己的孙辈。
奶奶带孩子,以孩子为重
奶奶带娃有着很强的“主人意识”,缺乏对媳妇的同理心,因为儿子是自己养的,儿媳妇是儿子找的,婆婆都喜欢以权威自居。在带孩子方面,事事以孩子为主,忽略了孩子的妈妈。
说一说我的婆婆吧,结婚后,婆婆来跟我们住一段时间,当时小花还没有出生,家里的事情不多,基本是老公来做的,我偶尔搭把手。婆婆来了后,便开始教我做家务,我直接跟她说:你还是跟我老公说吧,我不一定记得住。其实我的内心:我结婚可不是为了替代她来做她儿子的保姆。
生完小花后,我的母乳不足,为了让我在哺乳期间,乳汁充足,婆婆整天熬催奶汤给我喝,各种猪蹄,鸡汤,鲫鱼汤等油腻腻的汤水,天天“逼”着我喝下去。外人见了,还跟我说,你婆婆真好!但心里的苦只有我自己知道,各种催奶汤喝的都快吐了,也没见奶变多。
而我妈,给我准备的都是有利于伤口愈合和产后身体恢复的食物。而在婆婆的眼里,她孙女的“口粮”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对出奶有利,就不管我是不是吃得下去。
这也让我想到在《舌尖上的中国2》一期节目中,讲述一个新妈妈的日常。节目中有一个细节,新妈妈在临盆前经历了长达9小时的阵痛。有一幕特写镜头让我动容,她的妈妈跟爸爸说:“她一定痛得很!”而公婆的脸上却是写满了期待。
《舌尖上的中国2》
邻里家的外婆,来这里带孩子已经有五年了,女儿女婿工作很忙,周末经常加班,大部分时间都是外婆在照顾孩子,从早饭、送幼儿园、买菜、接放学、做晚饭、家务……那家的爷爷奶奶,只是偶尔来串一门,看一看宝贝孙儿就走了。那家外婆本想等孩子大一点就回老家过晚年,没想到亲家提出要求想生二胎。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爷爷奶奶在孩子的心目中,变得越来越陌生,慢慢地模糊,只剩下了一个称呼。
外婆带孩子,更多的是心疼自己女儿
奶奶和外婆的几大区别: ▼
孕期时
奶奶:你得多吃点,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吃饭,不要饿着肚子里的孩子。
外婆:看看你怀孕都没胖,还是要多吃点,想吃什么我来弄。
坐月子
奶奶:不要坐着,不要洗澡,不能洗脸。
外婆:书上说坐月子还是可以洗澡的,洗完头赶快吹干,不然真是难受。
母乳
奶奶:多吃鸡肉!多喝点这个汤,特意从老家拿来的,喝了母乳才会多。
外婆:生孩子真的是很伤身体的,要多补充点营养,要把身体养好。
带孩子
奶奶:孩子怎么哭了病了?你是怎么带孩子的?
外婆:我来带会儿孩子吧,你上班太辛苦了。
有人说“不仅仅是因为婆媳关系。现在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女性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大过于男性。通常结婚之后,女方更加愿意与自己的父母住的近一些,自然关系就更近一些,那孩子自然是外公外婆带。”
在我结婚生孩子后,才真正感受到:只有亲妈才会心疼你不容易。
亲妈会更心疼女儿,会设身处地为女儿着想
小花刚出生时,每天晚上,老公很早就睡了,只剩下妈妈帮我照顾女儿。她还是全家最后一个洗澡的,总是帮我把所有衣服顺便洗干净。每次小花哇哇大哭,第一个冲过来帮我一起处理的还是我妈。每到这时候,我就觉得,今生除了欠我爸妈的,谁都不欠。
婆婆带小花时,我常听到这样类似的话:
“我给你吃糖你不要告诉妈妈,她会骂你的。”
而我妈妈带小花时,一直听到她对小花说:
“妈妈把你生下来,把你养大很辛苦,长大后你一定要对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