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在不能随心所欲时就会撅着嘴抱怨。气人的是,我为她忙碌了一整天,而她却一直在抱怨自己过得多么糟糕。当我生气地提醒她我已经尽量满足她的需求了,她却更加闷闷不乐,直到我威胁说如果她不立马停止这种表现,我就会拿走她某样喜欢的东西。”
相信许多家长都对孩子类似的抱怨屡见不鲜,为什么小小年纪就有了“祥林嫂”的影子?这么多的负能量到底是如何积攒而成的?
面对孩子的抱怨,家长需要思考什么?
01
我家孩子是不是爱抱怨的类型?
如果他有上述或以下几种表现,那么也许就是一个爱抱怨的孩子。
02
孩子的抱怨是否合理?
每当听到孩子的抱怨,家长有没有进行过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种抱怨有没有道理。是否真的是遭受了冤枉或不公平。不过切记这并不意味着要与孩子一起抱怨。作为孩子的引导者,一同抱怨只会让这种事情愈发频繁。
03
家长是否常常抱怨?
抱怨有时并非源于孩子本身,这种坏习惯也可能是受父母的影响养成的。父母的一言一行,无形之中都影响到了孩子。所以家长本身也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减少抱怨,以身作则。
如何直面孩子的“喋喋不休”?
01
倾听、理解孩子的感受
妈妈下班一进家,就看到安安向她跑了过来,不过安安并没有像妈妈以为的那样来迎接她,而是跑到她面前开始了抱怨。妈妈不明白,安安怎么有那么多不满意的事?一番抱怨后,耐心听完的妈妈问到:妈妈都知道了,那么你想让妈妈怎么帮助你呢?安安被问的哑口无言,转身投入到自己的世界去了。
当妈妈耐心地听完安安的抱怨后,不需要妈妈的帮助,安安的心情就自动平复下来,说明孩子的抱怨是一种情绪发泄,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其实不论孩子抱怨什么,也不管孩子为什么抱怨,只要认真倾听,即使孩子说的时候很生气,也不一定要立刻安慰或反驳,只需适时地表达你在认真听,“哦,是这样啊”“这让你很生气,是吗?”在抱怨的时候,孩子得到了理解与释放,心里释然了,就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毕竟这些话他无法对其他人倾诉。
02
鼓励孩子看到事情的积极方面
爸爸妈妈答应乐乐周末带她去动物园玩。可是从星期六开始就一直下雨。乐乐不停地问妈妈,“明天天会晴吗?”星期天早上,乐乐一睁开眼就问妈妈:“妈妈,雨停了吗?今天能去玩吗?”妈妈说:“雨还下着,今天不能去动物园了。”乐乐闷闷不乐地说:“真讨厌,这该死的雨!”妈妈见状说到:“雨不大,虽然不能去动物园,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带乐乐出去玩啊!比如穿着雨衣?”乐乐想了想,说:“对!我想穿着雨衣、雨靴去踩水。”“好呀,那我们快起床,吃饭,然后去踩水。”虽然没有去成动物园,但是乐乐也玩得很开心。
爱抱怨的孩子往往只关注事情消极的方面,就如同乐乐觉得下雨不能去动物园,就讨厌下雨,心情降至冰点。但是在妈妈的引导下,发现原来其实下雨天也有很多乐趣。
当孩子抱怨时,引导孩子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会因为抱怨而改变,一味地抱怨,只会让自己感觉更痛苦。要鼓励孩子多从乐观的角度想问题,看向事情的积极方面,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03
抱怨无用,去争取自己想要的
小新从学校回到家,生气地对妈妈抱怨:“他们玩捉迷藏的游戏都不带我玩。”妈妈问到:“你想参加游戏,你告他们了吗?”“没有,但是我都站在旁边看半天了,我想他们应该邀请我加入啊。”
爱抱怨的孩子总是喜欢责备和挑剔别人,希望改变别人,让别人顺应自己的想法。比如小新,想参加小朋友的游戏,自己不主动争取,却只是一味地抱怨别人不邀请她。
面对这样的孩子,妈妈要告诉孩子,坐在那里渴望、抱怨是没有用的,如果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应该积极地努力争取,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被动地希望环境或他人做出改变来顺应自己的需要。
抱怨一种情绪的宣泄,孩子在面对周围人或事情的时候难免有些许抱怨,只是要注意这些负能量的宣泄应有个度,毕竟老话说:反省的人终成大事,抱怨的人一事无成。不要让孩子被贴上“爱抱怨”的标签后,才花大把时间纠正这令人头痛的烦恼。
— END—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