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最能让3岁孩子受益终生?妈妈的9种态度,爸爸的1个做法

作者:父母世界Parents 12-26阅读:4134次

心理学家通过对3岁之前的孩子进行身心研究表明,3岁之前,其认知能力、社交能力、语言发展、逻辑思维能力都在快速发展。这个阶段,父母的做法,对其心智、情商、性格等方面的培养和影响对他以后的人生非常重要。

作家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诺奖文学奖领奖台上,曾不惜笔墨用四分之一的篇幅,回忆自己儿童时期与母亲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

他用三个词语评价母亲:善良、坚强和宽容。这也成了莫言的人生信条。

莫言领取诺贝尔奖

我们知道孩子在年幼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妈妈的性格、语言和行为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爸爸的爱则决定着妈妈的这些品格。

妈妈的9种态度

或影响孩子一生

➊ 进门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

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单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妈妈的角色。孩子需要妈妈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是无辜的。

孩子的小小荣誉很重要

当孩子兴致冲冲地告诉妈妈他今天在学校得了一颗五角星或小红花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厌烦或不屑一顾,一定要和孩子一样高兴地表扬他。最恰当的办法是说能不能让妈妈看看,要与他分享这个快乐,因为这个荣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不做"无知"的妈妈

当孩子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念”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妈妈最好不要马上回答他,最糟糕的的回答是“你怎么连这个字都不认识”。

最好的解决办法:“哎呀,我也不认识,我们一起查字典,好吗?”几次之后妈妈就教会了孩子使用字典,同时,孩子查完字典认识这个字后会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后就养成查阅资料不依赖妈妈的习惯了。

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啊

当孩子告诉妈妈今天考试没考好时,妈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发火或脸色阴沉,孩子这时正紧张地观察着妈妈的脸色呢。妈妈最好表现得没什么情绪变化,一起分析错在哪儿,也不必再纠缠。

最后要鼓励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试就不会错了。妈妈要是感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就去卫生间洗把脸,照照镜子,做几个深呼吸。

我也曾经是胆小鬼”

当孩子在考试前或做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现出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能不以为然或训斥他胆小或表现得比他还紧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

妈妈最好很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么样,爸爸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这时,孩子心里会很有底气和自信,他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面对失败,我们再坚强一点

当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妈妈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弃,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代表终生失败。

不要在孩子还不想放弃时,妈妈首先就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最糟糕的做法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至新帐旧账一起算。这样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放弃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不说"你必须要...."、"你应该..."

妈妈不要在孩子还没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时,就自以为是地抢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以“你必须……”、“你应该……”的语气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观点来代表他的观点,而且要求孩子去执行。

妈妈千万不能成为“专制”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妈妈和孩子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不是无原则), 懂得互相尊重对方。

不要伤害来自于最亲近的人

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说话的方式,妈妈最清楚孩子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假如妈妈在说话时经常直指孩子的弱点,以讽刺、批评或要挟,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这无疑是用最尖锐的武器不断刺伤孩子的痛处。孩子内心会很受伤害,因为这个伤害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简短语言+沉默”效果>唠叨不停

事实上,最让孩子害怕的是母亲的沉默,与其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说个没完,不如用简短的语言告诉他所犯的错误或他应该注意些什么。

接下来,妈妈的沉默肯定比继续说话更有用,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他虽然装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实际上是在观察妈妈是否把所说的事当真。

想教育好孩子

爸爸先要真心爱妈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父亲们说:“你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真心喜爱自己的妻子。”

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嫁给丈夫的理由是“在他身边永远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自由自在”。

“对朋友,他永远彬彬有礼;对家人,他给人父亲般的感觉,总想保护大家;对我嘛,三个字,心疼我。”

婚后,吴小莉的事业、婚姻、家庭堪称满堂彩。

妈妈的美,都是爸爸“夸”出来的。妈妈的温柔、自信,更需要爸爸“夸”出来。当妈妈拥有了甜蜜的爱情,她就会更加奋力地追求事业的成功,更加卖力地为家庭付出。一个家庭拥有这样一位女人,最直接的受益人,就是孩子。

相反,一个怨气重重的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同样是孩子。

奥地利心理学家曾对398名罪犯的父亲进行调查,其中183名罪犯的父亲酗酒,120名罪犯的父亲赌博、性放纵、不诚实,而多数的家庭都有一个相似点:家庭关系不融洽。研究者发现,来自这些家庭的罪犯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为易冲动,有较多的过失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缺少自我控制。

知乎上,许多人用亲身经历回答“父亲脾气大”、“父亲对母亲家暴”带来的影响:

“从小没有安全感,需要比别人更多的安全,时时刻刻生活在不安定的焦虑中。这样的性格,自己活得很辛苦,也让身边的人很辛苦。”

“对恋爱没有什么欲望,哪怕交友也是极度敏感。我不愿意相信爱情,对婚姻很抗拒,因为从小的记忆就不是美好的。”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性格取决于父母平时对他的态度,妈妈的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而爸爸的爱决定妻子的性格。

如果说有什么事是最能让孩子一生受益的,那么一定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全家。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知识产权等相关权益均归权利人所有,我们尊重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知识产权等相关权益之争议,请权利人及时告知我方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