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河南常姓男子拦下20年前的老师并扇其耳光一事在网络上迅速发酵,事情在广大网民的唇枪舌战中以常姓男子被刑拘结束,但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思考远远没有结束。
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为何时隔20年,从十多岁的少年到成为人父,愤怒却不曾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减;第二,这件事能否避免呢?
其实,我们都是容易记仇的人
我们先来看一下,常姓男子打老师视频曝光后,他在百度贴吧上做的回复(部分内容):
直到事情发生后,从他的叙述中依然能感受到他的内心还在被愤怒充斥着,为何愤怒、仇恨会持续这么久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爱记仇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卡乔波博士曾做了一个实验,他给被试看三种类型的图片:一种是能激起积极情感的图片,比如美味的甜品;一种是能激发消极情感的图片,比如病死的动物、脸上的疤痕等;还有一种是能产生中性情感的图片,比如盘子、电吹风。
在被试看这三种图片的同时,记录他们在这三种情况下大脑皮层的电活动,结果发现,大脑对消极类刺激物的反应更强烈,相比好消息,坏消息对人们的情绪影响更大。
心理学家解释说,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为了免遭伤害,就具备了对负性消息做出强烈反应的能力,慢慢地,大脑就能够无意识地注意到危险的信号,使我们对外界的威胁有更强的反应,以便更好的保护自己。
这一结果也得到了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戈特曼博士的证实,他发现因人们对负性事件的记忆深刻,当夫妻大吵一次后,积极的情感互动至少要达到消极情感互动的5倍,才可以缓解、修复彼此破裂的感情,从而更好的走下去。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爱记仇的人,会对曾经受到的侮辱耿耿于怀很久,才能平复心里的创伤,河南男子打老师事件曝光后,评论区里就有不少人开始控诉自己当年受到的来自他人的欺辱,表示理解这位男子,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受了委屈,父母别再在伤口上撒把盐
常姓男子把对老师的愤怒、仇恨放在心里数十年,他活得非常痛苦,他以为打了老师,就可以挽回当年受到的伤害,出了口恶气,就能让自己好受些,结果却使自己陷入了更大的漩涡之中。其实,这件事原本可以避免的。
我们来看一下新闻媒体在采访常某的父亲中的一些内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能看到常某童年的一些生活轨迹,小学三年级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父子俩交流很少,当常某不听话时,父亲只是采取粗暴的方式教育他,常某初二被打的事情,也是在20年后父亲才第一次听说。
常某在学校被欺负后,没有及时得到父母的安抚、情绪疏导,才会导致常某将愤怒、怨恨埋在了心里这么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无法保证孩子一直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无法预测他会遭受怎样的挫折与委屈,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在孩子受伤时,及时出现在孩子面前,帮助他度过难关,可事实上我们有时却把孩子推进了更深的泥潭中。
小勇因为在学校和人打架,被老师叫了家长,老师批评小勇不该将对方的脸抓了一个血道子,小勇的妈妈也觉得儿子做得不对,表示会好好教育小勇,并要求小勇向被打的同学道歉,小勇的态度还不错。
可没想到回家后,小勇躲进自己的房间嚎啕大哭起来,使得小勇的妈妈非常恼火,一直让儿子不要哭了,越是这样小勇哭声越大,一边哭一边说:“不是我的错,是他先骂我,先动手打我的,为什么老师不批评他,光说我?”
“你不是把人脸抓坏了吗?你还有理了!”
“抓坏他的脸是我不对,可他就没有错吗?”
“闭嘴吧,你把人打坏了,我还没找你算账,你还闹腾,别哭了,再哭就滚出去!”
“好,我错了还不行吗?”小勇不再哭了,但拳头攥得更紧了,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胸脯一上一下。
小勇愤怒是因为他觉得老师在处理这件事上不公平,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能帮助他解决内心的困惑,可是妈妈却为了能够息事宁人,一直在强调小勇错了,不许哭。最终小勇将愤怒的情绪压抑在了心里,这件事就解决了?不!恰恰相反,这会让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
有些时候,我们为了避免孩子对老师有意见,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总是希望孩子忍一忍,将愤怒的情绪压制下去,甚至会不分青红皂白地站在老师那一边,希望孩子迫于压力,接受父母的观点。
这样做,孩子表面上不闹腾了,顺从了,但他的内心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将愤怒的情绪埋藏在内心,将愤怒发酵,最终演变了仇恨,时隔多年也念念不忘;另一方面逼迫孩子承认“我错了”,会导致孩子自我评价降低,无法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他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我们该怎么办
当孩子受了委屈,首先,我们应该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他哭泣,发脾气,宣泄自己的情绪,只有将情绪宣泄出去了,他才能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问题。这和我们成年人一样,当我们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时,是无法思考的,只不过我们不会像孩子一样,通过哭闹来发泄而已。
当孩子哭泣时,我们不需要做什么,默默地站在他身边,给他递上一张纸巾,就好,此时是孩子的自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当的是陪伴者,让孩子感觉到他不是孤单的,有人在关注着他,就够了。
其次,如果真的不是孩子的错,我们应该站在孩子这一边,支持孩子
一天上午,儿子的老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在学校摔了一跤,头上磕了一大包,让我赶紧过去看看。看到儿子时,儿子的额头上有一个兵乓球大小的、青紫肿块,儿子的眼睛里噙着泪水,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在与老师的交谈中,我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儿子课间去厕所的路上,因为边跑边走,不小心滑倒了,跪在了地上,班上一个男孩故意用力趴在了儿子的背上,导致儿子头部着地。
“***虽然(导致儿子受伤的孩子名字)不对,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要是不跑,也不会摔倒,也不会被他压在身下了,我说过很多次了,要慢走,不能跑。”
儿子听到老师这么说,没有说话,但噙在眼里的泪水滑落了下来,我知道他心里不满意老师这样说,就事论事的说,这件事主要责任还在对方,我便对老师说:“以后我会让孩子走路的时候注意点,不要摔跤了,我想您也会教育那个孩子,会让他知道突然压在别人身上的动作是很危险的。”
后来我将儿子领回家了,用冰块敷了敷,儿子对我说,听了我说的那些话,心里好受多了,不然非得找那个孩子打一架不可。
孩子的眼里往往揉不得沙子,他希望能被公平对待,当孩子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时,父母的一句支持的话就能帮助孩子修复内心的伤痛,让他的内心渐渐平静下来。
父母的爱是修复孩子心灵创伤最好的良药,这个世界不可能永远温柔地对待我们的孩子,但我们却可以在他被伤害时,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让他充满力量,微笑地面对生活。